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东方实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

更新时间:2022-05-16 浏览次数:4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一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人类起源最早之地;北京猿人在50万年前就发明人工用火术,为全球最早之一。

    二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我国在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各个时代的古代文明发展成就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先民在培育农作物、驯化野生动物、寻医问药、观天文察地理、制造工具、创立文字、发现和发明科技、建设村落、营造都市、建构和治理国家、创造和发展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

    三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摘自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把脉历史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存在着何种关联?

    “民族的凝聚力首先是文化凝聚力,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韩毓海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一个民族知道自己的来路很重要,考古学恰恰解决了我们中华文明从哪里来的疑问,经过层层“抽丝剥茧”,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提供了充分证明。正是出于对文化的认同,才进一步塑造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进而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

    尹韵公表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是文化之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历史文化遗产正是培育文化自信的资源。充分挖掘这一宝贵财富背后的文化价值,将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更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中华文明不仅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提升了民族自信,也深刻影响着世界。钟君谈到,所有的考古学成就都是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中国的考古学本身就有着深深的文化交流印记,中国的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考古学走向世界,也必然能够为缤纷多彩的世界文明书写靓丽的一笔,也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更深沉持久的动力。

    “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虽处于不同空间,但总能在相同的时间轴线上相遇相融,实现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尹韵公表示,当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如何让中华文明在世界面前展示出辉煌灿烂的一面,是摆在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

    韩毓海认为,中华文明能够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中华文明也在不断向世界输出文化精粹。新时代新机遇,当此之时,随着考古工作取得世人瞩目的新成就,更应趁热打铁,做好理论支持,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创造良好条件。

    (选摘自人民网理论频道)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引发我们深思:考古学的中国气派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考古学的中国气派应该是一种宏大的气魄与气度,更可以理解为一种宽广的胸怀与情怀。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考古学的中国气派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气派。中国考古学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与高站位,其气派与胸怀的特点应该是立意高远、博大精深、集成创新、有容乃大。

    中国考古因立足中国推动世界文明历史的探索而立意高远,因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而博大精深。集成创新,就是集成国内外相关理论,使中国考古学理论不断完善、迭代与创新。有容乃大,就是摒弃门户之见,兼收并蓄国内外优秀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观点甚至视角,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与规律的考古探索做大做强。

    (选摘自何驽《中国考古学的特色,风格与气派》)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铁器时代之前的各个时代的文明发展成就走在世界前列,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 B . 我国考古发现可以得到实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她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她对世界文明有重大贡献。 C . 我国还有很长的考古路要走:研究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的方法,探寻在世界面前展示出中华文明辉煌一面的途径。 D . 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主要体现:摒弃门户之见,兼收并蓄国内外优秀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观点甚至视角,其实就是“有容乃大”。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阐述了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论证结构是严格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的并列式结构。 B . 材料二论述了“把脉历史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存在着关联”,从国际到国内具体阐述关联性。 C . 材料二主要采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被采访者的话语或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D . 材料三主要阐述了中国考古学的气派,应有大格局、高站位,积极回应了习总书记提出的观点。
    3. (3)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    )
      A . “河洛古国”遗址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一只用野猪獠牙雕刻的、正在吐丝的家蚕。这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巢丝。 B . 2016年经专家实地考证:杭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距今有4700至5100年。 C . 2021年6月9日,以色列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枚保存较为完整的“千年鸡蛋”,如果还有蛋黄并从中提取其DNA,将会对基因考古领域有很大帮助。 D .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4. (4) 请给“考古学的中国气派”下个定义。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游台

    汪曾祺

    文游台是我们县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

    台在泰山庙后。

    泰山庙前有河,曰澄河。河上有一道拱桥,桥很高,桥洞很大。走到桥上,上面是天,下面是水,觉得体重变得轻了,有凌空之感。这正是杂花生树、良苗怀新的时候,放眼望去,一切都使人心情舒畅。

    澄河产瓜鱼,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不过别处的这种鱼不似澄河所产的味美,倒是真的。因为都经过冷藏转运,不新鲜了。

