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长治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

更新时间:2022-05-25 浏览次数:46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大家庭和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联合是典型的家庭结构特征。一切经济生产都以家庭和亲属关系为核心,大家庭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的“利益最大化”的存在形式。伴随着人口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型,中国家庭出现了以下变化趋势:一是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向单一化,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趋向简单化,传统大家庭中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逐渐消失;二是家庭成员减少,角色扮演趋向专一化,现代家庭中,夫妻、祖孙、父母、子女等社会角色将成为家庭角色集中的主要社会角色,家庭成员对于各自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将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一些数据指标反映了这一变化趋势。1982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4.41人,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每户3.44人和3.10人,2020年则是每户2.62人。除家庭生育子女数下降的原因之外,人口流动频繁也是重要原因。家庭户的类别也发生了显著改变,一代户占总家庭户的比例接近一半,单人户占比由2010年的14.5%上升至2020年的25.4%。二代、三代户的比例则分别由2010年的47.8%和17.3%下降至2020年的36.7%和13.3%。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家庭结构的扁平化,将使传统家庭功能弱化,家庭抗风险能力也相对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生活在单人户或“空巢家庭”的比例显著提高,将对我国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依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空巢家庭”是指全部的子女成年后离开父母所在家庭,原本的家庭中成员只剩下父母一代人。上海、福建和浙江调查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超过一半生活在“空巢家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处于空巢状态的比例依然高达4成。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步进入老年阶段,“空巢家庭”比例还将快速上升,对家庭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为应对代际居住模式变迁对居家养老的影响,我国一方面鼓励和促进多代同居模式的回归,另一方面推进家庭养老责任的“社会化”,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阶梯电价、水价、气价政策,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此外,护理补贴、减免遗产税或房屋税、购房优惠等也是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的常用政策举措。面对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状,这些举措为老年人投靠子女消除障碍,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就提出为外地老年人投靠子女提供“户口安置、医保结算”等便利。户口含金量较高的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也为外地老年人投靠子女落户提供了通道。截至当前,异地就医的住院费用已经实现直接医保结算,普通门诊费用的跨省直接结算正在27个地区开展试点。

    健全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创新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模式,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应对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重要手段。社区养老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有效补充,减轻了家庭养老的压力,可以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急救、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我国当前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仍然存在覆盖范围不足、服务能力有限、专业人员缺乏、多样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各级政府正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完善社区养老基础设施;探索并推动建立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的模式;以需求为导向,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合理配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摘编自杨舸《应对家庭结构变迁,创新居家社区养老》,光明日报2021.12.16)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传统家庭结构的典型特征是家庭规模大,人际关系复杂,以血缘关系组成家庭联合。 B . 中国人口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型,改变了代际居住模式,一代户和空巢家庭比例大大增加。 C . 为应对养老新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完善阶梯电价政策、提供护理补贴等。 D . 针对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现状,需要健全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揭示传统家庭结构特征入手,引出当今家庭结构的变化趋势和由此带来的问题。 B . 文章第二段引用大量数据,意在证明传统家庭功能弱化,现代家庭抗风险能力明显减弱。 C . 文章举出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政策举措,为创新养老社会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D . 文章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居家社区养老问题,提出了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实施方案。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独生子女的父母渐入老年,导致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家庭结构扁平化问题凸显。 B . 据调查,越是发达地区,“空巢家庭”和一代户越多,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则比较少。 C . 多代同居与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模式符合我国文化传统与当前国情。 D . 养老问题是有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不能靠政府,全社会都应参与投资,献计献策。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削减幅度,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以最大努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付诸行动。

    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尽管如此,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中国迎难而上,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不断取得新进步。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材料二:

    “低碳冬奥”小程序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计算方法,按照“交互界面友好化、低碳体验趣味化”的原则,全面记录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轨迹。用户在践行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低碳行为的同时,可通过截图上传信息、授权获取微信步数、自主打卡确认、冬奥知识答题、低碳行为拍照记录等方式获得碳积分和“低碳达人”等荣誉,并用碳积分来兑换相应的奖励。

    目前,碳积分主要通过步行、自行车骑行、公交出行等5项绿色出行活动和光盘行动、爱用随行杯、自备购物袋等6项低碳生活消费行为,再加上目前全国都在推行的垃圾分类,共计12项行为活动的践行获得。

    另外,公众还能通过参与分享活动、发表绿色宣言、知识答题等3项活动获得碳积分。

    (摘编自吴东《“低碳冬奥”小程序背后的故事》,学习强国北京学习平台2020.7.8)

    材料三:

