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22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对以下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B .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C .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D . 一个中学生的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2. (2020八下·宾阳期末)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茶壶 B . 离心式水泵 C . 船闸 D . 锅炉水位计
  • 3. 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在印度举行的女足亚洲杯决赛中3∶2力克韩国队夺得亚洲杯冠军,如图是张馨在比赛时的场景。下列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 . 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鞋与草坪间的摩擦力 C . 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作用 D . 运动员带球时要持续跳球,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4. 2022年3月24日,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抛冰墩墩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于是在太空中,抛出的冰墩墩没有质量 B . 抛出的冰墩墩在太空中受到的重力增大 C . 抛出的冰墩墩没有惯性 D . 抛出的冰墩墩不受重力和阻力作用,沿抛出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5. 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A . 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B . 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C . 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D . 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6.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为L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与桌边缘相齐,在水平向右推力作用下匀速地向右运动,在木板离开桌面前的过程中,(桌面和木板间的粗糙程度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B .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 . 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不变 D . 此时木板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 7. (2022八下·永定期中) 2022年北京冬奥运会,下列关于冰雪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沿弯道匀速滑行时,他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②乙图中冰球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滑行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③丙图中的冰壶做的非常光滑,是为了减小与冰面的摩擦力

    ④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做有些动作时会弯膝蹲下,是为了降低重心,避免摔倒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 8. (2021九上·长宁期中)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虚线切去上面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比较此时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和m以及对地面的压强p和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m可能小于m , p一定小于p B . m一定小于m , p一定小于p C . m一定大于m , p可能等于p D . m一定大于m , p一定小于p
二、填空题
  • 9. 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发现1个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撑 mm高的水银柱;火车站台外设置警戒线是因为当空气流速变大时,其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0.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集体接种新冠疫苗时的情景,医护人员利用针筒将药液吸入注射器中,这是利用了作用,注射器的针头很细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 11. 将一重为3N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物体刚好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方向是
  • 12. 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的体积约30m3 , 载人潜水器潜入7km的深海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a,此时,“蛟龙号”受到的浮力为N。(ρ海水=1.0×103kg/m3

  • 13. 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10-2m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0.15m,内盛有0.1m深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a,当把一个质量为5kg实心正方体A放入水中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是2000Pa,物体A的密度大小为 kg/m3。(g=10N/kg)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16. 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 (1) 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运动时,根据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接触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 (2) 比较两幅图,可得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矿泉水瓶盖上有较深花纹,这是应用了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4. (4) 甲图中以更快的速度匀速拉动物块A,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F1=3N,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5. (5) 在实验过程中,只有乙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很不稳定,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A . 毛巾长度太长 B .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C . 毛巾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D . 木块运动速度太大
  • 17. 小颖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测量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过程,如图所示。

    1. (1) 由甲图可知,物体的重力为N;
    2. (2) 由甲图和图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N;
    3. (3) 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
    4. (4)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颖若想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该换用一杯(选填“质量”或“密度”)不同的液体,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图比较得出结论(选填“乙”、“丙”或“丁”);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5. (5) 如图戊所示,图线(选填“a”或“b”)能用来表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浸入液体深度的变化情况。
  • 18. 小雨同学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 (1) 组装好的压强计上的U形管(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 (2) 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端的液面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法(填“控制变量”或“转换”);
    3. (3) 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端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她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____(选填“A”或“B”)
      A .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4. (4) 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雨将金属盒先后浸入乙、丙的两杯液体中,她发现乙杯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乙杯中盛的是密度较大的盐水,小雨的结论是的(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5. (5) 在乙杯中,保持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转动金属盒中橡皮膜的朝向,发现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不变,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6. (6) 小雨在此基础上又做了拓展实验。如图丁所示,她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底端橡皮膜向下微微凸起,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为 , 然后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烧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平面相平,测出管底到盐水液面高度为 , 用小雨测得的物理量推导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水的密度开表示)。
五、计算题
  • 19. 如图所示为我国首辆“玉兔号”月球车。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了测试,月球车匀速直线行驶180m用时60min,若车的质量为140kg,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它重力的0.2倍,网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4m2 , (g取10N/kg)。求:

    1. (1) 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 (2) 月球车受到的牵引力。
  • 20. 如图所示,质量0.5kg、底面积为1×10−2m2的A端开口B端封闭的薄壁L形容器,内盛有1×10−3m3的水,已知B端项面离容器底15cm,B端顶面的面积为2×10−3m2 , A端内液面离容器底25cm。(ρ=1.0×103kg/m3)。求:

    1. (1) 水的质量;
    2. (2)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 (3) 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力。
  • 21. 如图所示,轻质薄壁柱形溢水杯甲和柱形容器乙(质量均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溢水杯甲和容器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10-2m2和1×10-2m2。在溢水杯甲中注入水直到与溢水口相平,此时水的深度为0.2m,将一个质量为3kg密度为3.0×103kg/m3的实心金属球用细线系着轻轻的浸没在溢水杯甲中后放手,水通过溢水口流入柱形容器乙中(乙容器中水未溢出)。求:

    1. (1) 放入金属球前溢水杯甲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 (2)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3. (3) 放入金属球放手后溢水杯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与容器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