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升学模拟预测试卷(六)

更新时间:2022-04-24 浏览次数:73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 1. 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 . (he)    急(jù)    藤(màn)    鸿毛(hónɡ) B . 鸿(hú)    晕(xuàn)  褛(jiān)   徘(huái) C . (liǎn) 嘟(nanɡ) 夷(bǐ) 盘(yú) D . (jiàn)  机(shū)   演(yì)     抽(yē)
  • 2. 下面几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燃烧    染缸    司空见贯    随心所裕 B . 幼稚    念叨    焉知非福    戛然而止 C . 蟋蟀    脉骆    千捶万凿    万象更新 D . 倾复    依偎    掩掩一息    含情脉脉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 B .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 , 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 , 思雨在跳远比赛中名落孙山 C . 走在东湖绿道上,感受着微风徐徐地吹过脸颊,她慢慢地停下脚步,望着天空中缓缓升起的蝴蝶风筝,会心地笑了。 D . 元宵节当天,园博园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特色活动,街边挂着各形各色的花灯。
  • 4. 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质疑”就是独立思考,敢于提问。      要追根问底,      不要怕所谓的“教师权威”。     敢于“质疑”,      能学得更好。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都要      敢于“疑”,      善于“疑”。

    A . 既然……就……      只有……才……      既……又…… B . 不仅……还……      只有……才……      既……又…… C . 既然……就……      如果……就……      不仅……还…… D . 因为……所以……    只有……才……      既……又……
  • 5.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不知不觉中,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马上就要告别      的同学和老师,虽然我们      , 但是我们却必须前行。也许我们对未知的生活感到      , 但是未来也同样令人期待。希望同学们都能怀揣梦想,展翅高飞。

    A . 依依不舍      忐忑不安      朝夕相处 B . 朝夕相处      依依不舍      忐忑不安 C . 依依不舍      朝夕相处      忐忑不安 D . 忐忑不安      依依不舍      朝夕相处
  • 6. 与“通国之善弈者也”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惟弈秋之为听 B . 一人虽听之 C . 思援弓缴而射之 D . 虽与之俱学
  • 7. 中国传统节日有不同的风俗:(    )

    ( )节穿针乞巧: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节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不生火: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节登高、插戴茱萸: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 . 七夕  寒食  中秋  重阳 B . 寒食  重阳  七夕  中秋 C . 重阳  七夕  中秋  寒食 D . 七夕  中秋  寒食  重阳
  • 8. 下面句子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请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外貌描写    D.神态描写

    ①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②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④她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

  • 9.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    )”来告诉我们,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
    A .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B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 .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李兰娟院士的家乡是浙江绍兴人。 B . 根据武汉市的城市规划,到2020 年,武汉市主城区内的通道、休闲道以及自行车廊道总长度达850公里,将极大地方便市民们的生活。 C . 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D . 在武汉举办的世界军运会上,中国军团首次获得奖牌榜榜首第一名。
  •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景物来抒情,也可以直接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匆匆》一课主要运用了第一种抒情方式。 B . 读名著时,我们要对书里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如《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淘气、顽皮,而且一点儿也不体贴自己的父母。 C . 写文章应该有详有略,这样才能突出文章重点。如《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 D . 读书的时候,先大致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读的时候做一些读书笔记,这些都是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还会让我们有更大收获。
二、补充文言文、诗句或名言。(10分)
  • 12. 补充文言文、诗句或名言。
    1. (1) 春是什么?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惊喜;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期待;春还是“若有人知春去处,”的依恋。
    2. (2)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们积累了“,老大徒伤悲”的诗句,懂得了“,一字值千金”“路遥知马力,”的道理,还明白了过年吃年糕寓意
    3. (3)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此不为?”“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态度。
三、阅读与感悟(31分)
  • 13. 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③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 (1) 《为人民服务》一文是        同志为        悼念同志而作的演讲。(    )
      A . 毛泽东    张思德 B . 毛泽东    李大钊 C . 毛泽东    鲁迅 D . 周恩来    张思德
    2. (2) 第②段的中心句是(    )
      A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 .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C .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 (3) 为了说明“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一观点,文中举了什么例子?请简要概述。
    4. (4) 读画波浪线的句子,先理解以下词义,再结合文段,说说你对整句话的理解。

      固:        或: 

      我的理解:

  • 14. 课外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

    1. (1) 本海报是一则招募令,需招募的人员是,招募时间是,招募口号是
    2. (2) 开展此次招募活动的目的是
    3. (3) 王琦是六(2)班的学生,QQ号是684656,他有亲和力,语言沟通能力强,有班级活动主持的经验,对武汉特产很了解,他想尝试报名担任这次“2020 我为武汉特产代言直播”的代言直播达人,请你按要求帮他编辑一份报名申请。
    4. (4) 王琦的报名申请应发送给
  • 15. 阅读回答问题。

    汉阳树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句古诗流传已久,在武汉市汉阳区凤凰巷12 号还真有棵鼎鼎有名的汉阳树。它高28米、树径1.5米、冠幅达21.8米,因这棵古银杏树坐落于汉阳,距今已有530余年,是武汉市城区最老的树之一,俗称为“汉阳树”。

