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新高考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20 浏览次数:44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认为“整个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处于花心,起着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而外围的文化区则保持着自己的活力。据此可知,当时(    )
    A . 中华文明显示出多元一体特征 B . 良渚文化发展成为主干性文化 C . 中原文化主导中华文明的发展 D . 各区域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 2. (2021高三上·信阳月考) 西汉初年,萧何死后,曹参为相,举事皆循旧例,无所变更。对于“文言刻深,欲务声名”的人,斥而不用;对于“谨厚长者”,给予提拔。当时老百姓歌颂道:“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一。”上述行举(   )
    A . 旨在解决王国割据危机 B . 反映了与民休息的理念 C . 体现了小国寡民的追求 D . 被当权者长期奉为信条
  • 3. 北魏时期均田制规定,男子、妇女、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到了隋唐时期,妇女、奴婢和牛都不再受田。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土地国有化程度逐渐降低 B . 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 C . 奴婢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 . 提升了男子的社会的地位
  • 4. (2022·桂林模拟) 唐以后,世族门阀的力量逐渐蜕化,中国社会自此完成了从世族形态到士绅形态的转型。所谓“富贵不过三代”,确实是唐宋之后的景象,是对平民社会的一种另类描述。由此可知(   )
    A . 科举制推动世族门阀衰落 B . 唐宋之后平民占社会主导地位 C . 科举制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D . 世族门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 5. 自南宋至明,孙悟空形象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孙悟空的形象塑造(    )

    出处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南宋)

    《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元)

    《西游记》小说(明)

    形象特点

    “妖精”,取经过程中的护法,学问渊博、文质彬彬“白衣秀才猴行者”。

    身上残留妖性较浓,但开始向着平民化倾斜。

    剔除市井小民恶劣负面形象,抽离妖性,从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转变为遵守道德良知的神猴。

    A . 因阶级立场不同而不同 B . 因作者知识层次不同而不同 C . 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变化 D . 因史料掌握程度不同而不同
  • 6. 万历二十六年(1598),给事中郝敬说:“今海内行钱,惟北地一隅;自大江以南,强半用银。即北地,惟民间贸易,而官帑出纳仍用银,则钱之所行无几耳。”这种现象的影响是(    )
    A . 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加强 B .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 . 中国传统经济关系受冲击 D . 中国与世界建立密切联系
  • 7. 下表为1750-1790年外国来广东商船数及关税收入统计表。该表反映出当时(    )

    年度

    商船(艘)

    关税(两)

    乾隆15—25年(1750—1760年)

    207

    4725312

    乾隆25—35年(1760—1770年)

    220

    1988405

    乾隆35一45年(1770—1780年)

    300

    5629767

    乾隆45一55年(1780—1790年)

    538

    9271536

    A . 闭关锁国政策日渐松弛 B . 清政府的官方贸易兴盛 C . 广东对外贸易条件优越 D . 外商对华市场需求增强
  • 8. 1898年2月,清政府取“示昭大信于天下”之意发行昭信股票,以田赋、盐税为担保,二十年还清。债券由户部专设昭信局、各省设分局办理,购买1万两以上者予以官位。这表明此时的清政府(    )
    A .   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B . 试图通过革新来自救 C . 积极提升自身公信力 D . 开辟选拔官员新途径
  • 9.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青年界曾经就“推翻腐败国家机器的社会革命力量主力是谁?”展开过一.场大辩论,陈独秀主张学生有知识、有主张、有希望,应该以青年学生为革命的主导力量,而其学生邓中夏则认为专以学生做主导不够,而要以工人为革命主导。这说明(    )
    A . 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B . 工人运动的斗争对象发生了转变 C . 马克思主义影响中国救亡主力的选择 D . 知识精英已明确民主革命的目标
  • 10. 1940年,由于战争局势的发展和国民政府对陕甘宁边区的态度发生改变,边区财政陷人窘境。毛泽东在《论政策》中指出“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八小时工作制还难以普遍推行……劳资间在订立契约后,工人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必须使资本家有利可图,”这一指示(    )
    A .   打击了日寇对根据地的侵略 B . 促进了民族资本力量的壮大 C . 推动了中共与国民党的斗争 D . 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客观需求
  • 11. 共和国末期至帝国时期。古罗马的饮宴之风达到顶峰。宴会主人借此机会显示其地位。平民因生活所迫而投靠他们的保护人,凭借手中的选票获得贵族和富人们的饮宴入场券或免费面包。通过饮宴。贵族们甚至可以左右罗马的政治。这种现象导致古罗马(    )
    A . 社会危机逐渐加剧 B . 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C . 因奢侈浪费而灭亡 D . 平民逐渐沦为奴隶
  • 12.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进行的商贸活动。西班牙人先用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和其他中国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运抵新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将其中一部分货物换取当地的黄金、白银,其余货物再连同黄金、白银一起运往欧洲。据此可知,当时(    )
    A .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 促进了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C . 三角贸易的路线与内容发生了变化 D .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全球贸易
  • 13. (2020高三上·广东月考)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理性国家完全破产了,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与材料中艺术风格相似的文学作品是(   )
    A .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 . 《老人与海》 C . 《自由引导人民》 D . 《人间喜剧》
  • 14. 1846年,英国首相罗伯特·皮尔说:“在自由贸易这件事上,我们不用等待其他国家的对等妥协而无限期地一拖再拖。一旦我们宣告商业是自由的,那么一国接着一国,会竞相效法我们的榜样”。这一主张基于英国(    )
    A .   打击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 B . 以资本输出扩大市场 C . 受重商主义经济传统影响 D .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 15. (2021·延庆模拟)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8.8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增加到3.3%

