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19 浏览次数:10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0·东莞模拟)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古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B .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C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2. 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
    A . 塑料、合成纤维、合金是合成材料 B . 氯化钠、硝酸钾、纯碱是盐 C . 磁铁矿、二氧化锰、二氧化碳是氧化物 D . 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 3.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18九上·玄武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塞紧胶塞    B . 吹灭酒精灯 C . 过滤    D . 贮存氧气
  • 5. (2021·朝阳模拟) 野炊时,小明发现木柴火焰很小,将木柴架空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
    A . 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B .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6. 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提高免疫力有很大帮助。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C分子中含20个原子核 B . 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 . 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12 D . 维生素C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1:1
  • 7. (2019·深圳模拟) 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g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中加入的粉末是NaCl B . 图2中,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 . 图1中,甲、乙溶液变饱和,添加相应溶质的质量:甲>乙 D . 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Na2CO3中少量NaCl
  • 8. 下表是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性质与用途

    B.材料与应用

    ①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②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①玻璃、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②形状记忆合金用于制造人造卫星的天线

    C.环保与能源

    D.健康与安全

    ①治理雾霾,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②为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①出现贫血,可适当补充铁元素

    ②霉变的大米清洗煮熟后,可继续食用

    A . A   B . C . C   D . D
  • 9. 下列实验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
    A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B . 鉴别氮气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C . 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用AgNO3溶液分别与Fe、Cu反应,观察现象
  • 10. 取一定量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测得的沉淀质量随加AgNO3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B . ab段溶液的pH值不断变大 C . bc段沉淀不再增加的原因是稀盐酸反应完了 D . c点处的溶液中有1种溶质
二、综合题
  • 11.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种角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通过计算可得x=7,计算的理论依据是
    2. (2) 可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变化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填符号
    3. (3) 氯气和氢气混合时,遇强光可能会发生爆炸,请写出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研究发现,氟气也能和氢气剧烈反应生成氟化氢。氯气和氟气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4. (4) 氯气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它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

      通过该变化获得的d物质具有强氧化性,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变化中物质a和b的质量比为;分别向c和d的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均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请写出c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两种溶液中出现相同现象的本质原因

  • 12. 钠有两种氧化物:过氧化钠(Na2O2)和氧化钠(Na2O)。
    1. (1) 过氧化钠常用作潜水艇里的供氧剂,原因是过氧化钠在常温下就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g该样品与足量X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 ,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

      ②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13. (2018·南通) 硫酸亚锡(SnSO4)广泛应用于电镀工业。该物质易与氧气反应而变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取SnSO4的一种实验方案如下:

    1. (1) SnCl2由Sn与盐酸反应制得,同时生成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Na2CO3俗称
    3. (3) 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4. (4) 用已知质量分数和密度的浓硫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为
    5. (5) 反应2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从反应2所得溶液中获得SnSO4晶体的部分操作须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
  • 14. 放假期间,同学们去了西部旅游,下面是他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记录
    1. (1) 乘飞机出发。

      参观兰州博物馆

      ①西周时期的卷夔纹青铜簋如图为最珍贵的馆藏之一,依据上边的铜锈的成分 ,推测它生锈的条件是在空气中与O2、H2O和同时接触。

      ②在小件金属文物的展柜内,要放置干燥剂(CaO),CaO属于(填“单质”或“氧化物”)。

    2. (2) 游览母亲河

      ①桥边的花岗岩雕塑寓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花岗岩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水流经黄土高原而含有大量泥沙,同学们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净水器如图,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3. (3) 入住问天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同学们了解了很多航天知识

      ①火箭各个部位所用材料是不同的。石墨弹头、高强度铝合金弹体、钢铸件发动机中,使用金属材料的部位是

      ②火箭推进剂有多种,其中液氢(燃料)液氧(氧化剂)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4. (4) 在XX一中的交流活动中,小明表演了一个魔术:

      吹气生火:小明用棉花包住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如图,向棉花上吹气,观察到棉花燃烧。

      ①完成化学方程式:

      ②由上述现象你得出的一条结论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要(填“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

三、科学探究题
  • 15. CO2与NaOH反应再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一:如图1所,打开止水夹K,将注射器乙中气体全部注入到注射器甲中、关闭止水夹K,充分振荡。实验中注射器甲的活塞先向左、后向右移动,最后示数为仍2mL。

    实验二:向盛有湿的C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aOH固体,用湿度传感器测定容器内相对湿度的变化如图2(已知一定体积的密闭湿润气体,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

    1. (1) (实验分析)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一中注射器甲的活塞向右移动是因为容器内压强变(选填“大”、“小”)。
    3. (3) 实验二中0~t1s内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4. (4) 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设想从角度和新物质生成角度证明CO2与NaOH能发生反应。
    5. (5) (总结反思)

      ①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从不同角度证明化学反应的进行。

      ②实验一要得出正确结论,还需做对比实验或查阅该温度时的相关资料。

      ③实验二中t1s后曲线先下降后上升,(选填“能”、“不能”)从能量角度说明CO2与NaOH能发生反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