    ②要找到这棵汉阳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身处闹市区,却又远离城市喧嚣,世人难以一窥其真容。从钟家村沿着汉阳大道一路走街串巷,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大院北角的凤凰山南麓下往显正街有一条窄窄的小巷,顺着小巷子的墙根往里走,穿过一片老旧居民区,七拐八绕才折到了凤凰巷12号。这里原叫作“银杏轩”,是座面北的两层楼三合院,南北长仅50米,东西宽约20米,简直就是一块闹中取静的巴掌大的地方。就在如此狭小的庭院里,竟然栽种了一棵这么久远的古银杏树。

    ③这棵古银杏树已经过530余年沧海桑田的变换洗礼,居然安然无恙,得以保存。如今晴川下的汉阳树依旧巍然挺立,枝繁叶茂,葱茏舒展,生长至今,亦算得奇迹!访遍全国古树名木的李玉和教授曾于2011年10月来到这里,还为“汉阳树”的健康支招:复壮沟可再挖深一点;旁边的灌木改成景天科植物,就不会和银杏争养分了;树根周围要多松土,浇些有机肥,保持树木生长的养料……据李教授“号脉”,这棵汉阳树由于受到特级保护,属于古树中长势不错的,保持这种状态还可再活500年。

    ④在院内的小屋里,笔者见到了一位老人,他便是古银杏树的守护者李师傅。对于自己的工作,老人并不觉得多了不起,只用“照看大树”来形容。老李师傅一边介绍记载它的家族史,一边指着四周的围栏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看护好这棵树,周边的小孩子调皮,有时喜欢翻围栏,我要看紧他们。平日的人流量不大,没碰到过破坏者。不过每年11月份前后来照相的游客倒不少,好在都还守规矩。”

    ⑤每到深秋正是银杏最美的时节,前来拍照的摄影爱好者几乎踏破了小屋的大门,但老人却不计较:“这说明关心它的人多了嘛!我还打算抽空把院子里的草坪修剪下,可以方便游客们坐一坐、休息下呢!”看着李师傅专注的眼神,笔者不禁由衷地憧憬着深秋时节的来临。

    ⑥一座城市没有古树就如同没有历史,有历史积淀的城市里,总少不了古树的陪伴,它们见证了武汉的变迁与人间的冷暖。

    ⑦除开这棵古银杏树外,武汉的中心城区里还隐藏着不少不为人知的大龄古木。如:武昌军械士官学校内有棵900年树龄的桧柏;汉阳归元寺有367岁的皂荚树;黄鹤楼公园内有350余岁的紫薇;武昌杨园粤汉里有300余岁的银杏;武汉四大佛教丛林之一的武昌莲溪寺里有一株312岁的珊瑚朴。另外武昌湖北美术学院内,有株300岁的朴树,著名学者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教授曾寓居于此,一人一树相伴11年之久。它们都各自屹立在城市的一隅,静观着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⑧“汉阳树”静静地挺立着,笔者仰视着它茂盛葱郁的树冠,在晴空夕照之下越发熠熠生辉。感谢那些像老李师傅一样默默守护着“汉阳树”的普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日复一日做着看似平凡的事。内心温暖的人,总不会输给岁月,不管是繁华还是落寞,都将安守着内心的本分,用心承载着岁月的静好与温度!

    (选自《汉阳树》,有改动)

    1. (1) 文中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你会背诵吗?下面诗句请你排序,组成完整的古诗(    )
      A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D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 (2) 文章一开始便引用了崔颢的诗句,诗中的“汉阳树”,并不特指某一棵树,引用此诗句的好处是(    )
      A . 引出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 B . 丰富文章内容。 C . 增强文章诗情画意。 D . 帮助表明观点。
    3. (3)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见证(    )

      A . 看见武汉变迁和人间的冷暖。 B . 为武汉的变迁和人间的冷暖作证。 C . 陪伴城市历史的积淀。 D . 证据。
    4. (4) 围绕这棵汉阳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文章主要从树的位置、树的生长状况、护树的人三方面来写。 B . 文章的描写对象从景物到人物,并且直接抒发了对“树”“人”的赞美之情。 C . 守护树的李师傅日常的工作是给树修理枝干,让它更好生长。 D . 武汉还隐藏着许多像“汉阳树”这样的大龄古木,静观着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5. (5) “感谢那些像老李师傅一样默默守护着‘汉阳树’的普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日复一日做着看似平凡的事。”联系上下文,抓住“看似平凡的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 (6) 一棵树、一个人、一座城,见证历史、塑造历史。武汉,这座有着深厚历史的城市,还有许多见证者,值得我们去探寻,它将成为武汉一张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作为武汉市民,就你现在对武汉已有的了解,推荐一处你认为可以成为武汉文化名片的地方或事物,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四、妙笔生花(30分)
  • 16. 习作与表达(二选一)
    (1)题目:回忆

    要求:什么事曾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回忆这件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2)书,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感,启迪智慧,还可以教人怎样做人。小学六年,你一定读过不少的书。请把你和书的故事写出来,要把感受最深的内容写具体,要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全文不少于450字。

    ★同学们,请从上面两个题目中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作,别忘了先写好题目,注意把字写工整、写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