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南安市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四次联...

更新时间:2022-05-31 浏览次数:5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皆出诗意。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

    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

    (摘编自西川《生活的诗意》)

    材料二:

    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自傅诗灵应喜甚,定叫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

    (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材料三:

    所谓“诗意地栖居”,是人的生活、生存的诗化。“诗意”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多指向的,但是,笔者以为,其本质是明确的,那就是自由与和谐。自由自在,其乐无穷,这是世上善良人们共有的体验;自然而然,生趣盎然,则往往又是人们生存中滋生诗情画意的根本元素。但人类的生存并不仅止于单向度地依附于自在的自然,或终日满足于欣赏自在的自然,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还要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即所谓“充满劳绩”。所以,如何使得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对自然的“人化”)成为充满“诗意”的创造,亦即如何在“充满劳绩”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与和谐境界,这是问题的关键——人类生存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类作为从自然环境中剥离而出的一个智能物种,本质上就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缘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这二者之间,有过对立,有过混乱,有过和谐,有过平衡。顺应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生存,是人类的天性;改造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更好地生存,是人类的特性。总而言之,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总是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关系。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界从“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对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变成了对人类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

    (选自宋生贵《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意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更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 B . 诗意使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使生活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 C . 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 D . 人类追求的诗意的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其理想境界是自由与和谐。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发现诗意,要了解自己的心灵,并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 B . 只要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产生心灵感应,你就会发现诗意就在眼前。 C . 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 D . 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
    3. (3) 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 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踏着满地的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步上山去。 B . 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殖。 C . 我国发射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 D . 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 (5) 根据三则材料,“诗意”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 2. 现代文阅读

    姹紫嫣红开遍

    滕肖澜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天还未亮,项忆君便被父亲的唱戏声弄醒。她爬起来,轻手轻脚地开了门。客厅里,父亲项海把四周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拉上窗帘,穿一身褶子,舞着两只水袖,身段袅袅婷婷。头一扭,眼神再一挑,翘个兰花指——便活脱是杜丽娘了。

    声调压得有些低,好几个音该往上的,都硬生生吃回了肚里。项忆君知道父亲是怕影响隔壁邻居。不够尽兴了。但也不要紧,客厅不是舞台,父亲不是为了博台下的喝彩,只是自娱罢了,为的是一刹间的迷醉,像鱼儿游回大海,鸟儿重归林间。那一刻,是另一个世界,只需微微闭上眼,周围便是良辰美景。

    项忆君又轻轻关上门,重新躺回床上。项忆君的曾祖父早年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琴师,父亲项海从小跟着研习京昆,嗓子好扮相也好,早年是京剧团的台柱,专演梅派花旦。后来嗓子不行了,改唱昆曲,渐渐地便不唱了,赋闲在家。

    早饭时,项忆君看到,项海的胡子依旧刮得干干净净,下巴上青灰一片。这还是演花旦时的规矩,胡子要刮彻底,胡碴也不能露个一星半点。早年落下的习惯,至今如故,每次刮完胡子,还要翘起兰花指轻抚一遍,再朝镜子里抛个眼风,定个格,才作罢。

    项忆君吃完,站起来,拿上包,说声:“爸,我上班去了。”

    项海微微点头,举起一只手,优雅地挥了挥。

    “去——吧。”也是京白的韵调。

    项忆君在机场海关上班。

    高中毕业时,项忆君原先想考戏曲学院,一是自己喜欢,二来也是想让父亲高兴。她长相跟父亲有些像,瓜子脸,五官不算出众,却是清清爽爽。父亲说过,这种脸型饰花旦最好,平常看着普通,妆一上,眉眼便活了。她以为父亲肯定支持。

    还未懂事起,她便听父亲唱戏,起初是咿咿呀呀觉得好玩,渐渐地,便融了进去。确实是好,到兴头上,整个人嗖地蹿了出去,只一瞬间,便似穿越了几千几百年,到了不知名的所在。戏里的人,都活生生地在旁边呢。轻摆罗衫,眉眼含春,一蹙一颦,都是美到了极致。项忆君也爱听流行歌曲,可跟京昆比起来,便完全是两码事了。一个像嘴里嚼的话梅,另一个,却是泡得酽酽的茶,光闻那香气,便已醉了三分。一个是听了便忘,一个是直落到心里,曲罢了还兀自傻傻的。

