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

更新时间:2022-06-29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我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1921年对仰韶文化遗迹的考察。仰韶文化遗迹主要分布于 (   ) 
    A . 辽河流域 B . 黄河流域 C . 长江流域 D . 珠江流域
  • 2. 商朝在盘庚迁殷后采取了一种二元统治制度,该制度对研究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实质含义是一种指定服役制,是按照对商王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划分的一种政治结构。这一制度是指(   ) 
    A . 内外服制 B . 分封制 C . 宗法制 D . 郡县制
  • 3. (2021高一下·温州期末)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表明( )

    ①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②同源共祖观念的发展

    ③民本观念的出现

    ④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4. (2021高一下·嘉兴期末) 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中国古代的(   )
    A . 朴素唯物论 B . “封建亲戚”主张 C . 华夏认同观念 D . “为政以德”思想
  • 5. (2021高一下·嘉兴期末)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些人物的业绩与特定时空构成了永恒瞬间。下列“永恒瞬间”中,与“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这一评价最为符合的是(   )
    A .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B . 公元前221年,秦王灭齐 C . 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 D . 公元15世纪,郑和下西洋
  • 6.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止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段话实际上肯定了秦朝(   ) 
    A . 推行郡县制度 B . 建立皇帝制度 C . 设置三公九卿制 D . 实行焚书坑儒
  • 7. (2021高一上·顺德期中)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
    A . 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B . 实施尊崇儒术的文化改革 C .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 D . 设立直接为皇帝控制的中朝
  • 8. (2021高一下·温州期末) 汉武帝时期,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的是( )
    A . 卫青 B . 霍去病 C . 张骞 D . 甘英
  • 9. 《宋书》中记载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有(   )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下                    

     ②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传入 

     ③稻麦复种制的普及                    

     ④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0. (2021高一下·嘉兴期末) 某史书记载:“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这一现象发生于(   )
    A . 西晋 B . 北魏 C . 隋朝 D . 五代
  • 11.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君主,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以下的政策或措施与他无关的是(   ) 
    A . 增设节度使,稳定边防 B .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C . 吸取隋亡教训,戒奢从简 D .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 12. (2021高一下·温州期末) 唐朝应举者在参加礼部正式考试前,往往向达官贵人投呈作品,以加深对己印象,称为“行卷”,亦称为“求知己”。这类行为从侧面反映了唐朝科举制度( )
    A . 有待进一步完善 B . 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 C . 注重公正公平原则 D .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 13. (2021高一下·湖州期末) 《资治通鉴》记载:“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该材料描述的是(   )
    A . 均田制 B . 租调制 C . 两税法 D . 租庸调制
  • 14. (2021高一下·温州期末)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展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变法取得的成果是( )
    A . 澄清吏治 B . 增加大笔收入 C . 强兵 D . 减轻人民负担
  • 15. 《中国农业史》称某一著作“最能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耕水平,不仅是我国,也是全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最丰富的一部农业科学知识集成,是我国农业遗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一著作应是(   ) 
    A . 《齐民要术》 B . 《神农本草经》 C . 《农书》 D . 《农政全书》
  • 16. 1074 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朝廷派往杭州担任通判。下列有关宋代通判这一官职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节度使成为虚衔 B . 统管地方的财政 C . 为地方各州最高长官 D .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
  • 17. 右图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部分统治区域。该王朝是(   ) 

     

    A . 唐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1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田氏代齐;百家争鸣;铁犁牛耕 

     
     

     ② 

     
     

     曲辕犁;《金刚经》;租庸调制 

     
     

     ③ 

     
     

     《史记》;五经博士;文景之治 

     
     

     ④ 

     
     

     祖冲之;《禹贡地域图》;法显 

     
    A . ②③①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③④② D . ④②①③
  • 19. 宋元时期,地处大运河终点的这座城市,被马克·波罗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这座城市是(   ) 
    A . 开封 B . 大都 C . 杭州 D . 广州
  • 20. (2021高一下·湖州期末) 宋朝社会各个层面与前代相比,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与之不相符的是(   )
    A .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B . “各糊名、誊录而考之” C .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D . “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21. 宋代诸多皇帝中有仁宗、孝宗和理宗,这是中国历史上“仁、“孝”、“理”三个字首次出现在皇帝庙号中,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新儒学的形成 C .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 社会观念的变化
  • 22. 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 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 . 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 . 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 D . 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 23. 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横扫波斯帝国,7年后建立起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亚历山大帝国与波斯帝国的共同点有(   ) 

