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5-31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雅斯贝尔斯曾这样描述技术化的生活:“这样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在个人直接的现实的周围世界中不再有任何东西是由个人为了他自己的目的而制造、规划和形成的……连住所本身也是机器的产物。环境变得非精神化了。白天的工作自行其是,不再组合到公认的生活要素中去——所有这一切,可以说,使人失去了他自己的世界。”而数字化作为技术本身很有可能将这种“时候”变成现实,现如今不仅人们生活的外部条件正越来越被网络的力量决定,而且网络化趋势对人们既往生活的干预程度和范围也正在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

    从当前人类社会的交往看,支付宝、E-mail、QQ、微信、“脸书”等,作为人类游走于“现实”与“虚拟”的交往工具,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类的交往生活正在被数字化决定和取代。具体来讲,数字化的超越性不仅促使人类沉浸于感觉的体验之中,而且由之延展到现实生活,并直接改变了人类的日常生活规则。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例,传统的“现金交易”逐步被“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取代,书信往来,朋友聊天逐步被“微信视频”替代,甚至连升学面试、公司考核等也开始在虚拟的网络中尝试、推广。这些感觉体验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侵蚀了日常生活的规范、原则。

    从人的本性看,数字化使得“人性”降格为“履行”生活职能的“物性”。技术化生活秩序中的人只是作为“我们”而生存着,“劳动与快乐的分类使生活丧失了其可能的严肃性,公共生活变成了单纯的娱乐,私人生活则成为刺激与厌倦之间的交替”,生命变成了单纯的职能,失去了历史的特征。数字化作为技术,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这样的一面。表面上看,人们沉浸于数字化的享受之中,支配并控制着数字化,使之服务于人类的工作、学习等日常生活。个人失去了个性和主体性,人们被抛入数字化的生活中,并成为单纯“履行”职能的“我们”或“常人”。

    为了将人从数字化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张力中拯救出来,推动数字化技术的人性化与生活化日显必要。从人性化的层面讲,数字化作为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可以帮助人,也可以扼制人。对此,人们一方面应该抛弃那种隔离,反对数字化技术的极端幻想,适时、适地、适宜地将数字化技术用于服务人,合理地利用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创造性空间。另一方面,应该坚守对于数字化技术的本质识见,在其中融入人文精神。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既不是“非人性”的发展,也不代表人性的最高成就。相反,数字化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诸多局限性。对此,人们应该把数字化技术从世俗化、工具化、万能化的识见中剥离出来,彻底埋葬那种美化、神化、崇拜数字化技术的思想与行为,对数字化技术做出人性化的“控制”。

    从生活化的层面讲,数字化技术只有抓住“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使数字化技术契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契合人文精神时代特征的技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紧紧抓住数字化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围绕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人民需求,为公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前瞻性地应对数字化时代的安全、发展、权利,伦理等层面的诸多挑战,使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愈来愈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编自赵建超《数字化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张力》)

    材料二:

    传统手工艺是以人类手工技艺制作的具有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它是对本民族生活状态的体现,是生活与技术的融合。近年来,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保护者们更加注重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等科技手段去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而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性信息处理技术,结合虚拟穿戴设备可在真实的空间中构建一个虚拟场景,将虚拟与现实连接,从而增加受众的感官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加入,将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播提供新的方式。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体系,主要从数据信息获取、模型构建、沉浸式体验到最后的传播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构建,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资源得到全方位保护。在对传统手工艺的虚拟构建中,首先需要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获取。在传统手工艺中,需要对传承人,手工技艺、工艺作品,文化地理环境、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数字化获取,在兼容原有数据形式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进行读取。在获取大量的数据后,通过三维建模的方法进行虚拟对象的构建。通过对各种濒危、易逝的手工艺进行有效的数据获取,构建虚拟空间模型,实现手工艺高精度和永久性的生成与数字化保护,并结合三维显示和传感技术实现交互式的感官体验等功能。以剪纸手工艺为例,首先需要从原材料数据库获取纸张种类、纸张颜色以及辅料信息等数据,再从工具数据库中获取剪纸工具如剪刀、砖头、木棍、砂轮等数据信息;另外还有包括剪纸工艺的数据化记录,如准备与设计,画图与剪制、剥离与装裱等,其中每道工序又包含着具体制作信息与对应数据库。将以上这些数字化信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生成虚拟立体空间后,便可以通过三维虚拟展示的形式进行有效的传播。