    项忆君小的时候,到杂货店买酱油,手拿瓶子,嘴里哼着“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转东升,那冰轮离海岛——”脚下踩着碎步,眼神定定的,小嘴念念有词,痴了似的。路过的人便笑她是个傻丫头,长大了和她那傻爸爸一样。

    项忆君唱戏时,项海便在一旁坐着,两指间夹支烟,随节拍在桌上轻轻敲着。项忆君嗓子比父亲亮,身段也好。项海说,如今的角儿,再没有像当年那样出众的了,总是少了些什么,也是世道的缘故,能出电影电视明星,却出不了拔尖的名角儿。

    项忆君有天赋,没受过专业训练,单靠父亲的指点,小学时便得了全市京剧票友赛儿童组的冠军。上台领奖时,主持人问她长大了要做什么,她想也不想,便回答说“名角儿”。

    项忆君母亲死得早,舅舅心疼外甥女,便常过来看她。舅舅是生意人,见的世面多,眼界也宽。高考前一个月,项忆君把填好的志愿给父亲看。那天舅舅也在,一见志愿表,便跳起来“帮帮忙,唱戏会有什么出息,有几个唱戏唱出名堂的——你爸爸唱戏,你也唱戏,你看看你爸爸,就晓得唱戏好不好了!到了紧要关头还是要看看外面的世界——都变成什么样了,你还以为是戏里的世界呢!”舅舅确实是为项忆君好,以至于到后来都有些失言了。项海没作声,端起桌上的茶,掀开盖、轻轻撇去茶沫,吹了吹。不喝,又放下了。

    那天晚上,项海没有睡觉。房间的灯始终是亮着。关着门,烟味却还是源源不断地飘出来。项忆君也是一直睡不着。

    第二天,父亲让项忆君把志愿改了——改成工商管理专业。那日,项忆君第一次看到父亲竟忘了刮胡子,胡碴密密麻麻,一直延伸到两颊。父亲长长地叹了口气,“哎——”,转身进屋了。

    项忆君穿上海关制服,在父亲面前一站,项海朝她的肩章看了又看,半晌,才道:“女孩子穿这身衣服,有些武气。”

    项忆君说:“是刀马旦的路子。

    项海笑了笑,不吭声了。

    日子一天天地过。项忆君还是爱唱戏,每天总要抽个半小时,让父亲指点。这半个小时,与另外二十三个半小时,像是隔着几个世纪。项忆君知道,这半个小时,她其实是梳着髻化着油妆呢,水袖舞得花团锦簇,周围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会儿“待月西厢”,一会儿又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这半个小时,比那二十三个半小时都要精彩,是点睛的一笔。

    舅舅给项忆君介绍过一个男朋友,在会计事务所上班,父母都在国外,家里条件不错。项忆君和他谈了半年,感觉还行,他父母专门从国外飞回来看准儿媳。见面那天,小伙子的母亲随口问了声“平常有什么爱好 ”,项忆君答道“唱戏”。两个老人倒有些意外了,说,那就来一段好不好?项忆君便演了一段“贵妃醉酒”。

    唱到最后,不知不觉竟落下泪来,眉眼间说不尽的缱绻情意。两个老人看得呆了,半晌,才鼓起掌来。项忆君以为给他们留了好印象,谁晓得过了两天,小伙子跑来说——我爸妈讲你身上有股妖气,不像好好的女孩子。项忆君是第一次被人这样说,委屈得回家就哭倒在床上。

