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5-24 浏览次数:9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文学彰显人类的真善美,表现复杂的人性和人生,在终极标准上,网络文学与其它文学一致。网络文学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学现象,对网络文学的批评需要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视野。但要能够显示网络文学批评的有效性,网络文学应该构建自我的批评标准。

    网络文学要彰显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通俗文学本质上是民族的传统文学,以彰显本民族的特色。美国通俗文学总是表现着“山巅之城”的精神,如美国的科幻小说及其影视剧的改编;英国通俗文学中的绅士风度是各种人物的标配;日本文学中脆弱却又坚韧的精神两面性是人物的基本特征。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是通俗文学的根。网络文学是中国通俗文学发展中的当代环节,表现中国文化传统是其立身之本。其实,彰显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写中国人的生活,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与题材的选择并没有根本的联系,张恨水写最本色的世情,金庸写江湖世界,他们的小说之所以被称为通俗文学的经典,就在于他们在小说中彰显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契合网络文学的特点,才能开展网络文学的有效批评。与对鲁迅等精英文学的批评不同,也与纸质通俗文学的批评有区别。网络文学批评固然要对作家作品展开批评,但它还是一种机制批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媒介机制批评。应该明确地认识到,网络文学就是一种文学信息流。麦克卢汉反复强调“媒介就是讯息”,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互联网这样的媒介对人的认知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二是创作机制的批评。网络文学打破了作者和读者构成的主动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形成了相对独立而又彼此交融的关系。这样的创作机制影响着文化摄取和价值判断。三是运行机制的批评。在网络文学的运行机制中,网络是舞台,写手是演员,导演是网站,演员根据导演的意图使自己变成某种角色,这舞台还是开放式的,谁都可以上来表现一番。

    甄别优秀作品,是构建网络文学经典化的路径。经典的网络文学首先要有健康的精神状态。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化的文学表现,不是表现某一圈子或某一层面思想观念的小众文化,更不是作家个人情趣展现的文学读本。尽管受到读者影响,创作中作者仍占据主导地位。具有较好文化修养的作者,其思路主导着网络文学的写作。网络文学有“文青文”与“小白文”之分。“文青文”是文学青年写的文本的简称,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小白文”是指文学修养较低的文本。虽然网络文学并不排斥“小白文”,事实上,“小白文”占当下创作量的90%以上,但是,优秀的网络文学必然在“文青文”中诞生。那些被称作大神的网络文学作者粉丝众多,是因为他们写的基本上都是“文青文”。优秀的网络文学应有一个好看的故事,好看故事的构成既是文学修养的展现,也是市场判断能力的展现。此外,网络文学需通过跨媒介传播获取好口碑。健康的心理、较高的修养、好看的故事和良好的口碑是网络文学经典化路径的四个紧密相连的环节,也是优秀的网络文学的判断标准。

    (摘自汤哲生《网络文学发生机制的关联性研究与批评标准的构建》,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文学应构建自我批评标准,以显示对这一重要文学现象批评的有效性。 B . 网络文学无论选怎样的题材,彰显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C . 网络文学打破传统文学创作中作者创作、读者接受的模式,二者彼此交融。 D . 网络文学创作受读者影响,但其经典化的构建中作者的个人情趣仍占主导。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彰显传统、契合机制、甄别作品等三方面,指出了网络文学应构建自我批评标准。 B . 文章第二段列举了英、美、日等不同民族通俗文学现象,具体阐明了何为通俗文学之根。 C . 文章第三段梳理“网络”评价机制的三个方面,是为了论证互联网媒介对人认知产生的影响。 D . 文章第四段区分“小白文”和“文青文”,说明了优秀的网络文学需要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文学《猎赝》中“粘碗盏法”“随形补缺法”等文物修复故事,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 B . 网络文学虽然有自我的判断标准,但与其它文学一样,也需要反映人性的真善美。 C . 网络文学需要跨媒介传播获取好口碑,因而与其它的判断标准相比,好看的故事是最重要的。 D . 网文创作者要有文化自信,创作时一定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而让自己的作品变得庸俗、浅薄。
  • 2. 文学类文本阅读

    奔月(节选)

    鲁迅

    聪明的牲口确乎知道人意,刚刚望见宅门,那马便立刻放缓脚步了,并且和它背上的主人同时垂了头,一步一顿,像捣米一样。

    羿在垃圾堆边懒懒地下了马,家将们便接过缰绳和鞭子去。他刚要跨进大门,低头看看挂在腰间的满壶的簇新的箭和网里的三匹老乌鸦和一匹射碎了的小麻雀,心里就非常踌蹰。但到底硬着头皮,大踏步走进去了;箭在壶里豁朗豁朗地响着。

    刚到内院,他便见嫦娥在圆窗里探了一探头。他知道她眼睛快,一定早瞧见那几匹乌鸦的了,不觉一吓,脚步登时也一停,——但只得往里走。

    “太太……”他擦过手脸,走进内房去,一面叫。

    嫦娥正在看着圆窗外的暮天,慢慢回过头来,似理不理的向他看了一眼,没有答应。

    他仍旧走近去,搔着头皮,支支吾吾地说——“今天的运气仍旧不见佳,还是只有乌鸦……”

    “哼!”嫦娥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嘴里咕噜着,“又是乌鸦的炸酱面,又是乌鸦的炸酱面!你去问问去,谁家是一年到头只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的炸酱面!”