    (摘编自罗璇《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雅斯贝尔斯曾经描述的技术化生活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B . 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感觉体验已不能满足人类,因此数字化开始向人们的现实生活延展。 C . 人们依赖数字化技术,享受着数字化带来的便利,这让人们在工作中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 D . 数字化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其正面影响,我们对数字化的发展应持批评态度。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化技术不仅影响人们生活的外部环境,还对人们的既往生活造成了干预,这种干预程度越来越深。 B . 传统手工艺是对本民族生活状态的体现,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实现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C . 在对传统手工艺的虚拟构建中,首先要获取相关数据,然后在沉浸式体验的基础上完成模型构建。 D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所构建的保护体系,不仅适用于剪纸艺术,对其他手工艺的保护同样有借鉴作用。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够体现数字化技术“侵蚀了日常生活的规范、原则”的一项是(   )
      A . 人们去医院看病不会扫码,不会用就诊卡自助充值,影响了就医。 B . 小王去银行办理业务,由于人脸识别不成功,不能及时办理业务。 C . 物业人员在微信群里发了停水通知。李大妈不会操作手机,没有收到通知。 D . 在机场,人们没有通过安检就不能登机,需要按机场的规定行事。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请根据材料一,谈谈手工艺人在传统手工艺数字化进程中如何避免数字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 2. 现代文阅读Ⅱ

    一位老人的讲述

    迟子建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狗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我们这个乌力楞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来到激流乡,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东西,然后再回到山上。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两年前,达吉亚娜召集乌力楞的人,让大家对下山做出表决。她发给每人一块白色的裁成方形的桦树皮,同意的就把它放到妮浩遗留下来的神鼓上。神鼓很快就被桦树皮覆盖了,好像老天对着它下了场鹅毛大雪。我是最后一个起身的,不过我不像其他人一样走向神鼓,而是火塘,我把桦树皮投到那里了。它很快就在金色的燃烧中化为灰烬。我走出希楞柱的时候,听见了达吉亚娜的哭声。

    安草儿不像别人把桦树皮恭恭敬敬地摆在神鼓上,而是在走出希楞柱时,顺手撒开,就好像一只飞翔的鸟,不经意间遗落下的一片羽毛。谁都知道,他不明白大家在让他做什么事情,他只是想早点把桦树皮打发掉,好出去做他的活计。安草儿喜欢干活,那天有一只驯鹿的眼睛被黄蜂蛰肿了,那时他的心里只有驯鹿的那只眼睛。

    激流乡新上任的古书记听说我投了反对票时,特意上山来做我的工作。我为他唱了一首歌,那是流传在我们氏族的葬熊的神歌:

    熊祖母啊,

    你倒下了。

    就美美地睡吧。吃你的肉的,

    是那些黑色的乌鸦。

    我们把你的眼睛,

    虔诚地放在树间,

    就像摆放一盏神灯!

    营地虽然只有我和安草儿了,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的。

    我坐在狗皮褥子上,守着火塘喝茶。以往我们搬迁的时候,总要带着火种。达吉亚娜他们这次下山,却把火种丢在这里了。没有火的日子,是寒冷和黑暗的,我真为他们难过和担心。但他们告诉我,布苏的每座房子里都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可我想布苏的火不是在森林中用火镰对着石头打磨出来的,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那样的火又怎么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呢!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安草儿进来了,他又往火上添了几块柴火。这团母亲送我的火虽然年龄苍老了,但它的面容却依然那么活泼、青春。

