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06-15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学汉字书写(本大题2分)
二、学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43分)<u></u>
  • 2. 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列著名作家的名字,正确的项是(    )

    ①沈石溪    ②杏林子    ③季羡林    ④丰子恺    ⑤林海英   ⑥朱自清

    A . ④③⑤①②⑥ B . ③④⑤①②⑥ C . ④③⑤②①⑥
  • 3. 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荡漾    齐头并进    兴国安邦    再接再励    黄沙漫天 B . 恩赐    高亢嘶鸣    解囊相助    高山深涧    别具一格 C . 慰藉    赞不绝口    翩翩起舞    金壁辉煌    栩栩如生 D . 焚烧    迫不急待    悬崖峭壁    狂风怒吼    连绵不断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感情色彩和其他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你简直太会折腾了,这样难的事竟能办成! B . 这样见利忘义的人,有谁敢和他做朋友呢? C . 就你能干别人都躲不及,你倒好,主动往前凑。 D . 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件脏兮兮的衣服,头发也乱蓬蓬的。
  • 5. 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班主任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语序不当,“讨论”

    和“听取”调换)

    B .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 . 建国七十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 . 昨天下午,他们整整开了一天的会。(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 6. 下列俗语中,告诉我们“及时孝敬父母”这个道理的一项是:(    )
    A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C .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D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 7. 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可怜九月初三夜    ③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    ⑤遥知兄弟登高处    ⑥千山鸟飞绝

    A . ①④③⑤②⑥ B . ③①④⑤②⑥ C . ③①④②⑤⑥ D . ①③④②⑤⑥
  • 8. 下列说法与故事情节相符的一项是(    )
    A . 桑娜把死去的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是因为她的家庭可以轻松负担养西蒙孩子的费用。 B . 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身体变得很小很小,还具备了飞的本领。 C . 在荒岛上,鲁滨逊到海边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蓄养起来。 D . 汤姆·索亚直到故事的最后也没有找到宝藏。
  • 9. 判断下面的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屋前那条小河的水真清啊!”一句中的“啊”应读为“ya”。
    2. (2) 课文《匆匆》与《那个星期天》都是采用直接抒情的表达方法。
    3. (3) 点支烟,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深恶痛绝的文字。句中的双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4. (4) 故事梗概主要包含故事线索、主要版块的内容和最精彩内容的概述。
    5. (5)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树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这几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 10. 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答题。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攻无不      ②理直气      ③放诞无

      ④不      ⑤娓娓      ⑥彬彬

      ⑦姹紫红       ⑧应接不       ⑨转悲为

    2. (2) 仿照第二排的词语结构各写一个词语:
    3. (3) 仿照第⑨个成语写两个成语:转;转
    4. (4) 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 11. 按要求,写句子。
    1. (1) 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妈妈会一辈子陪着他。(改为直述句)
    2. (2) 这个巨浪的势头是这么猛,一下子打翻了我们的艇子,不但把我们都摔进海中,而且把人都分散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句话的意思,不超过18个字)
    3. (3) 今天的天气真热。(把热的程度写具体)
    4. (4) 幸福是什么?救灾战士说∶“幸福就是从废墟中救出劫后余生的人们。”

      幸福是什么?医生说∶“。”

      幸福是什么?老师说∶“。”

      幸福是什么?我说:“。”

  • 12. 根据你积累的知识填空。
    1. (1) 在古诗中,“月”经常被诗人用来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苏轼的“但愿人长久,”;的“”。
    2. (2) 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选自《匆匆》)
    3. (3) “‘’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这里用了论证的方法,说明
    4. (4) 苏轼在《浣溪沙》这首词中,着力表现自己不服老,旷达乐观的句子是:
    5. (5)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有“三”的故事;《水浒传》里有:“宋公明三打”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三”的故事;《红楼梦》中有“刘姥姥三进”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带数字的历史故事,请写下来
  • 13. 大英小学六一班在毕业前夕准备以“永远的六一班”为主题开班会,请你担任策划和主持。

    ①请你设计流程,补充其中的一个环节。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

    ②请你写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场白,恰当引用一句古诗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③临别之际,请给你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写一条饱含真情的赠言。

    ④你的同班同学晓东喜欢打游戏,成绩下降很快,请你用一条名言警句来劝告他。

三、综合性学习。(5分)
  • 14. 阅读图表,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于  敏

    职  业

    核物理学家

    国籍

    中  国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出生日期

    1926年8月16日

    近世日期

    2019年1月16日

    主要成就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1. (1) 从这份表格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出2点)
    2. (2)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他放弃了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从这一事例中,你体会到什么?
  • 15.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迅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你认为这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选择一个观点,至少说出2点理由。
四、学阅读理解。(20分)
  • 16. 读小古文,做题。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使弈秋诲二人弈    为是其智弗若与

      思援弓缴而射之    非然也

    2. (2) 下列各句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之”意思一样的是(    )。
      A . 通国之善弈者也       B . 惟弈秋之为听 C . 思援弓缴而射之       D . 弗若之矣
    3. (3) 本文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 17. 阅读《五花山》,做题。

    我家住在大山里。你知道这里的山是什么颜色的吗?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儿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儿,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 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 的阳光都照到那里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 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 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 的名字,叫“五花山”。(选文有删改)

    1. (1) 下列能够表达出第4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是哪一句?(    )
      A . 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 B . 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 C . 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的。 D .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
    2. (2)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五花山的景色的?(    )
      A . 游览顺序 B . 时间顺序 C . 空间顺序 D . 事情发展的顺序
    3. (3) 下列对于标题“五花山”的“花”字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 花朵 B . 花纹 C . 眼睛模糊迷乱 D . 颜色或种类错杂
    4. (4) 短文开头的疑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
      A . 启发读者思考,回答问题。 B . 引起读者注意,引出下文。 C . 激发读者兴趣,总结全文。 D . 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5. (5) “许多树叶刚冒出芽儿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这句话中的“冒”字可以换成“长”字吗?为什么?
    6. (6) 文中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写一写你喜欢的理由。
五、学习作。(30分)
  • 18. 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参与竞赛,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学做家务……留心学习,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课堂”。这样的课堂丰富多彩,能学到校内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能使认识得到深化,潜能得到开发……请你以“生活处处是课堂”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不要写课本里学过的内容;②你可以选择某一方面,写自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到了什么,也可以选择几个方面,叙述自己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收获;③把学习的内容叙述具体,将自己的体会或认识写得真实生动;④不少于4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