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1-08-24 浏览次数:1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空2.5分。)
  • 1. (2019八下·灌阳期中) 新中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论联合政府》 B . 《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论人民民主专政》
  • 2.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这段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 . 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 . 挑战美苏两极的重大战略 C . 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前提 D . 加强国际合作的明智之举
  • 3. (2019八下·马山期末) 1952年夏,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    )
    A . 《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4. 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 .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5.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6. (2019八下·金坛月考)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 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 . 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 .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 7. 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改变”的是(    )

    ①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8. (2020八下·秦皇岛期中) 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传统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
    A .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 .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C . 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 .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 9.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A . 上海 B . 珠海 C . 深圳 D . 厦门
  • 10. (2020八下·宁县期末) 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实现,计划在(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 11. (2016·淄博)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按劳分配制度 B . 社会主义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一国两制”
  • 12. (2020八下·北京期末)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 .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C . 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D . 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 13. (2016八下·丹阳期末) 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C . 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D .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 14. (2018·烟台)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5. (2018·宿迁) 下列哪一部法律是新中国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
    A . 《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6. (2020八下·北京月考)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17. (2020八下·西宁月考)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

    A . 中共七大的召开 B .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 18. (2020八下·乌苏期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    )
    A . 十九大 B . 十八大 C . 十五大 D . 十二大
  • 19. 成功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温饱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 邓稼先 B . 袁隆平 C . 钱学森 D . 屠呦呦
  • 20. (2020八下·乌苏期末) 某班学生在学习某主题时,查找相关的内容“1956年仿制成功歼5 型歼击机,” “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74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2012 年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海军”……他们研究的主题为( )
    A . 建国初期海军发展 B . 人民空军建设 C . 建国初期外交建设 D . 国防建设
二、综合题(共50分)
  • 21.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当时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抑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

    1. (1) 材料一是什么文件的内容?
    2. (2) 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
    4. (4) 材料四中的“三年三大步”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先在哪个地方实行?
    5. (5) 请你说说以上农业政策的变化给我们哪些启示。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是创新的竞争。

    (制度创新)

    材料一:《复兴之路》解说词: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外交创新)

    材料二: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面对部分不了解中国情况和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挑唆而排挤中国的各国代表,周恩来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艺术,打开了新中国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统一创新)

    材料三:阅读如图所示两幅图片

    (科技创新)

    材料四: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月球背面迎来人类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1. (1) 请举一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制度创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中创新性的提出了什么方针?
    3. (3) 我国为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港澳回归有什么意义?
    4. (4)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空间技术的成就是什么?
  • 23. (2020八下·乌苏期末)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看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 (2) 图二中,周恩来正在参加什么会议?为确保会议的圆满完成,周恩来提出了的方针起到了什么作用?
    3. (3)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什么文件?有什么影响?图三之后,中美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 (4) 图四多国代表欢呼庆祝指什么历史事件?
    5. (5) 图五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特色外交全面推进,当今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外交布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