    我走出希楞柱。混合着植物清香气息的湿润的空气,使我打了一个喷嚏。这个喷嚏打得十分畅快,疲乏一扫而空。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月亮下面,是通往山外的路,我满怀忧伤地看着那条路。安草儿走了过来,跟我一起看着那条路。那上面卡车留下的车辙在我眼里就像一道道的伤痕。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跟着,我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的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木库莲回来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

    (节选自《额尔古纳河右岸》,有删改)

    [注]①题目为编者加。“一位老人”即文中的“我”,是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妻子。②安草儿,老人的孙子。③达吉亚娜,老人的女儿。④希楞柱,鄂温克人住的圆锥形的帐篷。⑤木库莲,一头白色驯鹿。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作者认为这是因为雨和雪也跟老人一样,慢慢老了,所以,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 B . “安草儿不像别人把桦树皮恭恭敬敬地摆在神鼓上”说明他从没把这件事当作一件重大的事来做抉择。他纯真善良,真心喜爱大山里的生活,真诚关心驯鹿。 C . 老人为古书记唱的那首葬熊的神歌里,有对熊的感恩与谢罪,也有对熊的虔敬与推崇这是图腾崇拜观念的一种体现。 D . 通过老人的讲述,我们可以感受到鄂温克人在与现代文明抗争的历程中显示出的坚韧、悲悯与无奈。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中说“我等来的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用比喻的方式揭示出现代文明在经济大发展背景下涌入鄂温克族,给其带来的巨大冲击。 B . 第三段中老人用一组排比,说自己离开大山,会耳聋,会眼瞎,会不能喘气,既表达了她坚守大山的决心,也说明老人与外面世界脱节,难以适应新时代的生活。 C . 老人在述说中多处用对比来表达内心的悲怆,譬如:以往的下山有去有回,这次的下山有去无回;山上的火让人心、眼明亮,布苏的火却没有生命与灵魂。 D . 结尾处的木库莲在月夜中回归,地上的白色驯鹿与天上的淡白月亮浑然一体,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手法,场景纯粹温馨,折射的是作者悲悯的情怀。
    3. (3) 小说特意选用一个90岁的老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可谓匠心独具,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好处。
    4. (4) 迟子建借老人之口在小说中说“这是一个我满意的苍凉的自述”,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中“苍凉”的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一)

    陵字少卿,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武帝以为有广之风 , 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不见虏,还。天汉二年,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是时,陵军益急,匈奴骑多,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后救,射矢且尽,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遂遮道急攻陵。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遮虏鄣者相待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去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选自《汉书·李陵传》)

    (二)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注] , 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

    (选自《汉书·苏武传》)

    [注]在桓公与鲁庄公订立盟约时,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归还侵占的鲁国领土。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遮虏鄣者/相待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 B . 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遮虏鄣者相待/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 C . 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遮虏鄣者相待/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 D . 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遮虏鄣者/相待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广之风,李广的风范。李广曾多次抗击匈奴,保卫国家,被称作“飞将军”。 B . 单于,意为广大之貌。是我国古代中原人对匈奴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用称呼。 C . 戟,古代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兼备直刺、旁击,横钩的作用。 D . 卒,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大夫之死称为“卒”,士之死称为“不禄”。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陵受诏前往与匈奴作战,先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两千余里察看地形,后又率五千步兵前往浚稽山扎营迎敌。 B . 李陵作战勇敢,虽受匈奴骑兵多次围攻,但他率领军队出击,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匈奴难以取胜,准备撤兵。 C . 李陵的军队陷入绝境,但他对生擒单于很有把握,于是黄昏后独自身穿便衣出营前去,结果出乎意料,竟然没有成功。 D . 李陵在饯别苏武归国时,向其表明自己原想以曹沫之事为榜样,委身诈降,以此接近单于,孤身涉险,誓还汉恩的心迹。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

      ②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5. (5) 李陵抗击匈奴失败的因素有哪些?请概括说明。
  • 4. 古代诗歌阅读