    建设零碳社区的“动力”在哪里?青岛能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仲家骅认为,在国家能源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在青岛提出加快推进“煤改气”清洁能源供热项目的当下,供热成本上升,每一分热都要用在刀刃上,不要产生浪费,这就倒逼我们二次创业,不论用什么样的能源,都要降低消耗,降低碳排放。从机房到末端、从管网到末端,契合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对企业来说也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

    “气候变化与低碳,是当今国际社会正面发展主流方向和最迫切需求,零碳是经济可续的,不是做成一种情怀,而是做成一种产品,社会发展必需的一种产品。”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副教授魏庆芃说。

    (摘编自王健高、王玮《青岛:奥帆中心零碳社区的“账本”》,科技日报2021.11.10)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2011年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逐年上升,发展速度很快。 B . 我国光电发电装机容量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是2020年,规模最小的则是2011年。 C . 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多年保持增长势头,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近5000万千瓦。 D . 从2015年以后,相对于光电发电装机容量,我国的水电发电装机容量的增幅并不明显。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低碳冬奥”微信小程序引导社会公众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旨在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 B . 这种将碳积分量化的方式,有助于引导公众的日常行为向绿色生活靠拢,还能培育他们的低碳荣誉感和责任感,产生示范效应。 C . 青岛奥帆中心零碳社区的建设,是青岛能源热电集团在国家能源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进行转型升级的结果,这是国家治理意志的体现。 D . 在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零碳经济应是可持续的,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情怀。
    3. (3) 若想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哪些方面的参与?请概括说明。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腊八

    付秀莹

    腊月初八,换谷盘算着,要不要煮一锅腊八粥喝。在芳村,腊八节这天,人们是要喝腊八粥的。抓一把小米,抓一把高粱米,抓一把豆子,豇豆,赤小豆,花芸豆,花生豆,黑豆,绿豆,再抓一把大枣,要是家里有核桃仁,也抓一把放进去。几样了?可不止八样了。换谷掰着指头数一数,索性就凑它十样,十全十美么。要么十二样,好事成双么。

    为了这个,闺女老笑话她,说她迷信。换谷不服。这能叫迷信?才到城里几天呀,就嫌亲娘迷信了。女婿倒是话不多。女婿跟闺女同岁,看上去却比闺女老成得多。说话做事,稳稳当当。就是有一样,不大开口叫人。早先倒不觉得,一个在北京,一个在芳村,隔着千里万里的。而今在一个屋檐下住着,一口锅里搅马勺,就觉出来了。女婿对换谷,能不叫就不叫,实在躲不过了,就跟着外孙女叫,姥姥这个,姥姥那个。

    小超市不大,东西倒齐全。进了腊月,年货也多起来。换谷在蔬菜架子前面挑挑拣拣,又买了煮腊八粥的江米啊芸豆啊大枣啊。城里什么都贵,就这点子东西,竟然花了好几十。

    风小了些。阳光金沙似的铺下来,到处都明晃晃一片。小区里很安静。这个时间,该忙的都出去忙了。城里人就算对门住着,人们也只是点点头,顶多寒暄一句,咣当把防盗门一关,就把她后头的话给堵回去了。换谷是个爱热闹的人,在芳村的时候,家里头天天人来人往,热闹惯了,乍一到城里,不免觉得寂寞。

    闺女女婿都忙。女婿的单位比闺女的好,国家的饭碗,有保障,工资呢,也比闺女高。为了这个,换谷对女婿的心情就有点复杂,不由得想的有点多,总要悄悄看女婿的脸色,偏偏这女婿是个不爱笑的。做饭上呢,换谷常常照顾着女婿的口味。女婿是南方人,对面食不大喜欢,饺子啊包子啊面条啊烙饼啊,这些个换谷最拿手的,竟然都派不上用场。换谷真是遗憾得很,私下里暗暗发愁。这一日三餐,看着平常,其实大有学问呢。换谷纵有一双巧手,也是心思费尽。闺女说,你做啥我们吃啥。她说,那还行?闺女说,你做啥我都爱吃。拉着她的胳膊,晃了几晃。换谷心头一热。

    这房子是两室一厅,客厅还兼着饭厅。换谷刚来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她万没料到,闺女他们住得这么拥挤,并且,这老小区的楼房这么旧,这么--不体面,不排场。换谷又是吃惊,又是心疼。就这住处,比芳村可差远了。如今的芳村,谁家不是大房子大院子,盖得铁桶似的,装修得那个豪华,那个讲究。闺女笑得不行,说这怎么能比?换谷心里不服,怎么不能比?

