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科学中考模拟卷10

更新时间:2022-05-05 浏览次数:16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下·长兴开学考) 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与“地球是一个球体”有关的是( )
    A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2. (2022九下·舟山月考) 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装置

    物质

    温度(℃)

    酵母菌+葡萄糖+水

    25-30

    酵母菌+水

    25-30

    酵母菌+萄萄糖+水

    0-5

    酵母菌+萄萄糖+水

    95-100

    A . ①②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 B . 将③④重新置于25-30℃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 C . 在某一时间段①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 D . ①③④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 3. (2022·舟山模拟)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在找到要观察的物象后,通过调节②来使物像更清晰 B . 乙图消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② C . 丙图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 . 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 4. (2022九下·杭州月考) 关于温度、 比热容、 热量、 内能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内能多 B . 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 热量也有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转移 D . 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容越大
  • 5. (2022·舟山模拟)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有关生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输精管 B . 自然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内 C . 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自己的器官进行呼吸 D . 试管婴儿技术进行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 6. (2022八下·海曙期中) 如图所示,小聪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可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即可 B .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可将透镜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就能使像移到光屏中心 C . 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后,屏上能看到一个缩小的实像 D . 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若要在屏上继续成清晰的像,需换用焦距更长的凸透镜
  • 7. (2022九下·兰溪月考)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如图所示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 . 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C . 冰球在水平冰面滑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 .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 8. (2022九下·义乌期中)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降水和径流 B . 水蒸发过程中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 . 通过水循环海洋水可以转化为陆地水 D . 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地表蒸发量相等
  • 9. (2022八下·义乌开学考) 图片有助于知识的记忆。有关科学知识与图片对应错误的是( )

    A . ①中甲地在高气压控制下,会有晴朗天气,乙地在低气压控制下,会有阴雨天气 B . ②中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C . ③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D . ④中表示鸡蛋所受的浮力方向的是F3
  • 10. (2022八下·长兴开学考) 在膝跳反射试验中,若试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原因是( )
    A . 反射弧发生变化 B . 传出神经受阻 C . 感受器受到抑制 D . 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
  • 11. (2022九下·义乌期中) 车站“云防疫”闸机可以自动实现防疫码、身份证查验功能。当旅客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L亮起报警。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S3闭合,电机 M 启动,挡板打开放行。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22八下·浦江月考) 某“高能气”是近几年才上市的一种新燃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xHy。已知该化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 C9H2 B . C8H3 C . C3H8 D . CH4
  • 13. 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土壤应充分干燥 B . 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 C . 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 D . 干燥土壤时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
  • 14. (2022·金华模拟) 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酸反应,小金同学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装置,并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A试管溶液变红色,B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残留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

    A . 盐酸 B . 碳酸钠 C . 硫酸钠 D . 氯化钠
  • 15. (2022九下·舟山月考) 我们把一年中满月且最接近地球时又大又圆的月亮叫做“超级月亮”,今年超级月亮将发生在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如图表示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届时月球的位置将处于图中的(   )

    A . A位置 B . B位置 C . C位置 D . D位置
二、填空题
  • 16. (2021·浙江模拟) 某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近几年鸟叫声不知不觉多了起来,麻雀、家燕、喜鹊、黄鹂等随处可见。
    1. (1) 公园内所有麻雀个体的总和是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 (2) 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麻雀属于
    3. (3) 公园内动植物种类越多,该公园生态系统越。(填“稳定”、“不稳定”)
  • 17.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 (1) 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2. (2) 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 18. (2022九下·定海月考) 如图甲是一种安装在酒店里的双面镜子。一面是普通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图乙、丙分别是人站在镜面前相同位置时,使用不同镜面所成的像。

    1. (1) 乙图中的镜子为面镜;
    2. (2) 由图可知,人站在镜面前相同位置,面镜的视野范围大(填“平”或“凹”)。
  • 19. (2022八下·乐清月考) 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均填容器下的字母)。若C瓶中CO2和CO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CO2和CO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20. (2022九下·杭州月考) 过山车游乐园中常见设施,如图是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小金把钢球从斜轨A处由静止释放。钢球到达轨道最低点C处后,再沿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内侧经最高处D点,走完圆形轨道,再爬上斜轨到达E处并恰好静止。试帮他分析:

    1. (1) 从A处由静止释放钢球,达轨道最低点C处,此过程中钢球的动能;(填“增加”或“减小”)
    2. (2) 在A处由静止释放钢球,进入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内侧经最高处D点,轨道对钢球的支持力的方向是竖直(填“向上”或“向下”);
    3. (3) 把钢球放在与D处等高点B处由静止释放,钢球(填“能”或“不能”)达到圆轨内侧最高点D处。
  • 21. (2022九下·义乌开学考) 图甲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乙曲线(X、Y、Z)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 (1) 图甲中,淀粉经过①和②过程,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参与此消化过程的消化液是。   
    2. (2) 图乙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选填“X”“Y”或“Z”)。
  • 22. (2020九上·越城期末) 某伤员因失血过多被紧急送医,需要大量输血。
    1. (1) 人类的血型是一种性状,不同的血型是由不同的决定的;
    2. (2) 医生用A型标准血清给伤员验血时,伤员红细胞出现凝集现象;用B型标准血清验血时,伤员红细胞没有凝集。则医院须为该伤员输型血。
  • 23. (2021七上·武义期中) 小孩在自己做错事被家长知道后会感觉到紧张,这与人体的 系统有关,同时人也会感觉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起来。这体现了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呼吸系统和 系统的活动也会加强。可见人体内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24. 如图为四旋翼无人机,它的操控系统能够实现“一键起飞、一键返回、GPS悬停、规划航线自动飞行和自动跟踪”等功能,它的操控系统是靠传递信息的,无人机是利用电能来工作的,电能属于(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 25. (2022九下·兰溪月考)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煤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等物质,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来吸收二氧化硫,请将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2CaCO3+2SO2+O2 2CaSO4+2

