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4-21 浏览次数:73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是(   )
    A . B . C . D .
  • 2. 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 B . C . D .
  • 3. 实验室用分液方法分离植物油和水所需的仪器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 . 软脂酸: B . 蚁酸: C . 纯碱: D . 摩尔盐:
  • 5.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 乙烯的结构简式: B . 氨的电子式: C . 葡萄糖的环状结构简式: D .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无水乙醇常用于医疗消毒 B . 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化合物 C . 以植物秸秆为原料,通过一系列转化可生产醋酸 D . 饱和硫酸钠溶液可用于提纯蛋白质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互为同位素 B .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 互为同系物 D . 甘氨酸和硝基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钠和钾的合金呈液态,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B . 铁粉和氧化铝可用于焊接铁轨 C . 硫酸可用于金属材料表面的清洗 D . 极少量的能促进血管扩张,防止栓塞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气与氢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 , 工业常用此方法生产盐酸 B . 通入氨的饱和溶液中生成沉淀 C . 控制合适的条件,可实现在铁皮表面电镀锡 D . 隔绝空气高温分解,产物为
  • 10. “西门子法”提纯硅的反应之一为: , 已知氢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介于碳原子和硅原子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还原产物 B . 即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C .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 生成时,转移电子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提纯含有少量固体,可通过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 B . 取燃尽的火柴头加水浸泡,滴加溶液和稀硝酸,可检测火柴头中的氯元素 C . 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时,腐蚀后的铁皮烘干时间过长,测得结果偏低 D . 轻微烫伤时,可先用洁净的冷水洗涤伤处,再涂烫伤药膏
  • 1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溶液中含有数目为 B . 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 C . 在硫酸催化条件下足量的乙酸与乙醇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 D . 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一定
  • 13.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加入明矾溶液至沉淀完全: B . 溶于氢碘酸中: C . 固体溶于浓硝酸: D . 溶液与溶液混合: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醋酸纤维与硝化纤维均属于酯类,但性质差异较大 B . 葡萄糖、蔗糖均是结构简单的单糖 C . 苯与丙烯通过加成反应,可制得异丙苯 D . 废水中的酚类物质可在纳米催化下光照降解
  • 15. 利巴韦林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易溶于水 B . 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C . 的醇溶液中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D .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16. 有一种化合物是很多表面涂层的重要成分,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只有在同一周期,Z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B . 的沸点高于的沸点 C . X的含氧酸有一元弱酸、二元弱酸等 D . 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 17. 已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别测定某醋酸溶液样品、溶液样品的发现前者小于后者,可推测 B . 溶液中加入溶液,当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与纯水相同时,可能大于 C . 溶液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 D . 溶液与的盐酸混合,的电离度增大
  • 18. 氯苯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过程中,生成邻、间、对硝基氯苯经历的中间体过程如图所示.据所给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 氯苯与硝酸发生一取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相同温度下,生成间硝基氯苯的速率最大 C . 反应过程中经历了断键产生的过程 D . 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邻硝基氯苯的选择性
  • 19. 恒温条件下,向两个锥形瓶中加入等质量、表面积相同的镁条并塞紧瓶塞,然后用注射器分别注入盐酸、醋酸,测得锥形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反应过程中忽略液体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入的镁条质量可能为 B . 内,两锥形瓶中反应平均速率相等 C . 反应结束,反应体系(反应物、生成物、锥形瓶)总能量升高,环境总能量降低 D . 将醋酸中的镁条替换为等质量的镁粉,曲线②有可能变化为曲线①
  •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溶剂均可调控物质的溶解能力 B . 小于0 C . 的过程中大于0 D . 的键能大于的键能 ,与氢气反应的活性强于
  • 21. 实验a:将铜片、锌片和稀硫酸组成单液原电池,铜片、锌片表面均产生气泡.实验b:将锌片在稀溶液中浸泡几分钟,锌片表面形成锌汞合金,再与铜片、稀硫酸组成单液原电池,只有铜片表面产生气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a中锌片表面产生气泡对应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 实验b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对应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 实验中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 . 锌片经溶液处理后,有利于更多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22. 的结构式如下图,会发生分解.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 是离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 B . 加热可能生成 C . 分解的产物可能为 , 同类化合物分解温度更高 D . 溶于浓盐酸呈绿色,加水稀释溶液变蓝色,是因为浓度减小
  • 23. 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1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大表示溶液导电性越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①代表向盐酸中滴加 B . A点溶液的小于C点溶液的 C . D点溶液中: D . 随着溶液的加入,曲线①逐渐向②靠拢,说明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只与离子浓度大小相关
  • 24. 甲硫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催化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上述过程的总反应是取代反应 B . 反应前后碳原子的成键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 . 参与,则可能生成 D . 控制甲醇浓度不变,提高硫化氢的用量,乙醇的转化率持续增大
  • 25.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验证分子中的碳碳双键

