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漳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班物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08 浏览次数:10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他被称为电学中的牛顿,电流的国际单位用他的名字命名,这位科学家是(   )
    A . 安培 B . 伏特 C . 欧姆 D . 瓦特
  • 2. 虎年春节前夕,天问一号探测器从火星轨道传回一组自拍视频,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地面控制中心与“天问一号”进行通信联系,依靠的是(   )
    A . 红外线 B . 无线电波 C . 超声波 D . 次声波
  • 3.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来赞誉我国科技工作者。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霜的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液化 B . 汽化 C . 凝华 D . 升华
  • 4. (2021八上·松江期中) 住宅小区内的楼道灯,晚上通常是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它的声控开关的工作状态主要是依赖楼道内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声速
  • 5. 下列成语中对应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镜花水月 —— 光沿直线传播 B . 一叶障目 —— 光的反射 C . 海市蜃楼 —— 光的折射 D . 凿壁借光 —— 光的折射
  • 6. 图甲是北京冬奥会会徽,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展现出滑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图乙是我国运动员苏翊鸣参赛的情景,他在空中下落过程中(   )

    A . 动能增加 B . 重力势能增加 C . 惯性变大 D . 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 7. “估测”是学习物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估测数据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 . 体育测试用的篮球质量约为50g B .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C . 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D . 中学生的脉搏1s跳动次数约为60次
  • 8. 如图是某校门禁的刷脸机,师生通过“刷脸”进出校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刷脸机”的摄像头是凹透镜 B . 人在“摄像头”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C . “刷脸”的同学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 . 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小,需靠近“刷脸机”的摄像头
  • 9. 暑假期间,小雨家驾驶汽车去海边游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前进的动力,由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提供 B . 在海边闻到浓浓的海腥味,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 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沙子的内能 D . 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小
  • 10. 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 . 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上 B . 表面平滑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C . 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D . 经常使用的电风扇叶片容易“吸”附灰尘
  • 11. 下列实验揭示了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如图,工人师傅用两种不同的滑轮装置把同一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G < G),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 .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 F B . 工人师傅做的总功W > W C . 滑轮的机械效率η > η D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 s
  • 13. 物理学中我们用 , 来定义速度,匀速直线运动v虽然可由s、t计算,但与s、t无关。初中物理还有很多物理量也果用这种定义方法。下列物理量不是采用这种定义加法的是(   )
    A . 密度 B . 比热容 C . 热值 D . 电流
  • 14. 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00名演员挥动发光杆,发光杆一会发出绿光代表绿草,随后又发出白光组成蒲公英。据悉,杆上有两个开关:一个是总开关,另一个用来控制发出白光和绿光。下面哪个电路设计最能实现这一效果(   )
    A . B . C . D .
  • 15. 如图所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缓慢放入水中,从铁块下表面刚接触水面,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   )

    A . 铁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变大 B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一直变小 C .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持续变大 D . 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再不变
  • 16.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灯L1、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变小。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 . L1灯丝烧断 B . L2灯丝烧断 C . 导线b开路 D . 导线d开路
二、填空题
  • 17. 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里鼓车”。以车为参照物,车上木人是 的;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而发出声音。

  • 18. 小冬站在穿衣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若她靠近平面镜,镜中像的大小  。
  • 19. 漳州木版年画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时先将木板从地面搬到工作台这一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雕刻木板用的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  。
  • 20.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家锻炼身体的情景。锻炼时,以脚尖O点为支点,手臂弯曲、伸直交替进行。此时人体相当于 杠杆。若脚尖O离墙壁越远,手掌对墙壁的压力就越

  • 21. 如图甲是电阻A、B的I - U图像,B的阻值是 Ω 。按图乙将电阻A、B接人电路中,当通过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时,则电流表A1的示数是  A。

  • 22.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长方体物块A、B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且两液面相平,物块A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则物块A受到的浮力FF;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p

三、作图题
四、简答题
  • 25. 如图为我国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当“投球手”掷出冰壶后,冰壶在冰面上前行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用毛刷快速用力反复“刷冰”,引导冰壶前进。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1. (1) 掷出冰壶后,它为什么在冰面上还能继续滑行
    2. (2) 用力刷冰为什么可使冰壶滑行得更远
五、实验题
  • 26.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15°

    30°

    45°

    60°

    70°

    反射角

    15°

    30°

    45°

    60°

    70°

    1. (1) 将两块硬纸板A和B粘接起来,能沿ON折转,并将它们  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O点,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观察到反射光,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
    2. (2)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光反射时,  ;
    3. (3) 如图乙所示,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上半部分不能观察到反射光。这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人射光线和法线在  。

  • 27.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 (1) 实验时,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2. (2) 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
    3. (3) 小冬用该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线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温度  ;
    4. (4) 两次实验绘制的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 28.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 (1) 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N;
    2. (2) 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甲、乙、丙实验中均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A做  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 ,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3. (3) 甲、乙两图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4. (4) 甲图中,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增大,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将 
    5. (5) 实验后小组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冬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  。
  • 29. 小冬要用水和酒精配置浓度为75%,密度为0.87 g/cm3的消毒酒精,已知酒精密度为0.8 g/cm3 , 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符合要求,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将配制好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小冬按从大到小顺序将砝码放入右盘,当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
    3. (3) 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出了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m3
    4. (4) 如图丙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5. (5) 小冬配制的酒精密度为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活量的
  • 30. 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1A”。

    1. (1) 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电流变大)
    2. (2) 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要
    3. (3) 电路连接正确后,当电压表示数为2.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
    4. (4) 分析表中数据发现实验序号的数据不是本实验测得的,根据正确的数据可知待测电阻阻值为Ω;(结果保留1位小数)

      实验序号

      电压表示数U/V

      电流表示数I/A

      电阻R/Ω

      1

      0.9

      0.10

      2

      1.5

      0.16

      3

      2.0

      0.20

      4

      2.8

    5. (5) 若该实验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因缺少电压表,小组同学设计一种方案,电路如图丙所示,R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也测出了Rx的阻值。测量步骤如下:

      ①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I1

      ,电流表读数为I2

      ③待测电阻Rx=。(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六、计算题
  • 31. 如图为某国产新能源汽车,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司机与车的总质量为700 kg,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总重的0.1倍,匀速行驶18 km,所用时间0.5h。求:

    1. (1) 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2. (2) 司机和车的总重力;
    3. (3) 车匀速行驶18 km过程中牵引力做功。
  • 32. 闽南家有泡茶文化,“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为一体的茶道形式。如图是泡“工夫茶”用的电茶炉的电路图,已知额定电压为220V,R1 = 55Ω,R2 = 44Ω,水的比热容c = 4.2 × 103J/(kg·℃)求:

    1. (1) 用煮水壶将0.5 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所吸收的热量;
    2. (2) 只闭合开关S和S2时电路中的电流;
    3. (3) R1、R2同时正常工作1 min, 电路消耗的电能。
  • 33.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从最右端向左滑动到a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在图乙中绘制出电流表与两电压表示数关系的图像。求:

    1. (1) 由图乙可知当电流为0.2A时,小灯泡的电压为1V,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
    2. (2) 电源电压;
    3. (3) 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4. (4)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R=4Ω、小灯泡L消耗功率为P=3W时,电路的电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