     ①都是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②都任命希腊人担任地方主要职务 

     ③两国君主都集军政等大权于一身                    

     ④都在广阔的统治区实行行省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4. 据史籍记载,东汉时期“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文中的“大秦”是指(   ) 
    A . 波斯帝国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罗马帝国 D . 奥斯曼帝国
  • 25. (2021高一下·肇东期末) “为快速传递商业信息,记录账簿之用,(他们)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共22个字母,成为世界字母文字的祖先”,该字母文字起源于(   )
    A . 中国 B . 埃及 C . 腓尼基 D . 印度
  • 26. 在世界历史上,5—15 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  下列对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封君封臣制度是基本特征之一 B . 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C . 基督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 . 城市在王权的支持下实现了完全自治
  • 27. (2021高一下·湖州期末) 在西欧封建制度下,“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表明当时封君与封臣(   )
    A . 不存在权利义务关系 B . 不能越级从属 C . 都不能独立行使权力 D . 产生严重对立
  • 28. 伊凡四世(1530-1584)在游戏《Fate/Grand Order》中是恐怖的怪物(下图),但在历史上却对俄罗斯发展影响深远。下列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因其手段严厉被称为“伊凡雷帝” B . 他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 C . 他的改革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D . 他使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 29.  下列关于奥斯曼帝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13世纪,信奉基督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两河流域上游发展起来 B .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 C . 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 D . 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 30. 阿拉伯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一千零一夜》,其中故事有来自印度的,也有来自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地区的。这主要反映了(   ) 
    A . 阿拉伯是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B . 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C . 阿拉伯帝国有很强的侵略扩张性 D . 阿拉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 31. (2021高一下·湖州期末)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体制的建立(   )
    A . 与封建庄园的形成有密切联系 B . 仿效了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 C . 标志日本初步建立中央集权制 D . 结束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
  • 32. 下列古代非洲国家与其主要活动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 . 北非——津巴布韦 B . 东非——桑海 C . 南非——阿克苏姆 D . 西非——加纳
  • 33. 有学者指出,《马可·波罗行纪》是一部中世纪传递以香料贸易相关新闻为核心,辅以东方世界各种奇闻趣事的“新闻书”。该学者认为该书(   ) 
    A . 推动了欧洲人对金银财富的需求 B . 反映了欧洲人开拓新市场的意愿 C . 有利于东西方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D . 服务于欧洲人的海外探险和贸易
  • 34. (2021高一下·温州期末) 在论及一次航海壮举时,有学者认为它“让过去狭隘的地理观点靠边站,对地球形状和面积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这一壮举是( )
    A . 迪亚士绕过好望角 B . 达·伽马驶达印度 C . 哥伦布到达美洲 D .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 35. (2021高一下·嘉兴期末)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下列来自于美洲的有(   )

    ①大麦               ②番茄     ③香料          ④玉米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36. (2021高一下·湖州期末) 1500年至1850年间,欧洲、非洲等地向美洲地区移民近2000万人,其中非洲移民约为欧洲移民的4-5倍。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 . 欧洲对美洲的探险与征服 B . 传染病造成美洲原住民的大量死亡 C . 罪恶“三角贸易”的推动 D . 族群混合使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 37. 下图为西班牙主导的横跨太平洋的“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示意图。当时这条航线上运销的主要商品包括(   ) 

     

     ①瓷器             ②黑奴        ③丝绸         ④白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8. 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时代的人们认为,“这个世界已经令人激奋得很,没有必要再去考虑来世了”“人具有巨大能力”。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的主要诉求是(   ) 

     ①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           ②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③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④推崇基督教禁欲主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9. 恩格斯说:“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材料中的该人物(   ) 
    A . 是“美术三杰”之一 B .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 . 其作品宣扬人性的自由 D . 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 40. (2021高一下·肇东期末) 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把政府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并伴之以制衡制度,以防止其中任何一部分明显地高于其它部分。为美国宪法这一特色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A . 伏尔泰 B . 孟德斯鸠 C . 卢梭 D . 康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 41.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许多少数民族活跃在祖国的边疆,在西域、西南、东北等地建立了政权。他们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唐朝,特别是其前期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较少歧视,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有所加强,民族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 

     ——关文发《中国古代史普及读本》 

     材料二        

                   
     

     制度名称 

     

     概述 

     

     ① 

     

     按照“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汉人和契丹人实行南北分治 

     

     ② 

     

     编入该组织的女真人平时从事狩猎、捕渔等生产活动,遇到战争,青壮年则自备武器、军马和粮草,应召去打仗 

     

     行省制 

     

     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既避免了宋代过分分权造成的内部派系林立,人浮于事等现象,也避免了类似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唐政府治理西域的机构。从疆域及民族关系的角度,指出唐代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积极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标号①、②指代的制度名称及创立它们的少数民族政权。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制的影响。 
  • 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大发现带来的巨大财富强烈地吸引着西欧的贵族、商人、传教士涌向世界各地,很多中下层居民也奔向海外谋生。从16世纪初开始,由于同新发现的海外世界的接触、商路的扩展、资本主义的出现、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社会发生了变革。 

     ——据[美]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史》等整理 

    1. (1) 说出欧洲人迈入大洋过程中走在前列的两个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名称。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充满“内在动力”的理解。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社会发生了变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