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4月月...

更新时间:2022-05-09 浏览次数:43 类型:月考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古希腊人的商业活动需要他们共同生活在城市中,因此,他们只能算是“城里人”,而非像中国古代那样的“族里人”。这反映出当时两国(   )
    A . 从文明史观看所处时代不同 B . 政治统治目标有着明显区别 C . 在社会组织形式上存在差异 D . 都存在区域内权力独立现象
  • 2. 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晚期,雅典实行公益捐助制度,城邦公共服务费用主要由富有公民自愿承担,虽有人对该制度表达不满,但其仍长久存续。对该制度长久存续的合理解释是(   )
    A . 财产等级决定了公民义务 B . 抽签选举消弭了贫富鸿沟 C . 公民内部利益妥协的产物 D . 民主机制的发展尚未完善
  • 3. (2017·常德模拟) 在古代雅典和其他希腊城邦中,公民权与土地占有权是一致的。公民身份是占有土地的前提,而占有土地又是公民身份的基础。农民往往由于拥有一小块土地,才有资格成为城邦公民集体的一员。这说明(    )

    A . 农业是希腊城邦经济生活的重要部分 B . 外邦人可以购置土地获取公民身份 C . 继承土地的女性公民可拥有政治权力 D . 城邦公民权以土地多少为衡量标准
  • 4. 公元前554年,梭伦制定的法律规定:没有儿女的人可以把财产给自己属意的人,但他不允许无限制的、任何方式的赠与。允许只限于那些不在疾病、药物或监禁的影响之下,不受迫于无奈之下,或不在妻子劝诱之下所作的赠与。该法律条文旨在(   )
    A . 允许私有财产无条件的继承 B . 强调人权至上利益其次原则 C . 保护雅典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D . 通过诉讼程序关注弱势群体
  • 5. (2017高二下·梁河月考) 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与以选举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雅典人的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析里,选举所代表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贵族或精英政治,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是平等。”这一平等原则在雅典政治生活中主要体现为(    )

    A .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 . 实行抽签和轮流执政 C . 定期召开公民大会 D . 全面推行陶片放逐法
  • 6. (2019高一上·泗县月考) 雅典公民大会时间长短不定,处理例行公事仅需一个上午,较大议案可能要拖一天。至于难以抉择的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常需召开多次会议才能决定,占用较长时间,降低了公民的参政热情。为鼓励低等级公民积极参政,伯里克利采取的举措是( )
    A . 成立五百人会议 B . 发放津贴 C . 公民大会经常化 D . 设立陪审法庭
  • 7. 公元前3世纪,法学家对在任法官和执政官遇到的法律问题予以口头解释和答复,这些意见常被审判人员采纳,作为办案依据。罗马帝国时期,一些权威法学家的解答被赋予法律效力。罗马法学家的法律解释(   )
    A . 充分发扬了社会民主 B . 破坏了立法的严谨性 C . 丰富和发展了罗马法 D . 使法律适用范围扩大
  • 8. (2019高一上·合肥期中) 万民法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这部法律(    )
    A . 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人 B . 提高了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 C . 是罗马疆域扩大后的选择 D . 适应了罗马共和国的发展需要
  • 9. (2017·咸阳模拟)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说:“通过合意缔结契约之债是因为,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这种交易也可在未出席者之间缔结”。这反映了当时罗马法(    )

