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佛堂镇中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

更新时间:2022-04-20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B . 斑马倒影 C . 水面“折”枝 D . 日全食
  • 2. 自古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其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 5km/h B . 50km/h C . 100km/h D . 150km/h
  • 3.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震耳欲聋”描述的是音调高 B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 .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响度要低一些
  • 4. 香菇和木耳都是我们餐桌上的美食,下列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 . 细胞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都是单细胞的动物  C . 细胞内有叶绿体 D . 细胞没有细胞壁
  • 5.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   )
    A . 一定上升 B . 一定下降 C . 一定静止 D . 无法判断
  • 6. 如图所示的圈形图中,甲、乙两部分是并列关系,而丙则包含甲、乙两部分,试分析以下选项不符合该图的是(   )

    A . 丙是卵胎生、甲是卵生、乙是胎生  B . 丙是生物生殖、甲是无性生殖、乙是有性生殖  C . 丙是子房、甲是子房壁、乙是胚珠  D . 丙是花、甲是雄蕊、乙是雌蕊
  • 7. 如图是昆虫两种变态发育全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 B . 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时期 C . 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④ D . 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③→④
  • 8. 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 . 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 C . 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 . 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 9. 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 . 木板 B . 真空带 C . 铁板 D . 某种液体
  • 10. 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图种子最先萌发的是②,它将发育成乙图中的⑧ B . 甲图中④是胚芽,能发育成乙图中的⑥茎和叶 C . ⑤是子叶,它的功能是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D . 甲图中①是果皮,对幼嫩的胚有保护作用
  • 11.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 . 2.1m B . 2.5 m C . 4.6m D . 5m
  • 12.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工作者已经能应用一项崭新神奇的克隆技术培育出动物新个体。1997年,英国科学家用该项技术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一时间轰动全球。以下是多莉绵羊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克隆属于无性生殖 B . 与多莉的产生相应的受精和生殖方式分别是体外受精、胎生 C . 重组细胞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乙绵羊乳腺细胞中的卵黄 D . 多莉的外形特征与甲绵羊相似
  • 13. 有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射出,在光的会聚点前遇到一个中间开孔的平面镜,则这束光线的成像情况是(   )
    A . 平面镜前后各成一实像 B . 平面镜前成一虚像,镜后成一实像 C . 平面镜前成一实像,镜后成一实像和一虚像 D . 平面镜前成一实像,镜后成一虚像
  • 14.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坐在A点的乙同学(如图)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 15. (2019七下·苍南期末) 某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
    A . 将凸透镜往下移 B . 将光屏往下移 C . 将蜡烛往下移 D . 将蜡烛往前移
  • 16. 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星形的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   (   )
    A . 出现一个蜡烛火焰的实像 B . 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 C . 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 D . 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
  • 17. (2018七下·嘉兴月考) 一个桃子只有一粒种子,而一个西瓜有很多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桃子有多个子房,一个胚珠 B . 桃子只有一个子房,但子房内有多个胚珠 C . 西瓜有多个子房,多个胚珠 D . 西瓜只有一个子房,但子房内有多个胚珠
  • 18. 为了观察一朵花子房里的胚珠,应采取的方法是(   )
    A . 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将放大镜靠近胚珠观察 B . 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将放大镜靠近人的眼睛观察 C . 用手将子房掰开,再观察里面的胚珠 D . 用镊子纵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
  • 19. 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0. 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 .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 .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 .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 .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二、简答题(本题有11小题,共25空,每空1分,共25分)
  • 21. 一朵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受精后雌蕊中的子房发育成.
  • 22. 春节过后,张纪中版的《西游记》热播荧屏,掀起了一股神话热潮.针对剧中的几个情节,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些看法,试分析回答:
    1. (1) 甲同学说:“孙悟空拔根毫毛,吹一口气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这是一种生殖,就像动物克隆一样”,你认为这是生殖。
    2. (2) 乙同学说:“我有办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人参果树,让它不再这么珍贵。”你推测他用的方法可能是
    3. (3) 丙同学上网查阅资料,搜索到了“人参果”,如图所示。