    半晌,项忆君不觉唱起:“原来姹紫嫣紅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父亲在门外,举起一只手,眼神一挑,轻声……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项海从小研习京昆,早年是剧团的台柱,即使后来赋闲在家也常常自己唱戏,唱戏已然从职业变成了他的生活方式。 B . 项海每次在家唱戏都“拉上窗帘”“声调压得有些低”,均说明了他离开舞台后,对自己的表演水平已经不自信了。 C . 小说中对“舅舅”的身份介绍及其语言描写,既写出了“舅舅”的庸俗精明,又自然地点出了项海父女生活的社会环境。 D . “准公婆”欣赏项忆君唱了“贵妃醉酒”之后,“看得呆了,半晌,才鼓起掌来”可见他们十分赞赏项忆君的非凡唱功。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项忆君长期浸润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其审美品位决定了流行歌曲被她比喻成“嘴里的话梅”,戏曲则被比喻成“泡得酽酽的茶”。 B . “顶海端起桌上的茶,掀开盖,轻轻撒去茶沫,吹了吹。不喝,又放下了”说明舞台动作已深深融入其生活,也展现了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C . 小说运插叙手法交化项忆君跟父亲学戏的,不仅表现出项忆君的戏曲表演天赋及父亲对她的影响,也更加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与主题。 D . 小说既背造了浓浓的诗意氛围,也透露出淡淡的哀伤忧愁,更借这对父女的生活际遇对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下社会中的存续问题进行了反思。
    3. (3) 小说的开头与结尾引用了我国昆曲《牡丹亭》经典唱词,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好处。
    4. (4) 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故事离不开冲突。请谈谈你对本小说中“冲突”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 3. 古代诗文阅读

    秦王世民至高墌,仁果使宗罗睺将兵拒之。罗睺数挑战,世民坚壁不出。诸将咸请战,世民曰:“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之。彼骄我奋,可一战而克也。”相持六十余日,仁果粮尽,其将梁胡郎帅所部来降。世民知仁果将士离心,命行军总管梁实营于浅水原以诱之。罗睺大喜,尽锐攻之。梁实守险不出,罗睺攻之甚急。世民度贼已疲,谓诸将曰:“可以战矣!”使右武候大将军庞玉陈于浅水原,罗睺并兵击之,玉战,几不能支,世民引大军自原北出其不意,罗睺引兵还战。世民帅骁骑数十先陷阵,唐兵表里奋击,罗睺士卒大溃。世民帅轻骑追之,窦轨叩马苦谏曰仁果犹据坚城虽破罗睺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世民曰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遂进仁果陈于城下,世民据泾水临之,仁果骁将浑幹等临阵来降。仁果惧,引兵入城拒守。日向暮,大军继至,遂围之。仁果计穷,已酉 , 出降。诸将皆贺,因问曰:“大王帅骑直造城下,众皆以为不克,而卒取之,何也?”世民曰:“罗睺所将皆外之人,将骁卒悍;吾特出其不意而破之,斩获不多。若缓之,则皆入城,仁果抚而用之,未易克也;急之,则散归陇外。高墌虚弱,仁果不暇为谋,此吾所以克也。”众皆悦服。上遣使谓世民曰:“薛举父子多杀我士卒,必尽诛其党以谢冤魂。”李密谏曰:“薛举虐杀不辜,此其所以亡也,陛下何怨焉?怀服之民,不可不抚。”乃命戮其谋首,余皆赦之。上使李密迎世民于豳州,密自恃智略功名,见上犹有傲色。及见世民,不觉惊服,曰:“真英主也!不如是,何以定祸乱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窦轨叩马苦谏曰/仁果犹据坚城/虽破罗睺/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世民曰/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 B . 窦轨叩马苦谏曰/仁果犹据/坚城虽破/罗睺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世民曰/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 C . 窦轨叩马苦谏曰/仁果犹据/坚城虽破/罗睺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世民/曰/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 D . 窦轨叩马苦谏曰/仁果犹据坚城/虽破罗睺/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世民/曰/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王:最初是周代诸侯秦国的君主,后世也有多人受封或自立为秦王,如李世民。 B . 轻骑:骑指骑兵,古代作战,一人一马为一骑;轻骑指骑兵数量少,战力不强。 C . 己酉:“己”为天干名,“酉”为地支名,干支结合可记年、月、日,这里是记日。 D . 陇:这里指陇山,在现甘肃、山西交界的地方。现在的“陇”可用作甘肃的简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世民到达高墌时,罗睺多次挑战,李世民因为军队刚吃败仗士气不高而坚守不出战,他想等到士气振奋时,趁敌人骄傲轻敌而战胜敌人。 B . 李世民先是相持几十天不出战,使敌人城中粮尽,然后趁敌方将士离心之时命梁实在浅水原扎营诱敌,敌人进攻,梁实却不出战,而是等敌人疲惫之时再出战。 C . 庞玉差点抵挡不了罗睺时,李世民出奇兵,从浅水原北面出其不意攻打罗睺,与庞玉里应外合击溃罗睺,罗睺溃败后,李世民又迅速追击。 D . 皇上派人告诫李世民杀光薛举的同党以向死去的冤魂谢罪,李密反对,认为应该安抚归顺的人,于是李世民下令只杀主谋,赦免了其他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仁果陈于城下,世民据泾水临之,仁果骁将浑幹等临阵来降。