    屋子里安静得很,只有那只闹钟在滴滴答答走着。外孙女在墙上冲着她笑。外孙女长得像闺女,鼻子却像女婿,肉乎乎的蒜头鼻子。就是这么个小闺女,闺女女婿凤凰蛋似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换谷从旁看着,心里又是欢喜,又是难过。有好几回,换谷想劝闺女再生一个,都被闺女给堵回去了

    正忙碌着,电话响了。电话在客厅的小茶几上,换谷任它响,也不去接。叫它响好了。反正也不是找她的。再说了,如今都有手机,真要是有急事儿,不会打手机?这话是闺女嘱咐她的,如今骗子忒多,一个人在家,别叫人家给骗喽。换谷心里哼了一声。谁不是长着一个脑瓜儿俩眼睛,活了大半辈子,就那么好糊弄?随便到芳村打问一下,谁不知道村东头的换谷?眼一分,手一分,嘴一分,换谷是芳村出了名的利落人儿。

    这个季节,天短,太阳落山早。刚才还见阳光在窗子上跳跃呢,好像一转身工夫,太阳就转到楼后头去了。屋子里渐渐昏暗下来。换谷看看时间,三点四十,该接孩子了。幼儿园门口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大多是老头老婆儿,这个点儿,年轻人都忙着上班呢。

    一个穿大红羽绒袄的老婆儿,戴着枣红毛线帽子,在风里头立着,眼巴巴瞅着大门口。那老婆儿说,也来接孩子呀?换谷说,接孩子。两个人立在门口说话。老婆儿说,你家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换谷说女孩儿。老婆儿说,我家也是女孩儿。换谷心里有些高兴,说女孩儿好,女孩儿是小棉袄儿。那老婆儿看着是个文化人儿,不大爱说话,想不到却跟她说个没完。换谷听着,心里说这老婆儿,看来平时也没个人说话儿,生是给憋闷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女婿看上去情绪不错,正笑笑地喝酒。闺女高兴地冲着换谷说,他提职啦。换谷说我的娘,这是大喜事,今儿个腊八,果然是好日子。吃饭过程中,换谷又说起下午那个电话,八成是个骗子。女婿听她这话,就停下了,跑到座机那边看了看,回来接着喝酒。也不知道是不是换谷多心,她注意到,女婿照常喝酒,却不再笑笑的了。他冲着孩子说,宝儿,姥姥这腊八粥好吃吧?又香又甜。换谷说,是不是?我再给你盛一碗。

    腊七腊八,出门冻傻。腊月里,冷是真冷,可人们不怕。不是还有个年在前头招手么。过了年,就是新春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讲述的是从芳村到京城帮女儿女婿带孩子的换谷在腊八节这一天的故事;故事情节平淡缓和,无波无澜。 B . 当换谷听到穿大红羽绒袄的老婆儿说也是接女孩儿时,“心里有些高兴”,表明她对女儿没生男孩儿的遗憾有些释然。 C . 小说将叙述视角限制在了换谷身上,但她只是线索人物,女儿女婿才是主人公,他们代表着城市中承上启下的一代人,重任在肩。 D . “风小了些。阳光金沙似的铺下来,到处都明晃晃一片”一句的环境描写反衬出小区人际关系的冷淡,也反衬了换谷的寂寞心理。
    2. (2) 小说以“腊八”为标题,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个标题的意蕴。
    3. (3) 付秀莹在自己的小说实践中,努力追求“幽微、委婉、细致,情韵绵长”的艺术审美境界,她认为“这是最中国的审美经验,也是最中国的日常生活”。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蔑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意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普簿甚悉欲以观其熊口对响应无穷者。 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上就车,召释之参乘 , 徐行。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至宫,上拜释之为公车令。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犬夫。顷之,至中郎将。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是时慎夫人从,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止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藜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 , 又何戚焉!”文帝称善。其后拜释之为廷尉。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后文帝崩,景帝立。张廷尉事景帝岁馀,为淮南王相,犹尚以前过也。久之,释之卒。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B .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C .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D .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帝,即汉文帝刘恒,西汉的第三位皇帝,即位之后,励精图治,使汉朝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 B . 石椁,石制的棺材。古人将盛放遗体的石棺放到木棺中,以免木材日久腐烂。石椁也是身份的象征。 C . 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 D . 弃市,古代刑罚之一,指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并扔下尸体示众,以震慑民众或让民众鄙弃他们。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释之做了十年骑郎而不得升迁,萌生了退意,中郎将袁盎赏识他的才德,就提拔授予他谒者一职。 B . 皇帝想要封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认为这会助长只重口舌而不重实干的歪风,就劝说皇帝收回了成命。 C . 太子与梁王同车入朝,到了司马门也不下车,张释之不畏权贵,阻止他们入宫,还上奏弹劾他们大不敬之罪。 D . 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供设的玉环,皇帝想给偷盗者超出法律规定的严惩,张释之认为应依法判刑,不能意气用事。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时慎夫人从,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