    A . 重视保护居民的意愿 B . 突破了形式主义的束缚 C . 注重对法律追本求源 D . 二元法律体系最终消亡
  • 10. (2017高一上·西宁月考) 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作出这一评价主要依据是,罗马法(    )
    A . 在法律上保护了财产私有权 B . 保证了公民政治上的参政权 C . 蕴涵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D .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 11. 罗马《民法大全》规定,“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把妇女关进监狱,如果妇女被指控犯有严重的罪行,她将被送进修道院”。这说明罗马《民法大全》(   )
    A . 更加注重保护女性的权利 B . 重视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C . 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D . 追求自然法提倡的基本理念
  • 12. 19世纪早期,以圣西门、欧文为代表的欧美知识分子,在讴歌工业革命的同时,强烈批判私有制、主张公有制,但他们从未认真考虑过如何改造现实社会的问题。这反映出(   )
    A . 空想社会主义具有时代局限 B . 私有制是阶级压迫的根源 C . 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变革 D . 工人运动亟需科学的理论
  • 13. 《共产党宣言》指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材料可以说明(   )
    A . 这一论述从根本上揭示了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 B . 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C . 商业资本主义发展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 D . 世界市场形成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 14. 1908年3月,在纪念巴黎公社起义37周年国际大会上,列宁作了关于公社意义的报告,指出公社的失误在于一是没有“剥夺剥夺者”,二是对敌人过于宽大。据此,列宁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   )
    A . 无产阶级革命的各项条件并不具备 B . 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 C . 巴黎公社未实行彻底的无产阶级专政 D . 巴黎公社颁布的措施太激进
  • 15. 巴黎公社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在其信件中说“我们每天收到大批口头和书面的建议,其中有些是个人提出的,有些是在俱乐部或国际支部通过的。这往往是一些很好的建议,应该提交公社审查。"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 . 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政权 B . 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 C . 让民众直接管理公社事务 D . 践行了“主权在民"理念
  • 16. 下表为1917年2-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的变化。这可用来说明(   )

    时间

    2月

    4月

    8月初

    1ǖ月初

    党员人数

    约23000人

    10万人

    24万人

    35万人

    A . 社会主义革命已深入人心 B . 资产阶级丧失了执政地位 C . 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发展 D . 武装夺权的条件已经成熟
  • 17. 十月革命后,列宁通过“文化下乡”,引导文化人才到农村教授知识,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同时,还适时对农民进行政治教育和政治宣传,这一做法(   )
    A . 确立了苏俄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导地位 B . 推动了苏俄国内工农联盟的快速形成 C . 增强了农民保卫新生政权的自觉意识 D . 凝聚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
  • 18. 图3为1920年苏俄政府发行的10000卢布结算票,票面上用俄、中、英、法、德、意、阿拉伯等七国文字标注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其中中文译为“全方贫工之联合”。这反映了(   )

    A . 苏俄希望获得世界各国援助 B . 革命政府的示范作用 C . 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 苏联革命的世界意义
  • 19. 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周朝都城采取“左祖右社”的布局,“祖”为宗庙,是供奉周王室祖先的地方,“社”为社稷,是国家举行大典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   )
    A . 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 B .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 C . “君权神授”思想萌芽 D . “天人合一,时空一体”的哲学思想
  • 20. 下图为《秦国国君世系图》(部分)

    据此可以判断,战国时期( )

    A . 分封制遭到破坏 B . 宗法制遭到破坏 C . 礼乐等级制度森严 D . 出现官僚政治雏形
  • 21.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中提到:(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径渭分明。从“共主”到“独制”的变化说明(   )
    A . 此后宗法血缘关系已经消失 B . 社会政治体制发生根本异变 C . 西周王权势力不断衰微崩溃 D .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变化
  • 22. 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制度。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这一制度(   )
    A . 实现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 B . 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 . 降低了官僚集团的行政效率 D . 有效制约了君主权力
  • 23. 睡虎地秦简中的《行书律》规定:“凡是命书(诏令)及紧急文件,都要立即递送;非紧急要件也要在当日送出,不得积压,否则按法律论处。”这些规定(   )
    A . 开创了行政管理新模式 B . 加速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C .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 . 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 24. 下述著作所引,反映了秦汉时期(   )

    秦始皇碑文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

    西汉扬雄《甘泉赋》

    “东烛沧海,西耀流沙,北晃幽都,南炀丹崖”

    东汉王充《论衡》

    “今上即命,奉成持满,四海混一,天下安宁”

    东汉张衡《应间》

    “今也皇泽宣洽,海外混同,万方亿丑,并质共剂”

