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2022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11 浏览次数:9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填空题
  • 1.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滑场馆。制冰的基础物质是水,水变成冰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 2.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m比赛中,任子威以接近1min26s的成绩获得冠军。在此次比赛中,任子威的平均速度为 m/s(保留一位小数)。
  • 3. 如图所示为体育课中足球绕杆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体重较大的同学由于 较大,绕弯变向较为缓慢。

  • 4. 如图所示是工厂、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清除杆。当工人进行静电清除时,只需站在杆旁,用手触摸静电清除杆顶部的黑色圆球即可。若人体带正电,则清除静电时,杆内电子移动的方向为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

  • 5. 如图所示,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沿图示的方向运动时,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此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R3 , 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 

  • 7. 铀﹣235是一种重要的核燃料,1g铀﹣235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约为8.4×1010J。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这些能量最多可以将质量为200t、初温为10℃的水温度升高 ℃[c=4.2×103J/(kg•℃)]。
  • 8. 一块均匀的厚木板长12m、重600N,对称地放置在相距4m的两个支架上,如图所示。一个体重800N的人,从A点向右走去,当他走到距离A点 m时,木板将会翘起来。

  • 9. 如图所示为电热烘鞋器的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U=6V并保持不变,R1=3Ω、R2=6Ω均为加热电阻,通过旋转扇形开关S,接触不同触点,实现高、中、低三个挡位的转换。烘鞋器处于低温挡工作1h产生的热量是 J。

  • 10. 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砝码盒中常配备的砝码规格有100g、50g、20g、10g、5g。现要测量一物体的质量。

    1. (1) 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中央摆动的幅度如图所示,则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2. (2)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某同学误将被测物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再次调节天平平衡,左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分别为65g和3.2g,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
二、作图题
三、单选题
  • 12. 如图所示,将一盖好瓶盖的空纯净水瓶用力拧紧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稍稍转松瓶盖,瓶盖被弹出去,瓶内和瓶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瓶盖被弹出去时,瓶内气体含有的热量减少 B . 瓶盖被弹出去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不变 C . 瓶盖被弹开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D . 瓶盖被弹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的相同
  • 13. 如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钢琴琴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钢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 . 手指弹奏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C . 使用不同的力量弹同一个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 . 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音调高
  • 14.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绳系住重为2N的物体使其沿竖直方向缓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手对绳的拉力与绳对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绳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绳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2N
  • 1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L1、L2均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两个电表的示数都变大,如果只有L1或L2一处发生了故障,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L1短路 B . L2短路 C . L1断路 D . L2断路
  • 16. 将两个通电螺线管并列放在一起,A、B为相对的两个磁极,它们之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端为电源的正极,A为螺线管S极 B . b端为电源的正极,A为螺线管N极 C . c端为电源的正极,B为螺线管N极 D . d端为电源的正极,B为螺线管S极
  • 17. 如图所示,有一小球沿光滑的曲面轨道ABCD从A点静止滑下,从D点抛出,虚线DEF为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其中B、D、F三点等高,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 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小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 小球在D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 D . 小球在E点的机械能等于在A点的机械能
  • 1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假设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改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L1变亮 B .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L2变亮 C .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 .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四、实验题
  • 1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1. (1) 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烛焰的像时,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 (2) 当蜡烛从图中位置向左侧移动时,为保证烛焰的像落在光屏上,则光屏应该向 侧移动;
    3. (3) 在整理器材时,小林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 20.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他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物电路。

    1. (1) 在开关S闭合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选填“A端”“B端”或“AB中间”)位置;
    2. (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保留一位小数);
    3. (3) 要使所测灯泡电阻误差较小,所选用的电压表的阻值应(选填“接近”“远大于”或“远小于”)小灯泡的阻值。
五、计算题
  • 21. 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在10s内将重500N的建材匀速提升2m,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不计绳重与摩擦,求:

    1. (1) 工人的拉力;
    2. (2) 拉力做功的功率。
  • 22. 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0.8kg的长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然后在木块上面放上质量为0.4kg的砝码,此时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已知砝码的密度是8×103kg/m3 , 水的密度是1×103kg/m3 , g取10N/kg。求:

    1. (1) 木块的体积;
    2. (2) 如果将砝码用细线悬挂于木块下方时,细线对砝码的拉力。
  • 23.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0Ω,R2=20Ω,闭合开关后,求:

    1. (1)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流表A的示数;
    2. (2)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某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保留一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