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5-30 浏览次数:1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书写展示(8分)
二、积累运用(32分)
  • 2.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李强是个书法“发烧友”。他的书法作品duān zhuānɡ 优雅,深受老师的shǎnɡ shí 。后来,经朋友yǐn  jiàn ,他结识了一位cí xiánɡ 的老书法家。老人看了他的作品后,yī zhēn jiàn xiě 地指出:“你的书法看似pài tóu 十足,其实不少地方写得很suí yì 。”

    听了老人的话,李强这才qīnɡ xǐnɡ 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 yóu zhōnɡ 地感激老人对他的指点。

三、选择题(12分)
  • 3. 下列成语、名言、歇后语的用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晨是班级里的点子大王。大伙儿都说,他呀,就是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B . 爷爷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天天在家养尊处优 , 享受天伦之乐 C . 这人说话很不守信,满嘴都是谎话。老师曾多次跟他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可结果呢,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D . 听到同学身患重病的消息,班长动了恻隐之心。他召集大家一起摩拳擦掌 , 准备帮助那位同学渡过难关。
  • 4. 下列诗句、诗号和诗人匹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佛 王维) B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囚 孟浩然) C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圣 杜甫) D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仙 李白)
  • 5.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小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蜂飞蝶舞。

    ②田野的尽头,连绵的群山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③溪水是那么清澈、明净,鱼儿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

    ④山腰间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⑤我们村前有一条小溪。

    ⑥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沉甸甸的麦穗,正点着头报告丰收的喜悦。

    A . ⑤②①⑥③④ B . ⑤①⑥②③④ C . ⑤③①⑥②④ D . ⑤①③⑥②④
  • 6.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清贫》一文通过方志敏的自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生活简朴、一身正气的共产党员。 B . 《梅花魂》重点写了跟梅花有关的三件事,赞扬了梅花不惧严寒、不畏风雪的品质。 C . 《两茎灯草》着重写了严监生临死前仍念念不忘两茎灯草的事,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D . 《牧场之国》一文中,作者反复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目的是为了向我们介绍了荷兰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荷兰美景的赞叹。
  • 7. 生活语文。
    1. (1) 暑假快到了,小林想读一本古典名著,但不知道选什么比较合适。请你从下面四本书中任选一本 , 然后写一份“好书荐读”单,向他推荐你心目中的好书。

    2. (2)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广告存在着利用谐音乱改成语的现象。请找出下列广告词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四、阅读理解(35分)
  • 8. 阅读理解

    自相矛盾

    楚人有( )盾与矛者,( )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曰:“                            , 何如?”其人( )能应也。                                , 不可同世而立。

    1.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 (2)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3. (3)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4. (4) 假如你是那位楚人,会怎么来推销自己的“矛”和“盾”呢?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9. 阅读理解 林冲棒打洪教头

    ①林冲遭高太尉的陷害,被发配沧州。一天,两个差人押____(jiě jiè)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

    ②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人杀鸡宰羊,设酒宴款待。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正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④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_____(打量 掂量 估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____(hē hè)道:“来!来!”林冲只好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两个教头就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⑤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⑥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⑦洪教头满面________(羞愧 羞耻 羞涩),灰溜溜地走开了。

    1. (1) 联系上下文,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读音和词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对人物的等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林冲是个的人,洪教头是个的人。
    3. (3) 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写了林冲在发配沧州的途中,经过柴进的庄园,与武师洪教头较量枪棒的事。 B . 柴进因为好习枪棒,所以很多流配的犯人都会到他的庄上来。 C . 故事中作者没有马上写林冲棒打洪教头,而是先写喝酒,又穿插了开枷、发彩头等情节,等真正较量起来,却只写了一段话。整个过程写得一波三折,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D . 洪教头因为想要赢得这二十五两银子,所以才下狠手跟林冲较量枪棒。
    4. (4) 阅读短文第⑥自然段,然后完成练习。

      ①文中写了哪两个武功招式?摘录下来。

      ②根据洪教头和林冲的较量过程,把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

      ③“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众人会说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写下来。

      有的说:“吹牛皮说大话,这回栽跟头了吧!                                     

      有的说:                                                                         

      还有的说:                                                                         

五、习作园地(25分)
  • 10. 习作园地
    题目:等待
    提示:在你的生活中,一定经历过无数次的等待。有等待演出时的激动与期盼,有等待成绩时的焦虑与紧张,有等待一个人却久未露面时的无奈与煎熬……在你的记忆中,有过特别难忘的等待吗?
    要求:①写一件关于等待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②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写出等待时的心理感受;③书写工整,400字以上,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六、发展题(+10分)
  • 11. 飞花令根据提供的字,各写出三句带有“酒”和“花”的诗句。
    酒:葡萄美酒夜光杯;
    花:烟花三月下扬州;

     

  • 12. 趣味语文。
    1. (1) 有一年,乾隆皇帝做大寿,在宫中举行千叟宴。宴会上,乾隆以其中一位老人的年龄为题,出了一句上联:“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然后命纪晓岚对下联。纪晓岚稍作思考,对曰:“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在场之人,无不叫绝。聪明的,你知道这位老人几岁吗?

      答案:老人

    2. (2) 一天,秦观到苏轼家赴宴。席间,秦观吟了一首绝句:“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苏轼一听,笑着说:“我有一物分两旁,一边好吃一边香,一边上山吃青草,一边入海把身藏。”苏小妹听到两人吟的诗句后,应和道:“我有一物生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翅飞不起,长蹄跑不快。”刚说完,三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其实,他们说的是同一字,你猜到了吗?

      答案:这个字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