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

更新时间:2021-08-07 浏览次数:18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19·镇江) “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 抗日战争胜利 C . 新中国成立 D . 全国人大召开
  • 2. 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 3. (2021八下·克山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使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4. “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国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周恩来这段话是针对哪一件事件而发表的(   )
    A . 英国侵略印度 B . 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C . 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D . 美国发动侵朝战争
  • 5. (2020七下·岱岳期中) 1953年春,河南安阳的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带领大家把社办下去,决不向困难低头。”他所说的“社”是指(   )
    A .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 农村信用社 D . 农村供销社
  • 6. 广西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等,它们的设置与我国一项政治制度有关,这项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社会主义制度 D . 按劳分配制度
  • 7. (2021八下·聊城期中)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 . 和平解放西藏 B . 进行抗美援朝 C . 实行土地改革 D . 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 8.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一五计划”完成 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中国共产党八大召开 D .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 9.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复兴号投入运行,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山东舰航母交付使用,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成功收官……我国工业化起步于(   )
    A . 三大改造 B . “十三五”规划 C . 土地改革 D . “一五”计划
  • 10.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出多少粮食来”。这些“豪言壮语”反映了(   )
    A . 土地改革的成果 B . 农业合作化初见成效 C . “大跃进”的浮夸风 D . 土地承包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 11. (2021八下·防城月考) 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政策。这一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当今,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 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 B . 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C .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 .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12. 它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于人民群众行使自己的权力,并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它”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一国两制
  • 13. 周恩来说:“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这里的“原则”指的应该是(   )
    A . “求同存异”的方针 B . “九二共识”的立场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14. 1971年10月《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
    A . “求同存异”方针 B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5. 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的回忆录中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 B . “文革”使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 . 我国的立法权已经掌握在造反派手中 D . 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严重混乱的局面
  • 16.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令人激动、振奋人心。在历史上,这座城市也发生过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那就是如图中人民币上的大桥通车,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座大桥是(   )

    A . 南京长江大桥 B . 西陵长江大桥 C . 江阴长江大桥 D . 武汉长江大桥
  • 17. (2020八下·大埔月考)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 . 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 . 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 . 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 . 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 18. 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1964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A .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B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 导弹发射成功
  • 19. (2020九上·大洼开学考) 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 . 建立经济特区 B . “一国两制” C . 建立特别行政区 D . 建立直辖市
  • 20.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 21. 习近平称赞道:“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勿改英雄气!”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 焦裕禄 B . 袁隆平 C . 邱少云 D . 邓稼先
  • 22. 1978年到2017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2.8倍,贫困人口减少了7.4亿,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总数70%以上;就业人员翻了一番,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材料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 . 政府对民生的关注 B . 已彻底消灭贫困人口 C . 社会保障制度完备 D . 义务教育走在世界前列
  • 23.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 . 设立经济特区 B .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 国有企业改革
  • 24.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轿车”,老百姓衣食住行发生的这些变化说明了(   )
    A . 中国人民已经初步解决温饱 B .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C . 人们省吃俭用,手里的余钱越来越多 D . 物价便宜了,人们的购买力提高
  •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中国适应了国际形势由两级向多级化变化的趋势 B .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的发展到注重质量 C . 中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总是发生变化 D .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 26. (2020九上·大洼开学考) 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 . 祖国统一 B . 鹰击长空 C . 科技强军 D . 和谐发展
  • 27.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的科学家是(   )
    A . 杨利伟 B . 钱学森 C . 邓稼先 D . 袁隆平
  • 28. 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也是首位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华人是(   )
    A . 莫言 B . 屠呦呦 C . 袁隆平 D . 钱学森
  • 29. 2010年,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袁隆平等被评为20世纪感动中国“双百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优秀品质是(   )
    A . 热爱祖国,敬业奉献 B . 清廉执政,一心为民 C . 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D . 油田会战,艰苦创业
  • 30. 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B . 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 . 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二、非选择题(31~3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则对各方都不利……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二: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中国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2. (2) 材料三所示内容是哪支军队的战歌?这支军队是在谁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的?
    3. (3)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一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带来的“益处”有哪些。
    4. (4) 请写出两个你最敬佩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并说说敬佩他们什么精神?
  •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1978~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一览表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二回答,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党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通过这次会议,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2. (2) 结合材料二回答,在这次会议以前,由于“左”的错误思想,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 (3) 材料三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归自己,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

    材料三: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请回答:

    1. (1) 新中国成立后哪一政策的实施实现了材料一中的“梦想”? 为这一“梦想”的实现,新生的人民政权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运动的开展?当时我国在哪两个领域也开展了类似运动?
    3. (3) 材料三中习总书记所说的“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的是哪件事?
    4. (4)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 3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

    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材料二:

    材料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国殇》

    材料四: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中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这一构想的提出者是谁?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祖国大陆和台湾分离的现状源于我国近代史上哪场战争?请说出材料四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