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6-28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难(jié)     沙(lì)      沟(hè)         默(jiān) B . 裂(jūn)    旋(wò)    日(yì)         怅(wǎng) C . (bó)     悬(shū)   辈(háng )    追(sù) D . 奋(kàng) 带(xié)    绊(jīn)       级(shè)
  •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雾霭   狡辩   烘烤   人情世故 B . 缭原   抉择   寒噤   戛然而止 C . 辐射   殒石   喧嚷   海枯石烂 D . 震撼   褪色   枯躁   接踵而至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还要有信心。 B . 春天来了,小树林里鸟语花香;冬天来了,一起都销声匿迹了,让人感到有些凄凉。 C . 从北斗到5G、从高铁到空间站、从新能源车到大飞机,国货已经崛起,并且正为这个时代掀起新的浪潮,令人叹为观止 D . 今年美国一直都非常“热闹”,疫情、暴乱等人祸还没平息,又有天灾川流不息 , 飓风、山火令美国一些民众苦不堪言。
  •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 B . 《回延安》用山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两行一节,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C .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D . 陆游,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卜算子•咏梅》《示儿》等。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军舰识别查证、警告驱离美舰,军人住房公积金计息等问题回答了几个电视台的记者的提问。 B . 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C .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选手的激烈比拼及嘉宾的精彩点评,唤起了国人心中对诗词的记忆和情怀,使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 D .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膳食纤维、维生素B等的缺失。
  • 6.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高者挂罥长林梢,。(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2) 俶尔远逝,,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3. (3) 万籁此都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4) 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 (5) 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6. (6) 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
  • 7. (2017八下·沂水期中)        学校“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组委会已邀请到资深记者吕女士担任评委,现请你将本次大赛的相关事宜电话告知她。选出下列表述最准确、语言最得体的一项(    )

    A . 7月3日下午两点,在我校礼堂举行“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请您参加。 B . 吕女士,您好!请您来我校参加“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 C . 吕女士,您好!7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届时请您光临指导。 D . 吕女士,您好!7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请您必须准时到达现场!
  • 8. (2020八下·惠州期末)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因特网”下定义。

    ①因特网是一种新的媒体,它与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不同。②它跨越时空,全球一网。③它信息无限,时效性强。④它集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为一体。

  • 9. 阅读名著语段,完成问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我点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1. (1) 文段中提到的“保尔”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最喜欢读的一本英国小说是《》。
    2. (2) 文段中“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第一次,与波兰人交战中腿部受伤,得了伤寒;第二次,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爆炸,头部受伤;第三次,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他,回家养病;第四次,。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
    3. (3) 文段中画线的“轻声地说……”说的内容可能是:
二、阅读理解(42分)
  •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1) 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2. (2) “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分析。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次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皆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

    【注释】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③俟(sì):等候。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讲信

      ②盗窃乱而不作

      ③何此数金乎

      ④男有 , 女有归

    2. (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 . 大道行也  不敢与家人言 B . 力恶其不出身也  寄一箱畏斋 C . 境过清  闻侄以他事南来 D . 拾金人不知  其人感谢
    3.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②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4. (4) 秀才何岳的行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已经是半夜12点了,刚刚刷完朋友圈的你心想:“都这个点儿了,我要赶快睡觉了。”然而下一刻,你又打开了微博,即使眼皮已经沉重得快要抬不起来,却仍不愿意放下手机。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该睡觉时不愿放下手机,而且醒着的时候,手机也必须放在视线之内,还时常忍不住拿起来玩两下。

    ②在现代生活当中,我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放在玩手机上,智能手机的危害非常多,它干扰我们的睡眠、导致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也许你已经觉得,是该戒掉手机了。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就赶紧行动起来,因为手机除了会让人上瘾,还会缩短人的寿命。

    ③据统计,我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5个小时,其中50%的人每天使用手机超过5个小时。人们每天紧盯着智能手机,而且几乎时时刻刻都把它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沉迷手机并不只是表面上占用我们的时间那么简单,而是会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当我们玩手机时,会遇到一些不得不面对情绪压力的情况,比如你正玩着手机游戏,这时老板突然发来临时的任务,一边是正玩得兴起、难以割舍的手机游戏,一边是不得不去处理的工作,这会让你陷入两难的压力之中。另外,一些手机应用本身就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压力,比如一些游戏的关卡设置等。

    ④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情绪压力的时候,人体会释放皮质醇。皮质醇本身是一种应激激素,它的释放会引发一些生理变化,比如血压,心率和血糖的飙升。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变化会帮助我们对紧急的人身威胁做出反应。例如,当一头公牛正向你冲来的时候,我们会吓得目瞪口呆、动弹不得,但是在皮质醇的帮助下,身体就能快速启动并逃走。

    ⑤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手机会让人们一直处于压力之中,因此大部分人的皮质醇激素一直保持在高水平。

    ⑥美国谷歌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装有社交媒体、电子邮件和新闻应用的移动设备会吸引人们一直想去查看手机,进而形成持续不断的个人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身体的自然反应就是想要看手机,让这种压力消失。

    ⑦虽然查看手机的行为会暂时缓解压力。但是在查看手机的过程中,一些新闻、社交软件消息等等都有可能再次引发压力,结果是皮质醇再次飙升。尽管你告诫自己要放下手机,但是没多久,这种想要查看手机的焦虑感和渴望感会比上次更强烈。如果这种循环不断加强,将导致皮质醇一直处在较高的水平上。长时间处在压力状态下,皮质醇水平长时间偏高,抑郁、肥胖、代谢综合征、乙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多种健康问题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⑧除了潜在的长期不良影响外,手机还可能以更直接的方式威胁我们的生命。皮质醇水平的升高会损伤前额皮质,这一大脑区域对决策和理性思考至关重要。前额皮质受损会导致自我控制力降低,若同时伴有减轻焦虑的强烈欲望,会使我们做一些当前或许能减缓压力,却十分危险、甚至有致命隐患的事情,比如边开车边发信息。