      ②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释】①时诗人被贬南巴尉,中间曾移往洪州暂住,路过江州时作。南巴;在今天的广东。②淮南:江州在淮南,其地又在古代楚国境。③沧洲:滨海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④遣:使,这里是叮咛之意。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诗人被贬官赴任途中的感受,“承优诏”暗含讽意,表达了诗人对不公待遇的愤懑不平。 B . 江上的月色分外清明,北雁纷纷南归,淮南木叶凋零,楚地山头因为叶落而更多地显露出来。 C . 颈联中诗人想到寄身洪州能够见到隐士居住的沧洲,心中喜悦,只是镜中白发已生,又深感无奈。 D . 尾联感愧友人送别叮咛的情谊,“风波”一词意带双关,既指江上风波,又暗喻宦海风波。
    2. (2) 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方面有哪些特点?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在《劝学》中论证学习的重要性时说,终日不停地思考,却不如“”;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踮起脚远望,不如“”。
    2. (2) 杜甫《蜀相》中有“三顾频烦天下计”的诗句,这个内容在《出师表》中的相应表述是“”。
    3. (3)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式乡愁是一个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在核心处它指向血缘,即从对父母的_____中获得乡愁的最原初经验;其次是父母所居之地,父母所居便是故乡。以此为背景,它进而被放大为亲族和家国概念,放大为“四海为家”或“四海之内皆兄弟”,甚至被_____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以上序列使乡愁成为一种圈层式结构,它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个体价值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演变为群体价值积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演变为哲学的逻辑。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也就愈益导致个体的情感无处安放,并由此生发出 _____的虚无感和 _____对此,中国文化的伟大,就在于表现出了对诸多对立问题的协调和兼顾能力。比如,它既敬畏神明,又对神明敬而远之;既重视父母之孝又重视兄弟友爱、家国之忠以至天下情怀。这是一种“既要……又要……”的情感多元生发模式,(    )。所谓中国人乡愁的圈层结构,正是指它在个体、宗族、家国、天下之间往复摆荡的特征。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牵念  解释  无家可归  悲剧意识 B . 牵念  解构  无家可归  悲情意识 C . 思念  解构  四海为家  悲剧意识 D . 思念  解释  四海为家  悲情意识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它不但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极端化,而且使乡愁表达充满弹性 B . 使乡愁表达充满弹性,而且还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极端化 C . 使乡愁表达充满弹性,非此即彼的极端化被避免了 D . 它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极端化,也使乡愁表达充满弹性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这一过程中,诗的逻辑逐渐让位于哲学的逻辑,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为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 B . 个体价值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演变为哲学的逻辑。 C . 个体价值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让位于哲学的逻辑。 D .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演变为哲学的逻辑。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民间中医,就是散布在民间、“没有吃上皇粮”,没有在县级以上医院内行医的所谓体制外人员,他们大多凭借自己学得的中医知识及一技之长,凭着对传统医学的热爱和忠诚,服务在社会的基层-市井里巷或街坊小镇,哪怕是在集市,在田间,在药铺,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

        这些人中,既有经过严格的师徒传承,或祖传,或自学成才的专职医生,①_____;既有能治疗内、外、妇、儿各科杂病的全科医生,也有仅能治疗某一专科或某一病症的普通平民;既有在固定的场所坐堂应诊或开个体诊所者,也有在集市或地摊上卖草药或膏药,或拔火罐、搞针灸推拿按摩者,其中也包括那些在旧时代所称的走方郎中或串铃医。②_____,有高有低,但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绝不搞繁杂的检查或化验之类,③_____。有的民间中医甚至还有一两项“绝活”或“一招鲜”而受到群众的青睐。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 (2) 简述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岁末年初,不少机构评选并公布了年度流行语,其中,《咬文嚼字》和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都公布了2021年流行语,例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赶考、野性消费、破防、躺平、元宇宙、觉醒年代、YYDS、“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这些浓缩的年度热词为2021年定格下独特的年度记忆。回望勿勿一年,哪几个词最能代表你对2021年的年度记忆?你从中能感受到怎样的时代脉搏?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你的生活,表达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