      丙同学说:“图2是对图1中的人参果在发育初期进行套模处理,引导果实发育使其形状发生改变所致”.人参果的食用部分是果皮,是由发育而来的。

    4. (4) 长丽、大紫等都是人参果的优良品种。如果以长丽为砧木,以大紫为接穗进行嫁接,嫁接后苗木成活的关键是
  • 23. (2018七下·杭州月考) 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填“A” 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4. A、B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秒A、B相遇,它们是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AvB(填“>”、“=”或“<”),P、Q间的距离为 m。

  • 25. 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图甲):

    1. (1) 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这种方法是
    2. (2) 烧杯底上和手电筒的聚光圈之间放一块镜子,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说明该镜子对光有作用。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说明该镜子为 镜。
  • 26.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图表示某地男女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表示的是(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
    2. (2) 甲和乙在青春期出现的外表上的不同变化为
  • 27. “春见耙耙柑”是一种原产于四川的柑橘,因其多汁味美、口感细腻,素有“一口一春天”美誉,近来深受温州消费者欢迎。

    1. (1) 耙耙柑糖度高,品尝一口,甜味十足,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2. (2) 为了提高春见耙耙柑的产量,果农常会对它的枝条进行修剪,那么果农剪掉的是(选项“顶芽”或“侧芽”)
  • 28. (2019·衢州) “无根萍”是一种浮水植物,能开花结果,可用种子繁殖后代。不过其主要繁殖方式是:植株一端长出小芽,小芽成熟后会离开母体长成新个体。

    1. (1) 在植物分类上,“无根萍”属于植物。
    2. (2) 下列关于“无根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不会产生生殖细胞 B . 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来 C . 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 . 主要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 29. 如下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作用,将光屏适当(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

  • 30. 某同学从河边走过,他见到河水中有白云、树木、房屋、鱼、水草等,属于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有
  • 3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若用一厚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C、D两处 成像。(填“能”或“不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3空,每空2分,共26分)
  • 32.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为什么用平板玻璃代替?
    2. (2) 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
    3. (3) 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4. (4) 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 33. (2018七下·金华月考) 同学们,你们学习了发酵技术后,想自己动手做一下发糕吗?请按下面要求去做一做, 材料用具:面粉、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方法步骤:

    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 4~5 小时;

    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 30 分钟;

    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2. (2) 方法步骤①的作用是
    3. (3) 方法步骤④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
  • 34.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4个罐头瓶编号1-4号,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3粒菜豆种子于餐巾纸上。

    步骤二:将1-4号瓶做了如下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

    编号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

    1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2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3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4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萌发

    请你根据步骤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1) 菜豆种子萌发时,首先吸收水分,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幼苗的茎和叶是由种子中胚的发育而来。
    2. (2) 本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3. (3) 小英进行1号和4号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是
  • 35.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且仍然不断呈上升趋势。

    1. (1) 近视眼的眼球在结构上不同于正常眼的特点,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选填图一中的数字序号)的曲度过大。
    2. (2) 近视眼患者需要配戴(选填图二中的字母)加以矫正。
    3. (3) 下列关于保护眼睛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 书与眼睛的距离要保持约33厘米;应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阅读。

      ② 连续看书或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让眼睛的肌肉得以放松。

      ③ 使用电脑时,眼睛与屏幕应相距25~30厘米。

      ④ 定期接受眼睛检查,若眼睛出现不适,应及时治疗或矫正。

      ⑤ 如有异物进入眼睛,不要用手乱揉,可用眼药水等冲洗眼睛。

      ⑥ 不要躺着或坐车、走路时看书。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2大题,36题4分,37题5分,共9分)
  • 36.            
    1. (1)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 (2) 如图所示A1B1是物体AB在凸透镜中成的像,试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凸透镜和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

  • 37. 下图是经过我校校门口车辆,给同学们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左图为简化平面图,右图为实图,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离岔路口120m处以54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总宽13m。问

    1. (1) 该同学以1.3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2. (2) 为了减少在校门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和同学们,各提一项合理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