    泰山庙亦名东岳庙,差不多每个县里都有的,其普遍的程度不下于城隍庙。所祀之神称为东岳大帝。泰山庙的香火是很盛的,因为好多人都以为东岳大帝是管人的生死的。每逢香期,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一进庙门就闻到一股触鼻的香气。

    正殿的对面有一座戏台。戏台很高,下面可以走人。这倒也好,看戏的不会往前头挤,因为太靠近,看不到台上的戏。大都是站着的,也有自己从家里扛了长凳来坐着看的。

    唱戏的是“草台班子”,没有什么名角,也没有什么好戏,唱的是京戏,但有些戏是徽调,没有准调准词。只有一年,来了一个叫周素娟的女演员,在南方的科班里学过戏,唱戏很规矩,能唱《武家坡》这类的戏,甚至能唱《祭江》……现在却混得到里下河来搭班。还有一个大花脸,嗓子很冲,姓颜。有一回,我听他在戏台旁边的廊子上对着烧开水的“水锅”大声嚷嚷:“打洗脸水!”我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了一腔悲愤。江湖艺人,吃这碗开口饭,是充满辛酸的。

    泰山庙正殿的后面,即属于文游台范围。沿砖路北行,路东有秦少游读书台。更北,地势渐高,即文游台。台基是一个大土墩。墩之一侧为四贤祠。四贤,说法不一。明代张诞《谒文游台四贤祠》诗云:“蒲折先生独好古,一扫陋俗隆高风。长绳倒拽淫像出,易以四子衣冠容。”我小时到文游台,连“四子衣冠容”也没有,只有四个蓝地金字的牌位。墩之正面为盍簪堂。“盍簪”之名,比较生僻,出处在《易经》,如果用大白话说,就是“快来堂”。我觉得“快来堂”也挺不错。我们小时候对“快来堂”的兴趣比四贤祠大得多,因为堂的两壁刻着《秦邮帖》。小时候以为帖上的字是这些书法家在高邮写的。不是的。是把名家的书法杂凑起来的(帖都是杂凑起来的)。帖是清代嘉庆年间一个叫师亮采的地方官属钱梅溪刻的,皆取苏东坡、黄山谷、米元章、秦少游诸公书。曾有人考证,帖中书颇多“赝鼎”,是假的,我们不管这些,对它还是很有感情的。

    盍簪堂后是一座木结构的楼,是文游台的主体建筑。楼颇宏大,东西两面都是大窗户。我读小学时每年“春游”都要上文游台,趴在两边窗台上看半天。东边是农田,碧绿的麦苗,油菜、蚕豆正在开花,很喜人。西边是人家,鳞次栉比,最西可看到运河堤上的杨柳,看到船帆在树头后面缓缓移动,缓缓移动的船帆叫我的心有点酸酸的,也甜甜的。

    文游台的出名,是因为这是苏东坡、秦少游、王定国、孙莘老聚会的地方,他们在楼上饮酒,赋诗,倾谈,笑傲。实际上文游诸贤之中,最感动高邮人心的是秦少游。苏东坡只是在高邮停留一个很短的时期。王定国不是高邮人。孙莘老不知道为什么给人一个很古板的印象,使人不大喜欢。文游台实际上是秦少游的台。

    秦少游是高邮人的骄傲,高邮人对他有很深的感情,除了因为他是大才子,“国士无双”,词写得好,著过《蚕书》,书中记录了当时人民的生活……还因为他一生遭遇很不幸。他的官位不高,最高只做到“正字”,后半生一直在迁谪中度过。四十八岁因为有人揭发他写佛书,削秩徙郴州。五十岁,迁横州。五十一岁迁雷州。几乎每年都要调动一次,而且越调越远。后来朝廷下了赦令,迁臣多内徙,少游启程北归,至藤州,出游光华亭,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终年五十三岁。

    迁谪生活,难以为怀,少游晚年诗词颇多伤心语,但他还是很旷达,很看得开的,能于颠沛中得到苦趣。明陶宗仪《说郛》卷八十二:

    秦观南迁,行次郴州遇雨,有老仆滕贵者,久在少游家,随以南行,管押行李在后,泥泞不能进,少游留道傍人家以俟。久之盘跚策杖而至,视少游叹曰:“学士,学士!他们取了富贵,做了好官,不枉了恁地,自家做甚来陪奉他们!波波地打闲官,方落得甚声名!”怒而不饭。少游再三勉之,曰:“没奈何。”

    我以为这是秦少游传记资料中写得最生动的一则,而且是可靠的。这样如闻其声的口语化的对白是伪造不来的。这也是白话文学史中很珍贵的资料,老仆、少游,都跃然纸上。

    (有删节)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文游台”为题,开头叙写文游台周边的桥、鱼和庙等,真实表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文游台的人文风景。 B . 文章叙述唱戏的周素娟和颜大花脸,表现了他们命运的落魄和生活的辛酸,并且借此衬托秦少游仕途坎坷和命运不幸。 C . 文中引用明代张诞《谒文游台四贤祠》的诗句,既交代了四贤祠的来历,又引出了作者小时候未见“四子衣冠容”的遗憾。 D . 作者儿时在台上看到船帆缓缓移动,心中有些“酸酸的”“甜甜的”,流露出他小时候就感受到离别的伤感和重逢的喜悦。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把澄河里的瓜鱼与冷藏转运的鱼进行对比,不仅突出家乡瓜鱼味道鲜美,而且表现了家乡人对故乡的由衷热爱。 B . 文中援引明陶宗仪的《说郛》,表现了秦少游颠沛中旷达的人生观,同时说明这样的传记写有很珍贵的文学和史料价值。 C . 全文以儿童的视角来写家乡的文游台,作者回想了小时候在文游台的所见所闻所感,显得淳朴自然,让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 D . 文章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先写拱桥、瓜鱼,再写庙中香火、戏台,最后写庙后的文游台,文脉清晰,层次井然有序。
    3. (3) 汪曾祺曾说:“在文风上,我更有意识地写得平淡。我的语言一般是流畅自然的,但时时会跳出一两个奇句、古句……我希望融奇崛于平淡。”请从文中找出“奇句”“古句”各一例,并简要分析如何“融奇崛于平淡”。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 , 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出为益州刺史。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将军梁冀,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皓。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皓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皓、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祥。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皓、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后凉州羌动,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人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后迁汶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皓为度辽将军。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皓乃去烽燧 , 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延熹四年,迁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

    (《后汉书·卷五十六》有删节)

    【注释】①二府:指丞相府与御史府。

    1. (1) 下列对文中画双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B . 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C . 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D . 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诸副,国之副君,指太子,又称储宫、东宫、皇储、帝储。 B . 太尉,秦汉执掌天下军务的最高官员,后来成为加官、赠官。 C . 诣阙,奔赴朝廷。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楼台,可代指朝廷。 D . 烽燧,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举火叫烽,白天放烟叫燧。
    3. (3)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    )
      A . 种皓不重钱财,远离俗人。他把父亲留下的三千万财产救济抚恤了宗族和乡里的穷人,还远离追求名利的人,与他们结交往来。 B . 种皓为人持重,临事不惑。在监护太子时,中常侍高梵自宫中单车出迎太子的行为不合礼制,他大胆质疑,挺身而出保护太子。 C . 种皓不畏强权,敢作敢为。担任刺史时发现太守的不法行为及时奏报朝廷,因而得罪梁冀,梁冀借事诬陷种皓,种皓后被免官。 D . 种皓深得民心,威名远播。他担任凉州刺史时,甚得人心,吏民不愿他离开;任辽东太守后,他用兵平定乌桓人对朝廷的叛乱。
    4. (4) 将文言文中画单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梵辞屈,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②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狼山观海