    A . 辞赋体裁文学作品的兴盛 B . 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C . 专制主义政策渐入人心 D . 大一统的文化观逐渐形成
二、非选择题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西周时期,“其王朝会,必陈设仪仗,奏国乐”,而且不同等级、不同场合所演奏的“国乐”有着严格的规定。作为一种宫廷的仪式音乐,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礼崩乐坏”,但却随着皇权不断强化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效仿和传衍。魏晋南北朝时期,“谣俗”和“四夷杂歌”成为宫廷音乐的重要来源。两宋时,大量民间歌伎、乐工成为宫廷乐师,使统治者参照“雅正之乐”的标准,作出形式和内容上的规范和取舍。明清时期的“国乐”则都交由道士或僧人主持演奏,以满足统治者利用宗教祈福的要求。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乐”应该是体现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国歌”就是最典型的表现。

    ——摘编自洪学明《论术语“国乐”》

    材料二  《马赛曲》(1792年诞生,1795年被定为国歌):“前进!法兰西祖国的男儿,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压迫着我们,祖国大地在痛苦呻吟……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决心要为它而战斗!”

    《国际歌》(1871年诞生于巴黎公社失败后,1917年后被苏联定为国歌,1944年被定为苏联共产党党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诞生,1949年被定为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摘编自百度百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国乐”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首国歌,分别分析其创作的历史背景。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卫城公元前800年便已修建,但一度被入侵的波斯人摧毁,到希波战争(公元前500—公元前449)胜利,是否重建卫城这一问题摆在了伯里克利面前。但这项宏伟计划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必须经过公民大会的批准。

    ——摘编自周冉《雅典卫城:诸神杰作的当代命运》

    材料二  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民族节日尤其是那些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大会,都对古希腊的社会、宗教和文学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还促进了交流和贸易……与此同时,它们还让人们的行为举止变得温和,将人们的思想从建立军功中抽离出来,让国家从战争中获得喘息……通过所有这些方式,尽管他们从未将所有的城邦联合起来形成政治统一,但是他们却将社会、智识和宗教生活深深地印上了共同的特征。

    ——【美】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迈尔斯教授讲世界历史》

    1. (1) 指出材料一图中代表雅典卫城遗址的序号。结合所学,分析伯里克利时代卫城重建“必须经过公民大会批准”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对希腊社会的作用。并结合所学,指出奥林匹亚遗址的历史地位。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450年,罗马贵族和平民各推举5人组成十人委员会,赴希腊考察法制。在深入研究希腊法制的基础上,罗马终于制定出著名的《十二铜表法》,使罗马政治和社会生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到帝国时代的罗马的“和平时期”,政治稳定,农业、手工业、国内外贸易都极为发达,罗马人已经超越了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创造性的法律才干,在这一时期,罗马法学家工作卓越。在共和时期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需要,帝国又制定和颁布了适应罗马境内所有公民的法律。

    ——整理自《古罗马法律发展的思想历程》

    材料蕴含了罗马法发展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古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借鉴夏商以方国、部落为主的统治体制弊端的基础上,西周采取大量分封同姓为地方诸侯,将分封制和宗法制牢固结合在一起。无论同姓子弟还是异姓诸侯,接受了周天子的封赐后就成了“小宗”,而周天子则是“大宗”。用这种称谓意味着受封诸侯都被纳入了周王室的宗法网之中。宗族内部长幼、嫡庶和尊卑之别的“礼”成为了周的政治规范。

    ——摘编自李龙、李策《中国古代分封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比较研究》

    材料二  在春秋初期,楚、秦、晋等国已开始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其长官可以世袭。战国时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秦统一六国后,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全面推行郡县制,此时的郡县长官均不能世袭。秦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一郡管辖若干县。郡的行政长官为郡守,下置郡尉,辅佐郡守并掌管全郡的军事;又置监察史,掌管监察,为中央在地方上的耳目。县分大小,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县设县长,掌管全县事务,受郡守节制。

    ——摘编自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代分封制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