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2-05-17 浏览次数:4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正方观点: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③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反方观点:②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 . ①②④ B . ②④⑥ C . ②③⑥ D . ①③⑤
  • 2. (2018·重庆) 《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 .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3. (2019·邹平模拟) 2018年5月14日,川航重庆至拉萨3U8633航班在飞行期间出现挡风玻璃碎裂,导致驾驶舱处于高空低温失压的状态,在空管和机组人员的冷静处理下,飞机安全迫降于成都双流机场。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机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 . 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被“吸出”舱外和惯性带来的危害 C . 挡风玻璃碎裂后,驾驶舱内的气压突然变为零 D . 飞机在迫降过程中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 4.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类比法 B . 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吮血液,利用了甲、乙的实验结论 C . 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限载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利用了乙、丙的实验结论 D .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这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 5. (2017·威海) 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 . 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C . 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 . 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6. 物理离不开生活,下列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钓鱼竿 B . 独轮车 C . 筷子 D . 船桨
  • 7. (2020八下·山西期末) 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将重力为80N的物体在5s内竖直匀速提升1m,拉力F为50N,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0.5m B .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4m/s C . 拉力做的有用功为50J D .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 8. 如图是开瓶盖的起子开启瓶盖的示意图,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下列能正确表示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图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9. (2020八下·山西期末) 充气的气球轻轻一压就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用手轻轻向上一弹就飘起来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如果气球上升过程中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气球将做运动.
  • 10. (2020八下·山西期末) 饮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图是一把装有水的茶壶,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倒茶时,茶水在的作用下很方便流出。

  • 11. 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原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与拉力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小芳认为小明实验误差较大,故答案为:用图乙所示装置实验,使用该装置的好处是;她在用力将木板向左拉出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选填“A”或“B”)的示数反映了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 12. (2020八下·山西期末) 2018年12月8日,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在湖北武汉顺利下水,如图所示。若“深海一号”满载时排水量为4500t,满载吃水(船进入水中的深度)为5.8m,则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N;船底受到水的压强是Pa;当母船将潜水器投入水中后,母船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ρ=1.0×103kg/m3 , g取10N/kg)

  • 13. (2020·绥化) 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重是60N,底面积是0.2m2的物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Pa;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N;当推力增大到15N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 (2020八下·哈尔滨期末)

    体积均为200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N,合金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  N.

  • 15. 如图所示,甲中测力计示数为8N,乙中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3N,则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N;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N。

  • 16. 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第一次的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次的拉力;第一次拉力的功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次拉力的功率。

三、计算题
  •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小明骑着平衡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该平衡车的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g取10N/kg,请你计算:

    整车质量/kg

    20

    最高车速/(km/h)

    18

    电动机额定功率/W

    800

    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m2

    0.004

    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Pa

    250000

    1. (1) 小明站在平衡车上静止时,平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 (2) 若该平衡车在40s内向前匀速直线行驶100m,所受平均阻力为40N,则此过程中平衡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四、简答题
五、作图题
  • 20. (2018·潍坊) 一木块沿水平面向左滑行并冲上斜面。请在图甲中画出以下力的示意图:

    ⑴木块水平向左滑行时所受的摩擦力;

    ⑵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 21. (2018·咸宁) 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是一个杠杆,如图所示是它的结构示意图。O为固定转轴,在A端连接着石球,脚踏B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打击稻谷。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和石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六、实验题
  • 22.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BCDE四种情况下,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 (2) 做B、C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的关系.
    3. (3) 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是否有关.
    4. (4) 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kg/m3
  • 23. 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3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解答:

    1. (1) 实验时,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第二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结果精确到0.1%);
    3. (3) 如图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4. (4)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同一滑轮组,钩码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
    5. (5) 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只填序号)①71.6%   ②82.4%   ③92.1%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 24. (2017八下·路北期末)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 , 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 (1) 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实验时应选择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2. (2) 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应选择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5.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把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中点作为支点,其目的是消除对实验的影响;
    2. (2) 如图1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若在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会失去平衡,那么只需将(选填下列序号),杠杆就会重新平衡;

      ①左侧钩码向左移动4个格 ②2右侧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 ③平衡螺母向左适当调节

    3. (3) 小明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如图2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每个钩码0.5N)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