    舟至合江度周卿以诗相迓次韵

    魏了翁①

    雨满长空水拍畴,荔香松色倚江流。

    半窗灯火千年梦,万里风波一叶舟。

    谩道班卿若仙去,谁知谢傅正同忧。

    西归待我期相告,横被风师三日留。

    [注]①魏了翁,南宋诗人。宝庆元年,作者遭到诬陷,被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起复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此诗即作于此时。②班卿,指东汉班超。他平定西域,被封为“定远侯”。③谢傅,东晋谢安。在涨水之战中,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使晋朝得以存续。死后追赠太傅,后人称其为“谢傅”。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卿得知诗人在合江度上岸,特意来江边等待,诗人先写此诗相赠,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B . 首联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写漫天的大雨,江里浪涛汹涌;江岸生长着带有清香的荔枝,树色苍翠。 C . 颔联第一句是说自己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依然不忘理想;第二句则是说自己远道而来,以舟自喻。 D . 尾联两句诗人告诉朋友此次西来因为大风晚到几日,下次再来会提前告诉自己的朋友,免得让朋友白等几天。
    2.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屈原《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德行高尚却遭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两句是“”。
    2. (2) 李白《蜀道难》中“”两句,用神话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开辟山路的艰辛。
    3. (3) 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衬,杜甫《蜀相》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太空环境复杂,①真空、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恶劣环境因素让航天员时刻面临巨大风险。对空间站进行②维修、升级 , 离不开航天员出舱到太空进行舱外活动。太空出舱是航天员在太空活动的必备“技能”。航天员被重达100多公斤的舱外服严严实实地裹着,舱外服(    ),它能够最大限度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顺利完成在太空的出舱任务。

    比黄金还贵重的“飞天战袍”,工艺上复杂且精密,制作研发更是精益求精。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开发的“飞天”舱外服完成出舱活动首次任务,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在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针对空间站任务出舱活动需求,第二代“飞天”舱外服在过去研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要改进,③改变了结构设计,提高了服装使用寿命 , ④具有使用时间更长,安全可靠性更高、机动灵活性更好,测试维修性更强等特点。不断增强的舱外航天服研制能力,为我国航天事业坚实的奋进步伐写下生动注脚。

    1. (1) 文中画横线部分的顿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服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任务,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B . 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服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任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C . 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服完成出舱活动首次任务,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D . 穿着我国自主开发的“飞天”舱外服,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任务,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3. (3) 运用比喻修辞,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语句,并简要分析比喻句的妙处。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秋冬之际,树叶纷纷飘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落叶,。在福建厦门,落叶被清扫收集、转运集中后,经过粉碎、发酵等程序,会被制成肥料,用于城市绿化;在浙江舟山,枯枝等园林废弃物经切割、粉碎,与落叶一起成为有机肥,可用来种蘑菇……种种方式,既实现了落叶处理无害化,也让资源得以循环利用。

    落叶虽小, , 有处理的必要性。以北京为例,数据显示,全市各类林地绿地每年产生的园林绿化废弃物有500万吨之多。如何科学有效处理好大量落叶,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 就更能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期待更多类似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也期待这样的尝试越来越多。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那需要相关部门主动作为,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与更新,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 B . 那需要相关部门主动作为,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也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与更新 C . 这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需要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也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与更新 D . 这需要相关部门主动作为,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与更新,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木心,在狱中用白纸画钢琴琴键,弹无声肖邦;在污水泛滥的防空洞内用检查材料的纸写诗;旅美多年却依然用最纯正深刻的国民作家文风写作。

    杨绛,她是“最才的女”,写剧本,翻译《堂吉诃德》,写《干校六记》,样样出彩;她也是“最贤的妻”,她对钱锺书说:“墨水洒了,我来洗。衣服破了,我来补。只要是你做不了的事情,我都可以学习去做好。”

    ……

    在当下的年轻人看来,这些民国的知识分子的举动不时髦,甚至还不那么入流,“但他们身上终究有着别样的魅力”。

    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