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6-06 浏览次数:1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48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duàn liàn

    cí xiáng

    fàng sì

    shēng chù

  • 2.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gòng gōng)

    (huàng huǎng)

    (huá huā)

    (bó pō)

  • 3.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出谋

    肃然起

    情不自

    有成竹

    处优

    烟波浩

    每当晨曦初露,卧龙湖,景色迷人。

  • 4.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括号里最恰当的字、词。

    沃克医生站起身, (熟练  熟悉)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 (硼  绷)带。他 (愣  楞)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 (惊奇  惊疑)。他重新 (审视  观察)着眼前这个人,冷冷 (地  的)问:“你是干什么的?”

  • 5. ______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楷书
  • 6. 看着电视里犯罪嫌疑人落网的画面,爸爸大声地说:“这真是               , 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最终是没有好结果的。”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C . 多行不义,必自毙 D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7. 根据下面的情境填入诗句,最为恰当的一句是( )。

    在防汛救灾最艰难的时刻,有成千上万的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远赴灾区,他们用生命和责任诠释了“      ”的拼搏精神。

    A . 南望王师又一年 B . 不破楼兰终不还 C . 白日放歌须纵酒 D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8. 按要求写句子。
    1. (1) 读了《军神》一文,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2. (2) 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3. (3) 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缩句)
    4. (4)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用对比的手法仿写句子)
  • 9. 根据自己的积累填空。
    1. (1) 童孙未解供耕织,
    2. (2) ,南望王师又一年。
    3. (3) 孤帆远影碧空尽, 。
    4. (4)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
    5. (5)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猜一字)
    6. (6) 指女子十兰四岁的年纪。
    7. (7) 梁山泊的军师—— (补全歇后语)
  • 10. 口语交际

    请你作为小小解说员,为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解说时试着围绕一个主题讲。

二、阅读平台(30分)
  • 11. 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否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警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 (1)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中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的。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诸葛亮的,曹操的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把箭比作
    4. (4) 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其原因是( )

      A . 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B . 使船两面受箭,增加受箭面积
    5. (5) “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水过满,漾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应选 (填序号)。
    6. (6)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两句话说明了( )
      A . 诸葛亮胆子很大。 B . 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 . 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性格。
  • 12. 课外阅读

    把一切献给党

    吴运铎(duó)爷爷是革命的老前辈,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tuò)者,是新中国第十代工人作家,被誉(yù)为中国的保尔。前不久,我专程拜访了这位革命老人,听老人讲述那难忘年代中的故事……

    有一次,吴运铎爷爷从废旧的炮弹里挖取雷管时,突然,雷管爆炸了。吴爷爷左手被炸掉四根手指,左眼被炸瞎,左腿伤残,全身皮肤伤痕累累。战友们非常着急,紧急把他送进了医院。吴爷爷在昏迷中还在喊:“我要去挖炮弹!”

    1943年,吴运铎爷爷在兵工厂工作。他听说有一种叫“枪榴弹”的武器,可以利用步枪发射型炮弹。吴爷爷就反复琢磨,尝试着研制起来。他把粗铁棍锯断、掏空,然后套在战士们常用的步枪枪口上,最后又用铸(zhu)铁造出了迫击炮弹形状的“子弹”。试验那天,"枪榴弹”射了出去,只见尘土冲天而起,惊得野兔四下逃窜……领导战士都称赞“枪榴弹”威力巨大,但是吴爷爷并不满足。他又继续试验,最终使“枪榴弹”的射程从200米提升到了540米。后来,在桂子山战斗中“枪榴弹”大显神威。我军密集的“枪榴弹”如倾盆大雨一般飞向敌群,打死了80多个敌人。

    1944年的一天,吴运铎爷爷接到边区农民的报告,说是发现了敌人埋藏的定时炸弹,就赶忙亲自拿着工具走下了弹坑。当看到弹坑里8颗一人多高,双臂合围才勉强抱过来的大炸弹时,吴爷爷有说不出的高兴。这8颗大炸弹能取出多少炸药哇!可是,進又知道它们什么时候爆炸呢?在死亡面前,吴爷爷想,如果我拆掉引信时没有发生爆炸,那就是我的胜利:如果爆炸了,我就甘愿为党的兵工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他迅速拿起工具卡住了引信,大喊一声:“你炸吧!”他咬紧牙,一使劲从炸弹上取出了比迫击炮还大的一个引信。吴爷爷一秒钟也不敢停息, 接着又去取第二颗炸弹上……就这样,吴爷爷终于把8颗炸弹上的引信都拆掉了。后来,战士们从炸弹里取出了上千斤的炸药,为兵工厂解决了炸药不足的困难。

    1953年,吴运铎爷爷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并出版了《把一切献给党》一书,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吴爷爷说:“我现在身体不好了,能为党工作的时间不多了,但‘把一切献给党’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我要为少年朋友们写书告诉他们祖国的昨天和今天,鼓励他们创造光辉灿烂的明天。”

    1. (1) 短文的主要人物是,他是我国事业的开拓者,是新中国第一代作家。他被誉为中国的。1953年,他出版了《》一书。
    2. (2) 简要写出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 (3) 用横线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4. (4) 阅读第3自然段,用原文中的字词填空。

      ①画横线的句子中作者运用等动词,具体写出了吴爷爷研制“枪榴弹”的过程。

      ②这个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两个四字词语分别描写了“枪榴弹”爆炸时的尘土和野兔,表现了“枪榴弹”的威力巨大。

    5. (5)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满足一    迅速一

    6. (6) 以下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是按空间顺序记叙的。 B . 第4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反问句。 C . 文中反复出现“把一切献给党”,突出了吴爷爷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三、习作(20分)
  • 13. 题目:他           

    提示: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陶醉了”“他生气了”……然后完成习作。

    ②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