    英国妇女有了选举权,基本实现了普选

    B

    卢梭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

    充分体现出社会契约,分权制衡的思想

    C

    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等政策,仿效西方制定宪法

    反映了日本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D

    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

    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下表是一组美国20世纪农业发展状况的数据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20世纪的美国(    )

    年份

    农场数量(万个)

    农场面积(万英亩)

    农业劳动力人数(万人)

    单个劳动力经营面积(英亩)

    1900

    574

    84130

    1168

    72

    1945

    585.5

    114160

    832.5

    137

    1980

    230.9

    104200

    370.5

    281

    A . 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步下降 B . 农场面积随领土扩张不断扩大 C . 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效益提升 D . 生产效率低导致农业劳力流失
二、非选择题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用使朝廷德让,野无邪行。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魏氏承颠覆之运……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今除九品,则宜准古制,使朝臣共相举任,于出才之路既博,且可以厉进贤之公心,核在位之明暗,诚令典也。”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

    ——《晋书》

    材料三: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1) 材料一中卫瓘关于选官方面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据材料一,说明这一主张有何积极作用?
    2. (2) 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 (3) 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产生的影响。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建议以国家资本主义为将资本主义工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使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分三个阶段逐步完成。1953年前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表现为工业中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托经销代销。自1954年1月起,国家开始重,点发展公私合营这种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公私合营企业中,国家同资本家的合作深入企业内部,企业的生产关系由原来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变为国家和资本家共同占有。1955年11月起,中共中央作出逐业、分期分批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决定,这样,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使用、管理和支配。

    ——摘编自齐鹏飞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明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并在四川选定了100家企业进行扩权试点。1979年,国务院对试,点企业在经营权方面做出了调整,如在生产上可以一方面进行适当的选择品种结构,一方面进行适当的计划外生产,试制新产品、价格可浮动;同时在分配体制上变“企业基金”(企业可从年工资总额中提取5%用于福利和奖励)为“利润留成”,从而实现企业激励,提升积极性。国务院的文件下达后,试点范围迅速扩大,到1980年底发展为6000多家,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16%。

    ——摘编自李莉佳《国企改革与政府职能问题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初期在工业企业领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后中国国企改革的历史意义。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世纪时,东征的十字军才从亚洲带回了糖,因为价格昂贵,当时只有王室、贵族才能享用。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等国开始在美洲种植甘蔗,1640年以后;英国在西印度群岛建立了甘蔗种植园,跟荷兰人学会了甘蔗种植技术,从非洲引入黑奴,英国蔗糖售价不断降低,逐渐在欧洲排挤了葡萄牙人的廿'巴西糖”日这一持续不断的变化被称为“砂糖革命”。食糖逐渐变的普通人也消费得起,加糖红茶成为城市工人的生活必需品,巧克力、果酱等甜点变得流行,食糖的消费量成倍地增长,1700年时英国人年均食用4磅糖,到1800年升至18磅。

    1799年法国科学家研制出甜菜制糖的方法,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期间欧洲海上运输受阻,蔗糖等物资无法从海上运往欧洲,促使了甜菜制糖业迅速发展,再加上甜菜可以在温带地区种植,得到了英国之外的欧洲国家大力扶持。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建厂,甜菜制糖业很快兴起。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甜菜糖的产量经常超过甘蔗糖。20世纪中期之后,全球民众更愿意效仿美国的生活方式,乐意接受咖啡类的可口可乐,加糖红茶的时尚悄然落幕。

    ——摘编自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蔗糖传播的特点,并说明“砂糖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世界制糖业变化的原因。
  • 20. (2021高一上·山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国内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有的以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展开论述,有的以某一年份、某一阶段的历史为研究对象。如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王中亚《建党1921:他们改变了中国》等。

    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就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时期(可就整个近代,也可就近代某一时段),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