    “太太,”羿赶紧也站起,跟在后面,低声说,“不过今天倒还好,另外还射了一匹麻雀,可以给你做菜的。”

    “哼!”

    “今天总还要算运气的,居然猎到一只麻雀。这是远绕了三十里路才找到的。”

    “你不能走得更远一点的么?!”

    “对。太太。我也这样想。明天我想起得早些。倘若你醒得早,那就叫醒我。我准备再远走五十里,看看可有些獐子兔子……”

    ……

    过了一夜就是第二天。

    羿忽然睁开眼睛,只见一道阳光斜射在西壁上,知道时候不早了;看看嫦娥,兀自摊开了四肢沉睡着。他将腰带紧了一紧,轻轻地跨出堂外面,一面告诉那正从对面进来的女庚道——

    “我今天打算到远地方去寻食物去,回来也许晚一些。看太太醒后,用过早点心,有些高兴的时候,你便去禀告,说晚饭请她等一等,对不起得很。记得么?你说:对不起得很。”

    他快步出门,跨上马,将站班的家将们扔在脑后,不一会便跑出村庄了。

    但再前行了十多步,他即刻心花怒放了,远远地望见一间土屋外面的平地上,的确停着一匹飞禽,一步一啄,像是很大的鸽子。他慌忙拈弓搭箭,引满弦,将手一放,那箭便流星般出去了。

    “你是谁哪?怎么把我家的顶好的黑母鸡射死了?你的手怎的有这么闲哪?……”

    “阿呀!鸡么?我只道是一只鹁鸪。”他惶恐地说。

    “瞎了你的眼睛!看你也有四十多岁了罢。”

    “是的。老太太。我去年就有四十五岁了。”

    “你真是枉长白大!连母鸡也不认识,会当作鹁鸪!你究竟是谁哪?”

    “我就是夷羿。”

    “夷羿?……谁呢?我不知道。”她看着他的脸,说。

    “有些人是一听就知道的。尧爷的时候,我曾经射死过几匹野猪,几条蛇……”

    “哈哈,骗子!那是逢蒙老爷和别人合伙射死的。也许有你在内罢;但你倒说是你自己了,好不识羞!”

    “那也好。我们且谈正经事罢。这鸡怎么办呢?”

    “赔。这是我家最好的母鸡,天天生蛋。你得赔我两柄锄头,三个纺锤。”

    “老太太,你瞧我这模样,是不耕不织的,哪里来的锄头和纺锤。我身边又没有钱,只有五个炊饼,倒是白面做的,就拿来赔了你的鸡,还添上五株葱和一包甜辣酱。你以为怎样?……”

    老婆子看见白面的炊饼,倒有些愿意了,但是定要十五个。磋商的结果,好容易才定为十个,约好至迟明天正午送到,就用那射鸡的箭作抵押。羿这时才放了心。

    他绕出树林时,还是下午,于是赶紧加鞭向家里走;但是马力乏了,刚到走惯的高粱田近旁,已是黄昏时候。只见对面远处有人影子一闪,接着就有一枝箭忽地向他飞来。飕的一声,径向羿的咽喉飞过来。也许是瞄准差了一点了,却正中了他的嘴;一个筋斗,他带箭掉下马去了,马也就站住。

    逢蒙见羿已死,便慢慢地躃过来,微笑着去看他的死脸,当作喝一杯胜利的白干。

    刚在定睛看时,只见羿张开眼,忽然直坐起来。

    “你真是白来了一百多回。”他吐出箭,笑着说,“难道连我的‘啮镞法’都没有知道么?这怎么行。你闹这些小玩艺儿是不行的,偷去的拳头打不死本人,要自己练练才好。”

    他说着,又看看网兜里的母鸡,倒并没有压坏,便跨上马,径自走了。

    “……你打了丧钟!……”远远地还送来叫骂。

    “真不料有这样没出息。青青年纪,倒学会了诅咒,怪不得那老婆子会那么相信他。”羿想着,不觉在马上绝望地摇了摇头。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作(有删改)

    【注】1926年,“三一八惨案”之后,曾受鲁迅热情扶持的青年高长虹等人,背叛并恶意攻击鲁迅。文中“逢蒙”指羿的徒弟。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同时垂了头”“箭在壶里豁朗豁朗地响着”等细节描写表现出羿未捕获到令妻子满意的猎物时的忐忑心情。 B . 努力打猎却求而不得,恭敬赔罪又被奚落嘲笑,小说的主人公羿是一个处处倒霉、遭人遗忘、被人背叛的凡俗化英雄。 C . 小说中的“老太太”代表的是那些在生活中不识英雄、从众偏信的人,作者对这一类人深感憎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 . 小说的语言比较独特,作者多用日常口语,既幽默风趣又暗藏个人情感,对话描写极为生动,与人物形象十分相符。
    2. (2) 小说是如何塑造羿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3) 《奔月》主要取材于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鲁迅对神话进行了巧妙的变形。请结合链接材料节选部分简要分析变形体现在哪些方面。

