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训练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2-09-27 浏览次数:107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月(zhēnɡ)    和(cān)     翠(fěi)     水传(hǔ) B . 马(lǘ)       的(shì)     戏(zànɡ)    吞 (yàn) C . (huo) 汤 (chí) 嘟 (nanɡ) 堂大笑 (hōnɡ) D . 蓝(wǎ)       情(kuàng)    褛(jiān)      立(chù)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慷慨激昂   横行霸道     喜出望外   惊恐万分 B . 载歌载舞   负偶顽抗     嫣知非福   生死攸关 C . 顶礼膜拜   慌无人烟     众星拱月   天赖之音 D . 脱影而出   大名鼎鼎     惴惴不安  聚精汇神
  • 3. 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不能替代加点词的一项是(   )
    A . 一眨眼的时间,浪潮就涨了好几米高。(瞬间) B . 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破烂) C . 宁宁在这次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拔得头筹) D . 今天表演节目的清一色是女生。(通通)
  •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船上的人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 B . 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 C .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 D . 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
  •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树木花草在城市里的作用的确很大。

    ②“绿色卫士”还有助于保护土壤和建筑物,使他们免受阳光暴晒。

    ③ 树林能抗击风沙的侵袭。

    ④分布合理的树林和灌木丛,能大大减弱噪音,有显著的隔音效果。

    ⑤在炎热的夏天,小花园或树荫下的气温要比空旷处的气温低。

    A . ①③②④⑤ B . ①③④②⑤ C . ①④③②⑤
  • 6.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课文《北京的春节》中,作者使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如“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等词语,带有鲜明的口语化角色和地域色彩,令人倍感亲切。 B . 课文《腊八粥》中,人物的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焦急地向母亲询问道到与母亲讨价还价,再到看到锅里的粥时的惊讶,都表现了八儿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C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意思是:织女思念牛郎,一整天也没有写出一篇完整的诗文,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个不停。 D .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这是用问句的形式点出藏戏的特点带着面具演出。
  • 7. 根据提示填空
    1. (1) 写两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2. (2)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的 “”两句就表明了这一点。
    3. (3) 传说牛郎、 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 《迢迢牵牛星》一诗 中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诗句是:“” 。
    4. (4) 第一单元,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 欣赏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 的民俗风情画。老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在《元日》中的名句:
二、语文综合运用(共10分)
  • 8. 按要求变换句式
    1. (1)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 )
    2. (2) 花生仁儿的红色外皮没有了。  (改为拟人句)
  • 9. 【材料一】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 上网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的学生 聊天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医,查找资料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49.8% 29.1% 40% 58.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所包含的三条信息。

  • 10. 口语交际

    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请你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

  • 11. 名著阅读

    《骑鹅旅行记(节选)》一文中,”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他”抱住雄鹅的原因何在?

  • 12. 汉字书写

    把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端正、工整、美观地写在田字格内。

    悬灯结彩               翻箱倒柜    

三、阅读(共30分)
  • 13. 课内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1) 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2. (2) 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4. 课内古诗词阅读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 (1) 请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焜黄叶衰          老大伤悲

    2. (2) 诗歌中提到了昔日生机勃勃的树叶,在秋天枯萎,失去了活力,这样写是想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
    3. (3) 这首诗歌的点睛之笔是“”。
  • 15. 课内现代文阅读。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1. (1) 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光景:

      无暇顾及:

    2. (2)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3. (3) 试分析“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 (4) 请概括选段的主要意思。
    5. (5) 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 16. 课外现代文阅读。

    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 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 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 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 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 (1) 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涉及面之,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度端午节的
    2. (2) 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

      ①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去。

      (撑)

      ②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 , 指挥船只的进退。

      (摇摆)

    3. (3) 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 (4) 作者写龙舟竞赛的场面, 语言很精练,请你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当时的情形。

      ①正面描写龙舟竞赛时的激烈场面。

      ②通过观众的反应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

四、写作(40分,含书写分5分)
  • 1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这个寒假中在家一定尝试了很多事情吧,请选取你在寒假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