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7-08 浏览次数:9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sài)    跄(liànɡ)    红(zhǎnɡ)   气(huì) B . 瓜(wō)     帮(sāi)      刻(juàn)      阻(dǎnɡ) C . 旎(yǐ)       无(yín)     窕(yǎo)       严生(jiàn) D . (chù)     虫(piáo)    牙(zī)         样(mú)
  • 2.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搂住    扳倒    锻练    手臂    B . 徘徊    腰胯    忌违    攻势 C . 露陷    拔草    放肆    瞎闹    D . 铲土    引荐    牲畜    天赋
  • 3. 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shuāi  jiāo ________比赛开始了,红队选手手疾眼快,shú  liàn ________地一把搂住蓝队选手的脖子,ɡǔ  qǐ ________腮帮子,脸涨得通红,hóu lónɡ ________里发出低沉的声音,要将他扳倒,然而蓝队选手一声nà hǎn ________,手臂用力一推,阻挡了红队选手的攻势。一时两队难分胜负。

    ②如果说人生是一部电影,那么童年就是开篇,旖旎而多彩。童年是和小伙伴摘樱桃,采zhī ma________,捕蝴蝶,捉mà zha ________和瓢虫。童年是跟随大人去无垠的麦田,铲土、拔草,听人们大声yāo  he________牲畜……我深深juàn  liàn ________着童年的时光,常常回想起自己嘟着嘴跟爸爸妈妈瞎闹的模样。

    1. (1) 读语段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2. (2) 语段①中,“手”这个词中含有一对近义词,这样的四字词语我积累的还有:。我能用其中一个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3. (3) 课间十分钟,你周围的同学都在做什么呢?选择一两位同学,仔细观察,用语段①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吧。
    4. (4) 从语段②中,你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是:
  • 4.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看到牧童那样无忧无虑,我会吟诵“牧童归去横牛背,”。看到母亲那样辛苦,我会吟诵“谁言寸草心,”。想到无数革命烈士为了解放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我会吟诵“黄沙百战穿金甲,”。
    2. (2) 对于那些做坏事的人,我想用《左传》中的一句话劝诫他:“”。《朱子语类》中“”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事上,要有羞耻之心,不要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3. (3) “他刚过而立之年,就在事业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真令人佩服!”这里的“而立”指人岁。
二、阅读感悟
  •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 , 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 , 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 , 反为其患。

    【注释】①闻已:听完;②益:增加;③尚尔:如此;④口爽:口味败坏。

    1. (1) 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有盐故

      ②便食盐

    2. (2) 读好下面的句子,读出停顿处用“/”划开。

      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3. (3) 文中“愚人”的“愚”表现在:
    4. (4) 结合注释,想想画“”句子的意思并写下来。
    5. (5) 我从这则小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是:
  • 6.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事件

        宋欣是一名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白领,每天乘地铁上下班。在地铁上的工夫她都会关注微信里的朋友圈,看朋友晒孩子、晒出游、晒美食,不亦乐乎。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吃饭的时候看手机,开会的时候偷着看手机,睡觉前不看手机睡不着觉,连上厕所都要争分夺秒地刷微信朋友圈。

    (天津网)

        昨天中午,我在某百货公司的肯德基吃午餐,一对母子在我邻桌相对而坐。穿着校服的儿子一直微笑着刷着微信的朋友圈,母亲则聚精会神地打“全民飞机大战”游戏。半个小时过去了,两人未说一句话,甚至连眼神交流都没有,只在临走时,母亲说了句:“儿子,走吧。”

    (浙江在线)

        上海地铁公司日前公布一段惊险视频,一名女子在搭乘地铁的时候,由于醉心于看手机,竟然径直走下站台,跌至轨道,让人捏了一把汗。

    (《温州商报》)

    【材料二】危害                     【材料三】数据

    【材料四】观点

    “低头族”的产生源于他们对自媒体的依赖。媒体具有工具的属性,应该为人所用,而“低头族”却被工具所控制。出现心理疾病,患上手机依赖症,这都是过度使用自媒体造成的结果。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丛春华教授)

        不夸张地说,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面前不自觉地低头,已经成了一种“现代病”,代表的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患有这种“现代病”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既然是病症,就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真到了呼吁人们看路看天看风景,不要甘做“低头族”的时候了。

    (媒体人  苑广阔)

        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玩手机”的“低头族”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自我约束,增强自控能力,树立理性使用手机的意识,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多与人交流。也可以通过培养其它兴趣,转移注意力等,来减少“低头”的时间。其实,现实世界很美好,很温暖,很精彩,只要你肯关掉手机,抬起头,就能感受得到。

    (时评人  曹改青)

    1. (1) 依据材料四,简单概括“低头族”是:
    2. (2) 依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低头族”行为造成危害的一项是(    )。
       
      A . 颈椎变形 B . 导致聋哑 C . 影响外貌 D . 影响视力
    3. (3) 依据材料三可以看出“低头族”的主力军是学历的人群;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低头族”排在第位。
    4. (4) 依据材料四,请你给“低头族”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建议一:

      建议二:

    5. (5) 丛春花教授认为“媒体具有工具的属性,应该为人所用,而‘低头族’却被工具所控制。”请结合材料一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大业,但都没有见着诸葛亮。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 , 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叫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 , 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青翠欲滴:

      茅塞顿开:

    2. (2) “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成语概括为
    3. (3) 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抓住这些景物进行了描写,描写景物的作用是:
    4. (4) 依据本文内容,选出下面一副对联的下句。(    )

      上联:司马徽再著名士

      下联:_______

      A . 三兄弟三顾茅庐 B . 诸葛亮隐居隆中 C . 刘玄德三顾草庐
    5. (5) 读短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想请诸葛亮出山的?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①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

    6. (6) 从画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张飞的性格特点,从刘备的语言、动作中,能感受到他是一个的人。
    7. (7) 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三、习作表达
  • 8. 快乐习作。

        从幼儿园到五年级,我们接触过很多老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尽职尽责,有的多才多艺……选择其中一个人,选择他的典型事例,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要求: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文中不能出现学校及教师的真实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