      链接材料:《淮南子》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二、吉代诗文阅读(26分)
  • 3. 文言文阅读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遗燕将。

    书曰: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桓公中其钩纂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乡里不通。臧获且羞与之同名矣,况世俗乎!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曹子为鲁将,三战三北,而亡地五百里。乡使曹子计不反顾,议不还踵,刎颈而死,则亦名不免为败军禽将矣。曹子弃三北之耻,而退与鲁君计。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獘也。愿公择一而行之。

    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己降而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节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删减)

    【注】曹子:曹沫,春秋时期鲁国人。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桓公/中其钩纂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 B . 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桓公中其钩/纂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 C . 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桓公中其钩/纂也/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 D . 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桓公/中其钩纂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臧获,古代对于犯人的一种称呼。 B . 缧绁,捆绑犯人的黑绳索,这里指监狱。 C . 五霸,一般指“春秋五霸”,齐桓公和晋文公位列其中。 D . 士,古代男子的通称,也指贵族阶层的最低等级。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沫作为将领,多次战败,在乡人的劝导下并没有刎颈而死,最终剑指齐桓公,收复失地。 B . 管仲和曹沫能忍受小的耻辱,成就世代的功名,鲁仲连对二人的做法是持肯定态度的。 C . 燕将看完信后不久就自杀了,鲁仲连不费一兵一卒,靠着一纸书信帮助齐国收回聊城。 D . 鲁仲连对王权富贵并不在意,帮助收回聊城之后,没有答应封官加爵,而是归隐于海上。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

      ②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己降而见辱。

  • 4. 古代诗歌阅读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刘克庄【注】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元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注】刘克庄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已濒临覆亡的边缘。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作者想象自己借高风快浪,骑着蟾蜍,在万里夜空中遨游的情景。 B . “素面”一句,用美人的素面比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皎洁的特点。 C . “身游”和“俯看”两句,诗人想象已飞到月宫,站在月宫之中俯瞰人间胜景。 D . 整首词构思新奇,想象丰富,气势飞动,具有豪迈的风格和浪漫主义色彩。
    2. (2)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回答之后孔子微笑不语的原因是“”。
    2. (2) 《登岳阳楼》中表现诗人漂泊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身世孤危的句子是“”。
    3. (3)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诗人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只知慨叹朝代兴亡,不能吸取历史教训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诸子学尤其是近代诸子学研究逐渐升温,成为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近代思想家的诸子学研究与肇始于乾嘉学派的诸子学_________。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近代开始,梁启超等人便将二者视为“清代学术”的不同阶段,直至当下,(    )。事实上,近代诸子学既与乾嘉学派具有不可分割的理论渊源,又与后者不可_________。近代思想家对诸子思想的解读和诠释带有社会政治斗争的时代烙印和有别于其他时代的理论初衷。可以说,近代思想家的诸子学研究并非无意之举,而是迫于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政治斗争和现实需要。尽管近代思想家的国学思想大不相同,从称谓、理念到研究内容都__________,但他们都认识到文化传承与中国的强弱兴衰密不可分,与中国的前途命运_________。作为理性选择的结果,近代诸子学复兴是必然的。

    1. (1)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薪火相传   一视同仁       大相径庭       休戚相关 B . 一脉相承   等量齐观       大相径庭       息息相关 C . 薪火相传   等量齐观       截然不同       息息相关 D . 一脉相承   一视同仁       截然不同       休戚相关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直侧重强调的是两者的传承关系,学术界对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够重视 B . 学术界对二者之间的差异重视不够,而一直侧重强调两者的传承关系 C . 学术界一直侧重强调两者的传承关系,而对二者之间的差异重视不够 D . 二者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学术界一直侧重强调的是两者的传承关系
  • 7.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和首都体育馆屡屡传来佳绩,这既离不开高水平运动员的奋力拼搏,①。此次“冰丝带”和首都体育馆均采用了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与自然冻冰后温度相对均匀的冰面不同,人造冰场是将制冷管埋在地下水泥层中,水泥层上再泼水,一层层冻冰,制冷管的温度是否均匀直接影响到冰面温差,②。温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冰面就越平整。在这样的冰面上滑行,选手对不同区域的软硬度感受保持一致,速度不会受到冰面的影响,③

  • 8. 某学校发现学生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该校摄影社团决定拍摄一则公益广告,请你协助完成该公益广告的拍摄脚本。

    要求:①镜头具有画面感,50字左右。②画外音能用一组关联词揭示寓意,20字左右。

    镜头:

    画外音:

四、写作(40分)
  • 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块石头凿去多余的部分,才有可能成为完美的雕塑。梁思成摒弃了对高官厚禄的追求,他将一生的热忱全部倾洒在祖国大地的一砖一瓦上;屠呦呦远离了聚光灯和外界的喧嚣,全身心沉浸于千百次的青蒿素实验中。他们懂得做人生的减法,最终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在成长之路上,你如何做好人生的减法?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