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7-15 浏览次数:3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木材用作制桌椅 B . 盐酸用于除水垢 C . 活性炭用于除臭 D . 金属丝用作导线
  • 2. (2022·兰陵模拟)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 . 牛奶变质的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剧烈氧化 C .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 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 3. 下列是粗盐提纯与配制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取食盐 B . 量取液体 C . 称量固体 D . 点燃酒精灯
  • 4. 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物的状态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A . 木炭 B . 铝片 C . 铁丝 D . 镁带
  • 5. (2021·南宁模拟) 下列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 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B .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C . 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尽量控制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用 D . 实验结束后,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 6. 无土栽培是现代农业的一项新技术,其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溶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某种植物进行无土栽培时,需含氮、钾等元素的中性或弱酸性营养液,下列能用来配制营养液的一组化合物是(   )
    A . KCl、(NH4)2SO4、NaOH B . NH4Cl、CO(NH)2 C . NH4Cl、K2SO4 D . K2CO3、CaCl2
  • 7. (2016·广州) 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

    A . 食醋 B . 烧碱 C . 草木灰 D . 生石灰
  • 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向塑料袋中滴加少量酒精,挤瘪密封,放在热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

    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

    B

    HCl、H2SO4化学性质相似

    溶液中都含有H+

    C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结构不同

    D

    众人拾柴火焰高

    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

    A . A B . B C . C D . D
  • 9.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表面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Z、Y、X    B . Y、X、Z    C . X、Y、Z    D . Y、Z、X
  • 10. (2019·梧州) 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④⑤②①③ B . ②④⑤①③ C . ②⑤④①③ D . ⑤②④③①
  • 11. (2022·昭阳模拟)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所以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0g水 D . NaOH、Ca(OH)2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 12.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只需加水无法鉴别

    B

    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镁

    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后过滤

    C

    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

    加水,搅拌,静置后滴入酚酞溶液,观察

    D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

    称取3g氯化钠固体溶于47mL水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18·北部湾)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 . 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 C . 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 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 14. 将24.0g Fe2O3与CO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FexOy混合物20g,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稀H2SO4 , 正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2 , FexOy能与稀H2SO4反应但不生成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中含5.6g铁元素 B . FexOy为Fe3O4 C . 生成CO2 11g D . 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二、填空题
  • 15. 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 (1) 氮气
    2. (2) 1个银原子
    3. (3) 3个铵根离子
    4.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16. 近几年,我们生活的环境颜值一年比一年高,主要得益于清洁能源推广应用。
    1. (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其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用别煮沸冷却后的“凉白开”是硬水还是软水。
    2. (2) 如图是锂电池中锂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该元素与第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③利用锂与水的反应可制成锂水电池,作为潜艇的储备电源。已知锂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LiOH)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 (1) 下列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填序号)。
      A . 纯棉帽子 B . 羊毛衫 C . 涤纶运动裤
    2. (2) 硅(Si)相对于氢气便于运输、贮存,是开发价值很高的燃料。晶体硅制得的太阳能电池是将能转化为能。
    3. (3) 金属镁虽然性质活泼,但常温下,将镁粉与碘粉(紫黑色)均匀混合,几乎不反应。滴加几滴水后,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碘化镁并伴有大量紫色蒸气(固体碘易升华),水的作用是
    4. (4) 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素。水果和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
三、综合题
  • 18. 七水硫酸镁,又名硫苦、苦盐、泻盐,化学式为MgSO4·7H2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菱镁矿石(主要成分是MgCO3 , 含少量MnCO3、SiO2)制取MgSO4·7H2O,流程如下:

    1. (1) “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种);此时,Mg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升高的称为被氧化,而化合价降低则称为被还原,“转化”时主要反应是 , 其中被氧化的元素为
  • 19. 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物质的类别相同,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转化是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5.3g的D完全反应生成B,则B的质量为
    2. (2) F的一种用途
    3. (3) 写出D→E化学方程式:
  • 20.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a的名称。组装A装置时,固定试管应在放置酒精灯之(选填“前”“后”)进行。
    2. (2) 甲同学用内部带有多孔隔板的C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用C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如下材料中不适宜用作多孔隔板的是(填序号)。

      ①铜片     ②塑料     ③铁片     ④表面被氧化的铝片

    3. (3)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实验室常用铜和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

      ①基于环保原则,实验室制取SO2气体的装置可从A—F中选择,其接口顺序为

      ②SO2与CO2相似,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化学方程式为

  • 21. 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1. (1)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活动一: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图1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

    2. (2) 活动二: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2),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H+。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3. (3)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②(指示剂除外)

    4. (4) 【反思与评价】

      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四、计算题
  • 22. 往503.2g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已知Fe与FeCl3和CuCl2都会发生反应,与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图为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B两点间(不包括AB两点)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2. (2) 往503.2gFeCl3和CuCl2的混台溶液中入过量的铁粉,使它们完全反应,然后过滤,求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