      ②大王帅骑直造城下,众皆以为不克,而卒取之,何也?

    5. (5) 请概括“罗睺士卒大溃”之后李世民“帅轻骑追之”的原因。
  • 4. 诗歌鉴赏

    谢柳太博惠鹤

    范仲淹

    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讵敢轻?

    万里华亭思去伴,千年辽海识归程

    鸡群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

    独爱九皋嘹唳好 , 声声天地为之清。

    [注]①辽海,指辽东,《搜神后记》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②九皋,深远的水泽淤地,《诗经·鹤鸣》中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之句。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友人柳太博赠仙鹤并附新诗一首,诗人为表达谢意,作本诗以回赠。 B . 以“仙标”称颂鹤超凡脱俗的风姿,表现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珍视。 C . “万里”“千年”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深化了柳太博对鹤的思念之情。 D . 鹤鸣声声嘹亮,天地为之一清,诗人以此寄寓了对高远志向的追求。
    2. (2) 诗歌的第三联用典,反用其意,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表现人们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2. (2) 《离骚》中,写屈原看到草木零落,感慨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的句子是:“。”
    3. (3) 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
    4. (4) 《蜀相》中的“”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5. (5) 《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两句,写达官贵人愿将好景画成图本献给朝廷,向同僚夸耀,从侧面烘托出杭州之美。
    6. (6) 《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
    7. (7) 《登快阁》中“  , 。”一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8. (8) 《临安春雨初霁》中,“  , ”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更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
三、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2小题,1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热爱运动的你,懂得怎么喝水吗?漫画家高木直子在绘本中多次提及“我最期待跑完后能畅饮啤酒”。不少人会觉得在运动产生的各种“爽”之中,           。这种感受并不意外,因为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消耗大量的糖分和水分,每个毛孔“嗷嗷待水”,缺啥补啥,喝水本身就会带来一种被满足的“爽感”。

    ​       除了补充人体因为运动丢失掉的水分外,          。首先,水可以调节人体温度,平衡肌肉剧烈收缩后所产生的大量热量。而且,水还可以将营养物质和废弃物输入、输出细胞,“能载也能覆”,促进新陈代谢。不过,我们在运动后饮水时,           :冰水灌溉和一次性牛饮。

    ​       运动后如何科学饮水?了解误区后需要牢记两个原则:一是水温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冰,最好在20到22摄氏度之间;二是运动前1小时可补充不超过500ml的水让身体逐步适应,运动过程中可每15分钟补充150ml左右的水,运动结束后再适度补充500ml左右的水。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梳理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相关语句,完成关于“运动后科学饮水”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8个字。

四、写作(60分)
  •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21年《钱氏家训》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钱氏家训》流传一千三百余年,全文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篇章,突显“善事国家、重德修身、崇文尚学”三大核心价值,其中尤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最为世人称道。千百年来,钱氏家族人才辈出,钱穆、钱基博、钱钟书等国学大师埋首深研中国传统文化,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科学家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呕心沥血。

    上述材料富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