    ⑨在正常情况下,皮质醇水平上下起伏处于循环之中,循环的周期为24小时,如果夜间的睡眠时间不足7至8个小时,皮质醇的循环节奏便会陷入混乱,更容易导致压力失衡,进一步增加患上述健康问题的风险。如果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这种情况极易发生。

    ⑩为了让手机少制造些压力,你可以先关闭所有的消息通知,只留下真正想接受的那些。比如,你可以关闭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和一些手机游戏的提醒,只留下必要的工作邮件提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们能帮我们重新找回身体的化学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获得自我控制。

    ⑪接下来,你需要注意一下手机中哪些内容是你出于焦虑查看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到有压力?如果能把它们删掉几天看看感觉如何,那就更好了。

    1. (1) 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为何说“手机还会缩短人的寿命”。
    2. (2) 如果为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你会选择以下三个中的哪一个?试简单说明理由。

      ①放下手机,你可能活得更长

      ②谈谈智能手机的利与弊

      ③为了健康,请适时放下手机

    3. (3)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现代生活中,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交付手机,由此带来的危害也日益明显。 B . 我国手机用户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手机超过5小时,不仅浪费大量时间,也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压力。 C . 作为应激激素的皮质醇,其释放引起的物理变化,正常情况下也会帮助我们应对紧急状况。 D . 为让手机少制造压力,我们应关闭不必要的消息通知,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作息。
  • 13. 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陪着母亲看花开花落

    ①68岁的母亲刚刚搬到城里不到半年,竟然被医生宣判得了老年痴呆症。他一时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因为他心目中的母亲一向是坚韧的,那么多的磨难都没有击倒过她。然而,他现在必须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老年痴呆症正将母亲一点点地拉入越来越痛苦的死亡之旅,母亲开始失忆。几个月后,竟连她最疼爱的儿子也不认识了。

    ②母亲的这一生实在是太辛苦了,在黄土高原上那个贫瘠的小山村,母亲三十五岁失去丈夫,一个人守着几亩薄地,苦苦地拉扯着三个孩子,不但让他们健康地长大,还把他们都送进了大学,漏雨的寒舍竟成了山村远近闻名的“大学生之家”,还让三个孩子在外面各自打出一片令人羡慕的天地。最小的他如今已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自从母亲住进城里,他就开始减少工作上的应酬,努力地多挤出一些时间陪母亲。母亲生病后,他连工作的时间都大大地压缩了,除了特别重要的事情到公司去处理一下,他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母亲,他想陪着母亲走完生命最后这一段让人心疼的路。

    ③他想尽一切办法,期望唤醒母亲的记忆,然而,可恶的病魔似乎有意难为他,母亲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任他怎样竭尽全力。给她洗脚时,看到她那木然的样子,他心酸得直想大哭一番。

    ④唯一让他感到有些欣慰的是,母亲对他摆到阳台上的那一盆盆花,似乎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每天都在忙着为它们浇水、松土、修剪……然后,就呆呆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那些花,眼睛里闪着慈祥的光亮。

    ⑤每每此时,他也会安静地坐在母亲身旁,一会儿看看母亲,一会儿看看那些姹紫嫣红的花朵,细细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柔柔地拂着面颊,听着时光流动的声音,他的思绪不禁肆意地漫散开来。

    ⑥他记忆里母亲一向喜欢花的,无论是爬满栅栏的牵牛花,还是后院的刺梅,连那金黄的蒲公英和紫色的打碗花,她都喜欢得不得了。她曾说,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那时他正是被梦想激励的翩翩少年,无暇也不愿去慢慢地赏花,自然无法读出藏在花里的奥妙意蕴。时间久了,那些鲜亮的花朵,仿佛都懂母亲和他的绵密的心思,在他们母子深情满怀的注视中,有的开得淡然,有的开得热烈,有的开得急促,有的开得从容,有的开得繁盛,有的开得朴拙……每一种花似乎都在展示着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与花朝夕相守,渐渐地,他挥走了弥漫心头的伤感。他知道:痴呆的母亲依然是幸福的,虽然很多很多的人间往事,她都已经无法记起,但她慈爱的眼里有花,静谧的心里有花,她那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只是她无法与人交流而已。

    ⑦在陪伴母亲看花开花落的日子里,他疏于公司的管理,丧失了几次重要的商机。但他丝毫不后悔,他跟最好的朋友说:“其实,不是我在陪母亲,而是母亲在陪我。伟大的母亲在她生命的最后历程里,仍然在默默地教我理解生命的要义。”

    ⑧一瓣瓣的花开,一瓣瓣的花落,在那些平凡琐屑的日子里,在那些绚丽张扬的日子里,面对那一对心意绵绵的母子,我们除了奉上一份由衷的敬佩,还应该轻叩心扉:我们是否仍有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是否仍有一份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著?

    1. (1) 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挥走了弥漫心头的伤感。

    2.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3. (3) 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
    4. (4) 怎样理解“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在文中的含义?
三、写作表达(50分)
  • 14.  时光,太匆匆,它仿佛水一样从我们的身边流过,无声无息,渐行渐远……而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拼搏过、哀伤过、快乐过、感动过的片段,如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开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鲜艳的亮色。

           请以“开在记忆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