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兴化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21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按要求选择,填写序号。
  • 1. 下面词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jiān断    日guǐ    急遽    截然不同 B . pì静    尖ruì    倾复    万不得以 C . zàn时    追dào    书籍    美其名曰 D . tù沫    铁xiān    严峻    翻箱倒柜
  • 2. 下列加点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万象新(变更) B . 见天日(重新) C . 焉知福(不是) D . 死得其(意义)
  •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个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部落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 B . 烈日下,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待毙 C . 我们的班长口才一流,讲起话来络绎不绝 D . 听到这个消息,他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
  • 4. 下列古诗词中,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5. 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端午吃粽子(万事如意) B . 建筑上雕刻蝙蝠(福气盈门) C . 过年时吃鱼(年年有余) D . 中秋吃月饼(幸福团圆)
  • 6. 下面对句子中表现心理的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那个星期天》: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通过神态表现心理) B .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通过动作、神态表现心理) C . 《骑鹅旅行记》: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 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通过动作表现心理) D . 《腊八粥》:“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通过语言、神态表现心理)
  •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 B . 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克服悲观的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在荒岛上施展才能,顽强生活了二十八年。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们也要去荒岛求生。 C . 《北京的春节》一文,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 D .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二、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词语。
  • 8. 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词语。

    漫步世界名著的花园,我们与《鲁滨逊漂流记》不期而遇。因为遭遇海浪的qīn xí,鲁滨逊乘坐的船qīng fù 了,只能dǎo méi地流落到了荒岛。在如此qī liáng 的境遇下,他没有束手dài bì,用理智kòng zhì 住自己kǒng jù的情绪,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孤独和jiì mò ,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成就了一段传奇。

三、按要求填写。
  • 9. 按要求填写。
    1. (1) 经典回顾:“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的说过:‘人,或,或轻于鸿毛。’为而死,就比还重;替卖力,替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段话选自《》。
    2. (2) 迁移运用:仿照例句中加点的部分,从“饿”“哭”“焦急”“激动”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3. (3) 我爱阅读:在本学期“快乐读书吧”的活动中,我最爱读的名著是《》,作者是,主人公是,我喜欢的原因是
四、诗文填写。
  • 10. 诗文填写。
    1. (1) ,不辞赢病卧残阳。
    2. (2) 明月不归沉碧海,
    3. (3) ,只缘身在最高层。
    4. (4) 壮志饥餐胡虏肉,
    5. (5) ,任群芳妒。
    6. (6)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五、回忆《新语文读本》与《全阅读课本》内容,正确选择。
  • 11. 《你来教我照相好吗》:杰米十四岁生日那天,爸爸送他的生日礼物是(    ),但他不喜欢这个礼物。
    A . 游戏机 B . 照相机 C . 篮球 D . 猎枪
  • 12. 《没娘的小鸟》:小山鸟为了感激抚养自己的柳莺妈妈,它(    )
    A . 衔来干净的草铺在鸟窝里    B . 照顾小柳驾 C . 替妈妈孵小柳莺    D . 给妈妈寻找食物
  • 13. 《生命的药方》:德诺去世后,艾迪很伤心没有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德诺的妈妈却说艾迪找到了。德诺妈妈说的这个药方指的是(    )
    A . 艾迪用花草熬成的汤 B . 艾迪写信找来的特效药 C . 艾迪给予德诺的友情 D . 艾迪的球鞋
  • 1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重见光明的第二晚要在(    )里度过。
    A . 博物馆 B . 剧院或电影院 C . D . 帝国大厦
六、阅读与理解
  • 15.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端午》,完成练习。

    端午

    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的历史了。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正阳节、天中节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地区举行的图腾祭(以龙为图腾),这比起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香囊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缠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得到了新的发展,如赛龙舟已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1. (1) 在学校端午节文化活动中,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
    2. (2) “材料二”是从历史、三个方面来介绍端午节的。
    3. (3)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端午节还有“中元节”这个别称。(    )

      ②芳芳根据活动安排来到实验楼,为朋友制作了香囊。(    )

      ③冬冬在1号教学楼参加了诗词天地活动,吟诵了屈原的作品。(    )

  • 16. 阅读课文《匆匆》选段,完成习。

    《匆匆》(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

    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 (1) 读读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借助这个事物,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变得具体可感。
    2. (2) 选段中,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3. (3) 仿照画横线句子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至少写2个情景)
    4. (4) 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勉励自己:
  • 17. 阅读短文《桑桑趣事》,完成练习。

    桑桑趣事

    ①桑桑就是桑桑,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这倒不是因为桑桑是校长的儿子,而仅仅只是因为桑桑就是桑桑.

    ②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

    ③桑桑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碗柜里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有四层,但每一层都大而无当。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也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下,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的揍。

    ④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在心里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但家里却并无网。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非有一张网不可。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却分明是一张很不错的网。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河两岸的人都到河边上来看,问:“桑桑,那网是用什么做成的?”桑桑回答:“用蚊帐”桑桑心里想:我不用蚊帐又能用什么呢?两岸的人都乐。女教师温幼菊担忧地说:“桑桑,你又要挨打了。”桑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在两岸那么多有趣的目光注视下,他却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

    ⑤中午,母亲见到竹篮里有两三斤鱼虾,问:“哪来的 鱼虾?”桑桑说:“是我打的。”“你打的?”“我打的。”“你用什么打的?”“我就这么打的呗。”母亲忙着要做饭,没心思去仔细考查。中午,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着鱼虾,吃着吃着,母亲又起了疑心:“桑桑,你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借着嘴里正吃着一只大红虾,故意吱吱唔唔地说不清.但母亲放下筷子不吃,等他将那只虾吃完了,又问:“到底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一手托着饭碗,一手抓着筷子,想离开桌子,但母亲用不可违抗的口气说:“你先别走。你说,你用什么打的鱼虾?"桑桑迟到了墙角里。小妹妹柳柳坐在椅子上,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虾,一边高兴地不住地摆动着双腿,一边朝桑桑看着:“哥哥用网打的鱼。”母亲问:“他哪来的网?”柳柳说:“用蚊帐做的呗。”母亲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房间里去。过不多一会,母亲又走了出来,对着拔腿已跑的桑桑的后背骂了一声。但母亲并没有追打。晚上,桑桑回来后,母亲也没有打他。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掉了,而摘掉坟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

    (节选自曹文轩《草房子》)

    1. (1) 选文中的桑桑做了哪两件异想天开的事?请简要概括。(每件事不超过20字)
    2. (2) 如果给选文加上一句“但桑桑不长记性,仅仅相隔十几天,他又旧病复发。”这句话放在哪个自然段前最合适?(    )
      A . 第①段前 B . 第②段前 C . 第③段前 D . 第④段前
    3. (3) 读了选文,你觉得桑桑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借助文中的语句或情节来说明。(至少写两点)。
    4. (4) 选文的最后,桑桑没有挨母亲的打,而是被摘掉了蚊帐.你认为,此后桑桑还会那么爱“闯祸”吗?表达你的看法,写清理由。
七、表达与习作
  • 18. 课堂演讲。

    怜悯鸽子,桑桑产生了为鸽子安家的心愿;想捕鱼,桑桑又有了拥有渔网的心愿。为了实现心愿,桑榮都付出了努力并取得成功。最近,你最想达成的心愿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达成这个心愿?请与全班同学分享。注意演讲格式哟。

  • 19. 习作。

    成长的过程中,榮桑有为鸽子做好事的自我感动,有被母亲揍的伤心,有打鱼成功的快乐。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着这样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选择一件,请以“那件事,我总忘不了”为题,把它写下来,写出真情实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