三、实验探究题
  • 26. (2022七下·东阳月考) 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 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 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 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 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 (1) 为了验证猜想 1,应选用编号为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 2,应选用编号为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 (2) 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 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编号 G 处填上所缺数据。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mm2

      A

      60

      0.76

      F

      100

      1.02

      B

      60

      0.89

      G

      C

      60

      1.02

      H

      纤维

      100

      1.02

      D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100

      0.76

      /

      /

      /

      /

  • 27. 很多生活用品都可以成为科学实验的器材,譬如利用塑料瓶就可以完成许多实验。

    1. (1) 将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如图甲放置,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的关系。
    2. (2)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先取一空塑料瓶,分别在瓶侧壁的不同高度处扎两个小孔,把它放在水槽中,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利用塑料瓶你还能完成哪些实验?请写出一个实验名称及简单的思路 。
  • 28. (2022九下·兰溪月考) 小金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

    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甲“10Ω 2A”、乙“20Ω 1A”),导线若干。

    1. (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电路的连接。
    2. (2) 实验中小金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电表的指针始终处于图乙所示的状态,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3. (3) 排除故障后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丙的I﹣R图象,结论是
    4. (4) 在上述实验中,小金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为了完成实验,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移动(选填“A”或“B”),使电压表示数为V。
  • 29. (2022·慈溪模拟) 小宁同学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无叶绿体)、黑纸片、打孔器、白纸板、吸管、适宜浓度的酒精、碘液、回形针。

    实验步骤:

    ①将天竺葵放置黑暗环境中24小时。

    ②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上半部,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

    ③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A(黑纸片遮光的绿色部位)、B(未遮光的绿色部位)和C(未遮光的白色部位)各取一个叶圆片(如图所示)。

    ④把取下的叶圆片放入装有酒精溶液的试管中,水浴加热,脱色后在清水中漂洗。

    ⑤将3个叶圆片放在白纸板上,用吸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3个叶圆片上,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步骤④中将叶圆片放入酒精溶液中进行脱色处理的目的是
    2. (2) 小宁同学是根据作为观察指标来判断3个叶圆片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光合作用。
    3. (3) A和B进行对照的目的是,验证
    4. (4) 若实验结果叶圆片B变蓝,C(填“变蓝或不变蓝”),则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 30. (2022九下·舟山月考)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关闭K2、打开K1缓缓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再关闭K1

    步骤Ⅱ:点燃装置B、D两处的酒精灯;

    步骤Ⅲ:打开K2 , 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

    步骤Ⅳ:待装置B玻璃管中固体全部变色时,停止加热;

    步骤Ⅴ:……

    1. (1) 步骤Ⅴ的相关操作是
    2. (2) 装置A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B中有红色物质生成,而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个现象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是
    3. (3) 实验结束,称得铜12.8g,则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是g。
四、解答题
  • 31. (2021九上·临海期末) 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先将样品粉碎,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黄铜属于(填“金属材料”或“有机材料”)。
    2. (2) 样品中铜的质量是克。
    3. (3)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32. (2022八下·舟山期中) 随着家庭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的数据。如图所示,用电器R(阻值为44欧),电路中还有熔断电流为8A的保险丝。则:

    测量项目

    手和手之间电阻

    手与脚之间电阻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电阻

    完全干燥时

    200千欧

    300千欧

    8000千欧

    出汗或潮湿时

    1千欧

    1千欧

    10千欧

    1. (1) 一个全身潮湿的人,赤脚站在地上,由于不小心,手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是A,通过计算分析此时保险丝是否熔断
    2. (2)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第一时间,在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严禁直接用手去触及伤员。
    3. (3) 为用电安全,有的电热水器安装了防电墙。防电墙技术就是在电热水器内部形成永久性电阻,从而降低异常情况下经过人体的电流值。经过防电墙处理后,发生异常情况时,人体承受的电压约10V,如图所示,这就保证了人体安全。若人体的最大电组约为20兆欧,求防电墙的电阻大约是多少?
  • 33. (2022九下·舟山月考) 预防流感现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对空气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液能够迅速彻底地杀灭各种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和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某校决定放学后对全校教室、寝室全面消毒。小陈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二氧化氯消毒液(ClO2)1000 毫升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 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67.5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求:

    1. (1) 这 1000 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是克,其中含溶质二氧化氯 克。
    2. (2) 若将这 1000 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与 5000 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 (3) 欲配制 30 千克质量分数为 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千克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千克水?
  • 34. (2022九下·义乌期中)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更加重视家居环境的美化,如图甲是带有水温调节功能的家庭水族箱,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R1为阻值可调的电热丝,R2为阻值400Ω的定值电阻丝,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 (1) 当开关S1闭合,S2(填“a”或“b”)时,电路处于保温状态。当电路处于加热状态时,通电1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
    2. (2) 当电路处于保温状态时,若电路消耗的功率P=48.4W,则电热丝R1连入电路的阻值应为多少?
  • 35. (2021·婺城模拟) 科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有趣的玩具“水母精灵”(如图甲):只要用力挤压塑料瓶,“水母精灵”就会下沉;松开塑料瓶,它就会上浮;控制挤压的力度,它可以停留在瓶子中间。仔细观察发现,“水母精灵”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孔(如图乙);“水母”头部被分隔成上下两室,上室封闭有空气,两个小孔就在下室的侧壁,水可通过小孔进出下室。结合下图,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水母精灵”能上下浮沉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