    王安石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注释】①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②灵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安石善于炼字,诗中“凿”“拍”气势恢弘,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 B . 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看,王安石登临狼山的时令应该是春末夏初。 C . 诗歌写阆苑仙人、灵槎使者,用意是借神话故事说明狼山实是人间仙境。 D . 诗歌远景和近景结合,实写与虚写结合,从多个角度描写登临狼山之所见。
    2. (2) 这首诗歌创作于王安石早期。王安石晚年罢相退居金陵时曾写了一首诗歌《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述。
四、名句默写
  • 5. 默写
    1. (1) 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2. (2) 《劝学》中“”两句强调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 (3)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两句承上启下,将眼前实景过渡到对当年英雄将领周瑜的回忆。
五、语言文字综合运用(33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翻开定格在历史画卷中的红色家书,李大钊在狱中向敌人宣布“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江诗咏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告白“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谢士炎就义前挥笔写就“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刘绍南牺牲前慷慨壮歌“刀放头上不胆寒”……革命先烈的话语虽______却感人至深,只言片语却______,充分体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价值立场。品读红色家书,仿佛______,时光回溯,置身于炮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杀身成仁,恨不饮尽倭奴血;矢志为民,何能老去革命心。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一封封红色家书,印记着红色史迹,植根着红色基因,虽经岁月流逝,依然______。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平淡无奇  言简意赅  斗转星移  历久弥新 B . 平淡无奇  微言大义  沧海桑田  古老厚重 C . 朴实无华  言简意赅  沧海桑田  古老厚重 D . 朴实无华  微言大义  斗转星移  历久弥新
    2.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B . 中国共产党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C . 中国共产党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D . 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流量造假______,公众对此早已见怪不怪,更有甚者从中寻找发财“门路”。对于互联网生态来说,流量造假势必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从而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商业诚信体系;对于刷单者个人而言,看似______的收益,实际上是用贱卖个人信息安全为代价换来的。与账号一同被“挂”在黑产平台上的,还有详细的个人信息,由此必然会面对个人信息被窃取和盗用等一系列风险。由此来看,无论“躺赚”多么噱头十足,实际上很可能只是“躺枪”的前奏,为了______,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值得吗?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造假是不折不扣的一大“公害”。除了个人应爱惜“自己的羽毛”之外,网络平台也有必要扎紧各自的篱笆。现实中,虽然网络平台对挂机刷量深恶痛绝,已相继向刷量宣战,但却______力有不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流量造假屡禁不止的背后,大量存在的“买家”是黑色产业泛滥的重要推手。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首先就要打掉那些热衷于流量造假的“买家”。只有让数据更真实,才能让网络更健康。“买家”如果缺乏严厉问责机制,即使流量造假产业链斩断了,也难免会出现新的“变异”。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屡见不鲜      唾手可得      蝇头小利      往往 B . 层出不穷      信手拈来      蝇头小利      常常 C . 层出不穷      唾手可得      蝇营狗苟      常常 D . 屡见不鲜      信手拈来      蝇营狗苟      往往
    2. (2) 文中画单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如果“买家”缺乏严厉问责,流量造假产业链即使斩断了,也难免会出现新的“变异”。 B . 如果“买家”得不到严厉问责,即使斩断了流量造假产业链,也难免会出现新的“变异”。 C . 如果“买家”缺乏严厉问责机制,即使斩断了流量造假产业链,也难免会出现新的“变异”。 D . “买家”如果缺乏严厉问责,即使斩断了流量造假产业链,也难免会出现新的“变异”。
    3. (3) 下列各项中,和画双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B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 .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只蜜蜂,翅膀似晃动着一团雾,在我的眼前盘旋了一小圈后,停在一朵油菜花上。蜜蜂身体浑圆,穿着黑黄相间的条纹衣裳,阳光下,泛出金属的色泽,看起来结实有力。它对我______,急慌慌落座花瓣餐桌,享用起油菜花捧出的花蜜。少顷,为了采摘更多的蜜汁,把蜜蜂整个头部都没入花心,身体被弯成了弓形,一点儿也不在意自己的吃相。它那______的背部,很快就沾满了花朵用雄蕊抖落的花粉。

