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文科综合...

更新时间:2022-07-25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2.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A . 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 . 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3. (2021八下·鄯善期末) 成功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温饱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 邓稼先 B . 袁隆平 C . 钱学森 D . 屠呦呦
  • 4. (2018八下·新会期末) 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5. 1979 年 1 月 1 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 (   )
    A . 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 B . 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6. 1949年10月1月,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 . 开国大典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土地改革
  • 7. 公私合营出现在(   )
    A . 土地改革时期 B . 三大改造时期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 8. 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的第二个“天安门”指(   )
    A . 开国大典举行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抗美援朝胜利 D . 香港回归
  • 9. 2015年4月,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成立,这体现了我国(   )
    A . 稳步推进改革开放 B . 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C . 继续贯彻“一国两制” D . 增加沿海开放城市
  •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
    A . 计划经济道路 B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 .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 . 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 11.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
    A . 和平解放 B . 民主改革 C . “一国两制” D . 民族区域自治
  • 12. 香港回归的时间(   )
    A . 1997年7月1日 B . 1997年12月20日 C . 1999年7月日 D . 1999年12月20日
  • 13. 澳门回归的时间(   )
    A . 1997年7月1日 B . 1997年12月20日 C . 1999年7月日 D . 1999年12月20日
  • 14. 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A . 武力解决 B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入联公投”
  • 15. 下列属于我国为实现科技强国而制定的政治措施是(   )
    A . 九年义务教育 B . 西部大开发 C . “863计划” D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 材料解析题(45分)
  • 16. 新中国成立

    材料:“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问:

    1. (1) 三年以来是指哪一段革命时期?
    2. (2) 三十年以来,是指哪一段革命时期?它是以哪一历史事件为标志的?
    3. (3)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哪一历史事件?从那时起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变化?
    4. (4) 此材料是哪一座纪念碑上的碑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除了决定要建这座碑,还决定建立新中国,新中国的全称是什么?初建时的新中国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如何理解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17. 新政权巩固

    材料一: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材料三:土地改革的完成,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恢复发展了农业生产,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请问:

    1. (1) 请给上述材料反映的三个事件提炼一个主题?
    2. (2) 抗美援朝战争中谁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为什么?请列举教材中给我们呈现的两位“最可爱的人”的名字?
    3. (3) 土地改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8. 工业化起步

    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

    请问

    1. (1) 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2. (2) 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开始于哪一事件?
    3. (3) 取得怎样的成效?
    4. (4) 列举当时湖北在交通领域取得的一项伟大成就?
  • 19. 艰辛的探索

    材料: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面对充满期待又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探索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

    请问:

    1. (1) 哪次会议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 (2) 在探索过程中在经济上出现的重大失误是什么?
    3. (3) 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4. (4) 列举3位探索过程中涌现的模范人物?
  • 20. 历史的转折

    材料:从今往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

    请问:

    1. (1) 这篇社论与当时召开的哪一次重要会议有关?
    2. (2) 此次会议召开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3. (3) 此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4) 此次会确定的党的核心领导人是谁?
    5. (5) 此次会议后,我国率先在哪个领域进行了改革?
    6. (6) 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7. (7) 革命战争年代,哪次会议与此次会议具有类似的转折意义?
  • 21. 对外开放

    材料: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

    请问:

    1. (1) 请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
    2. (2) 我国首批经济特区有哪几个?
    3. (3)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一个?
    4. (4) 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