    取样与适量溴水混合,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溴水褪色,说明样品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B

    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将适量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加入足量溶液后加入碘水,观察现象

    无明显现象,说明淀粉水解完全

    C

    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

    取少量牙膏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滤渣中滴加足量盐酸

    若滤渣溶解并产生无色气泡,则摩擦剂可能为

    D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盐

    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若试纸不变蓝色,则固体不是铵盐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26.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金刚石的莫氏硬度为10,石墨的莫氏硬度为 , 从晶体结构的角度解释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很软的原因
    2. (2) 在相同温度时,酸性条件下都能被氧化,通过控制溶液中探究同浓度的还原性强弱,预测同浓度的氧化需要的最小的是,试从离子结构角度解释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的原因
三、计算题
  • 27. 以下方法常用于对废水中的苯酚进行定量测定:取含苯酚废水,加过量溴水使苯酚完全反应,煮沸,再加入过量溶液生成三溴苯酚,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 . 已知(三溴苯酚)溶液颜色均为无色.
    1. (1) 消耗的物质的量为
    2. (2) 废水中苯酚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写出简要计算过程).
四、综合题
  • 28. 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焰色反应呈黄色,其中有两种元素质量分数相同;固体A由两种酸式盐组成。请回答:

    1. (1) 组成X的元素有,X的化学式是
    2. (2) X与潮湿空气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A与足量溶液的反应
    4. (4) 碱性条件下,X能够还原废水中的 , 有同学预测该反应可能生成多种酸根离子,设计实验确定产物中的酸根离子(假设反应物无剩余);若上述检验得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9. 氨是一种重要化工产品,研究有关氨反应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298K时:

       

    1. (1) 工业以氨为原料制取硝酸的流图如图所示。

      ①设备②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设备②中生成的难与大量转化为的原因是

    2. (2) 研究人员以为催化剂研究将工业废气中的氨转化为的方案.实验将及载气(惰性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反应床,研究了不同含量对催化氧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代表相应氧化物)。

      已知:的选择性(生成消耗的的物质的量消耗的总物质的量)

      ①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

      B.含量越大,催化剂的活性越好

      C.运用该技术消除废气中的最佳条件为:

      D.一定温度范围,的加入使得生成副产物反应活化能降低更为显著

      ②某实验条件下,维持反应系统压强为 , 原料气中、O2、载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测得的转化率和的选择性均为80%,氧化的副产物仅为。反应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为 (代入数据,不要求计算结果;组分分压总压组分物质的量分数) 

    3. (3) 关于催化氧化为的反应机理有诸多研究,其中一种为“”机理: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的解离为和H,同时活性O参与反应;请用方程式将反应过程补充完整:① , ② , ③,④
  • 30.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 杂质为镁、钡、铝等化合物)制取(包括测定纯度)和绿矾晶体,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⑴

    溶液显橙黄色。

    请回答:

    1. (1) 若步骤I中不控制温度,反应开始一会后就会过于剧烈,推测原因是
    2. (2) 步骤Ⅲ加入适量铁粉的目的是
    3. (3) 步骤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滤液2经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副产品绿矾 B . 将滤液2迅速置于冰—盐浴中冷却,有利于析出大颗粒绿矾晶体 C . 过滤绿矾晶体时,宜采用玻璃砂芯漏斗 D . 先用适量稀硫酸洗涤绿矾晶体并将洗出液与滤液3合并,可提高二氧化钛收率
    4. (4) 步骤V:为了实现高酸度条件下的水解,先取约体积滤液3,并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到约为滤液总体积倍的沸水中,继续煮沸约后,再慢慢加入其余全部滤液,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5. (5) 测定的纯度:将粗产品溶于强酸,还原为制得待测液,然后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①给出配制标准溶液并进行滴定的操作排序:( )→( )→( )→( )→量取待测液、标准液→加指示剂→滴定

      a.称取所需质量的六水氯化铁晶体       b.加适量水溶解

      c.将晶体在气流中加热脱水        d.溶于浓盐酸

      e.加水稀释                                      f.定容至标准浓度

      ②滴定时选择的指示剂是

      A.       B.       C.甲基橙

      ③实验测得的纯度偏低,则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31. 博苏替尼(化合物I)是一种抗肿瘤药物,某课题组设计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已知: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化合物A能消耗 B . 化合物D可以和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 化合物F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 D . H的分子式为
    2. (2) 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流程中 , 而不是由A直接与反应生成C的原因是
    3. (3) 写出化合物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4. (4)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

      ①能使溶液显色;

      ②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谱显示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 (5) 写出以邻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 的合成路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