    享用完这朵花里的蜜汁后,小家伙搓搓手,又抹了抹嘴巴,急匆匆飞走。这一次,甚至没来得及遛弯,就降落到另一朵油菜花上。它太忙了,______地赶赴花儿的宴席,从这朵到那朵,一刻也不停歇。看过一篇文章,说一只蜜蜂,一天要______几千朵花采蜜。几千朵花哦,是个劳模呢。

    此刻,天地间明艳安详,只有我忙着给蜜蜂和花儿拍照。眼前的油菜花,一门心思开花。蜜蜂,也一门心思采蜜。

    我站在油菜花丛中,感受它扑面而来的光芒,久久不愿离开。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视而不见  毛绒绒  快马加鞭  造访 B . 熟视无睹  毛茸茸  马不停蹄  拜访 C . 熟视无睹  毛绒绒  快马加鞭  拜访 D . 视而不见  毛茸茸  马不停蹄  造访
    2. (2) 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少顷,为了吸食更多的蜜汁,蜜蜂把整个头部都没入花心,身体弯成了弓形,一点儿也不在意自己的吃相。 B . 少顷,为了采摘更多的蜜汁,蜜蜂把整个头部都没入花心,身体弯成了弓形,一点儿也不在意自己的吃相。 C . 少顷,为了吸食更多的蜜汁,蜜蜂把整个头部都没入花心,身体被弯成了弓形,一点儿也不在意自己的吃相。 D . 少顷,为了吸食更多的蜜汁,把蜜蜂整个头部都没人花心,身体弯成了弓形,一点儿也不在意自己的吃相。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汉代,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以至于绘画、雕刻也无一表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画的组成部分常常由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这种飞动之美,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很多文章描写当时的宫殿建筑______,看来似乎只是夸张,只是幻想,其实不然。我们现在从地下坟墓中发掘出来的实物材料,看到那些颜色华美的古代建筑的点缀品,说明古代文献中的描写是有现实根据的,离现实并不是那么遥远。

    东汉王延寿有一篇《鲁灵光殿赋》,这篇赋告诉我们,这座殿内部的装饰,有许多飞动的动物形象:有飞腾的龙,有愤怒的奔兽,有红颜色的鸟雀,有张着翅膀的凤凰,有转来转去的蛇,有伸着颈子的白鹿,有伏在那里的小兔子,有抓着椽在互相追逐的猴,还有一只黑色的熊,背着一个东西,蹬在那里,吐着舌头……各种动物造型活泼,______。

    (    )。中国建筑特有的“飞檐”,就是起这种作用的,屋顶上部______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本来建筑物是以静态而存在的,而这种反宇飞檐的匠心独运,化静态为动态,翩翩欲飞,显得轻盈俏丽,可谓______。

    1. (1) 文中画单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国汉代,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以至于绘画、雕刻也无一不表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画常常由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 B . 中国汉代,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以至于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画的组成部分常常由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 C . 中国汉代,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以至于绘画、雕刻也无一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画常常由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 D . 中国汉代,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以至于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画常常由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美轮美奂  惟妙惟肖  巍峨  巧夺天工 B . 雍容华贵  栩栩如生  巍峨  鬼斧神工 C . 美轮美奂  栩栩如生  巍然  鬼斧神工 D . 雍容华贵  惟妙惟肖  巍然  巧夺天工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但是整个建筑形象,就是建筑内部的装饰,也着重表现一种动态 B . 不但是建筑内部的装饰,就是整个建筑形象,也着重表现一种动态 C . 着重表现一种动态的不但是整个建筑形象,就是建筑内部的装饰 D . 着重表现一种动态的不但是建筑内部的装饰,就是整个建筑形象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在一定程度上,(    ),这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自然选择。美对于人们的感官来说并不是无处不在的,花和果实由于有绿叶相衬,其色彩更为艳丽、醒目,更易被昆虫发现、光顾并传粉,而种子也会被鸟类散布开去。至于某些颜色、声音和形态何以能给人及动物以愉悦呢?即最简单的美感,最初是如何获得的呢?这是很难搞清楚的,就如同某种气味和味道,最初是怎样使人感觉舒适呢?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 B . 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变异充满了整个自然界 C . 人类社会处处存在着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 D . 我们在变异中感受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美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