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2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5-10 浏览次数:4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临清模拟) 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 . 分类处理垃圾,以节约回收资源 B . 践行低碳生活,以减缓“温室效应” C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 . 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以降低“白色污染”
  • 2. (2021·海门模拟) 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
    A . 塑料、合成纤维、合金是合成材料 B . 氯化钠、硝酸钾、纯碱是盐 C . 磁铁矿、二氧化锰、二氧化碳是氧化物 D . 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 3. (2021·启东模拟)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B .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C . 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 D . 锈蚀后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 4. (2021·启东模拟) 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验装置气密性    B . 倾倒液体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
  • 5. 小刘对某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 . NaNO3、AlCl3、HCl、ZnSO4 B . NH4Cl、K2SO4、KOH、Na2CO3 C . K2CO3、NaCl、KNO3、H2SO4 D . BaCl2、HCl、CaCl2、K2CO3
  • 6. 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 C、CO、 CO2    B . C、CO2、H2CO3 C . H2O2、H2O、O2    D . H2O2、H2、H2O
  • 7. 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C . 20℃时,向50g溶剂中加入20g的乙固体并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8.6% D . 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 8. (2021·启东模拟) Ⅰ是80℃含有120g水的NH4Cl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g NH4Cl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Ⅰ中溶质的质量可能大于65.6g B . 溶液Ⅱ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65.6:100 C . 溶液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7.2% D . 溶液Ⅱ→Ⅲ的过程中,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必定在40℃~60℃之间
  • 9. (2021·启东模拟)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N2中的少量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配制10%的NaCl溶液

    向盛有10g 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

    C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鉴别浓硫酸和蒸馏水

    打开瓶塞,观察是否产生白雾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已知:在650℃时,CuSO4分解为CuO与气体。在1400℃时,CuO受热发生如下反应:4CuO2Cu2O+O2↑,现将16gCuSO4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7.6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 . 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4:13 C . 剩余固体中含6.4g铜元素 D . 剩余固体用足量CO还原,可产生CO23.3g
二、填空题
  • 11. (2021·安丘模拟)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重要思维方式。
    1. (1) 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 (2) 如图是氧、硫、硒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填字母序号)。

      ②氧、硫、硒三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③画出O2-的结构示意图是

    3. (3) 2020年5月,科学家在Scienc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此“最简单”反应中, 表示H原子, 表示D原子。此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种,该反应可表示为:H +→ H2 +

    4. (4)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铁的价类图如图所示。

      ①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②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属于图中的(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某同学想用物质a制取物质b,设计了如图实验步骤:

      物质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溶液乙中的溶质一定有

  • 12.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 (1) 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2. (2) 当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铲除火场周围一定宽度的树木和杂草,形成一道“防火墙”,其原理是
    3. (3) 蒙阴奥德燃气公司给用户输送的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再生能源(填“可”或“不可”),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4) 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 
    5. (5) 皮蛋是大家喜欢的食品,但皮蛋往往带点苦涩的味道,这是因为它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因而吃皮蛋时,要加点(选填“米酒”“食盐”或“食醋”)以减少苦涩味。
    6. (6) 若要测定汶河河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填字母序号)

      A 紫色石蕊溶液

      B 无色酚酞溶液

      C pH试纸

三、综合题
  • 13. 现代工业上生产硫酸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发烟硫酸进入稀释室可得到不同浓度的硫酸。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沿容器壁缓慢地把,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 (2) 流程中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
    3. (3) 工厂制取硫酸主要用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作原料,在高温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一种能形成酸雨的气体和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小明想要制取大量的氢气,稀硫酸消耗太快,因此小明想要使用浓硫酸制取氢气,以达到少补充药品的目的,在实验中发现反应剧烈,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浓硫酸与锌反应并不会产生氢气,会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和锌的盐溶液生成。写出浓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有130g锌与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且反应后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与气体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1,则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总质量为g,参加反应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g。
  • 14. (2021·启东模拟) 在对三星堆考古挖掘中出土了许多青铜面具,这些面具表面都有一层绿色的铜锈[化学式为Cu2(OH)2CO3(碱式碳酸铜)],某学习小组对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1. (1) I、分析碱式碳酸铜的组成

      根据化学式可知,碱式碳酸铜中的阴离子符号为

    2. (2) Ⅱ、探究碱式碳酸铜与酸的作用

      (实验过程)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水,固体不溶解。继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得到蓝色溶液。

      (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的盐为(填化学式)。

    3. (3) Ⅲ、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的变化

      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并用于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

      图示加入样品和试剂,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固体变黑,U形管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仪器a的名称为

      ②已知黑色固体为CuO,写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 (4) 小明在对碱式碳酸铜粉末加热时发现,绿色固体先变成黑色,继续高温灼烧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气体产生,为弄清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 + H2SO4=Cu + CuSO4 + H2O。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I、Cu;     Ⅱ、Cu2O;     III、

    5. (5) (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灼烧后的红色固体2.72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并充分振荡,静置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减少

      2.72g红色固体一定有

      ②过滤、洗涤、干燥

      得红色固体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认为猜想Ⅲ正确,但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Ⅱ也有相同现象,所以如要确定2.72g红色固体成分,还需要补充的操作是,再通过计算得出论。

四、计算题
  • 15. 某固体物质中可能含有 NaCl、BaCl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校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其成分,取该固体物质 30g 完全溶于水中,测得溶液的pH 为 7,然后将 70g 某稀硫酸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的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 (1) 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化学式)。
    2. (2) 通过计算确定原固体物质中各成分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