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202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4-21 浏览次数:81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芒硝于风日中消尽水气"得到的是Na2SO4 B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的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一致 C . "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中的“铜奔马"主要由铜、锌组成的青铜制品 D . “红柿摘下未熟,每蓝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中的“气”是指甲烷
  • 2.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两位科学家,其中温度感受器的发现与辣椒素有关。已知辣椒素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式为C18H26NO3 B . 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C . 分子中苯环上的一取代产物有3种 D . 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3. 某固体样品由NH4Cl、FeCl2、Na2CO3、NaNO3中的两种按物质的量1:1组成,现对固体样品进行实验:将混合物溶于水,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且反应后阴离子的种数与反应前相比无变化。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固体样品的组成为(   )
    A . NH4Cl、Na2CO3 B . FeCl2、Na2CO3 C . FeCl2、NaNO3 D . NH4Cl、NaNO3
  • 4.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甲

    试剂乙

    试剂丙

    丙中现象

    A

    浓氨水

    生石灰

    硫酸铝溶液

    先沉淀后消失

    B

    稀醋酸

    大理石

    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

    浓盐酸

    二氧化锰

    酸性碘化钾-淀粉溶液

    先变蓝后褪色

    D

    70%硫酸

    亚硫酸钠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为红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5. 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科学影像图,发现火星岩石中富含X、Y、Z、W四种元素。已知: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W为同一主族元素,Y是地球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测定火星岩石含有物质Z2WY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r(W)>r(X)>r(Y) B . X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Y的氢化物 C . Y和W形成的化合物能与X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D . 两种化合物Z2Y、Z2Y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2
  • 6. MFC-电芬顿技术不需要外加能量即可发生,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OH)处理有机污染物,可获得高效的废水净化效果,其耦合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电极为阳极,X电极为负极 B . 甲池中H+移动的方向从M室到N室 C . 乙池可在酸性较弱的环境中使用 D . 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理论上Y电极消耗O2体积为2.24L
  • 7. 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数”的定义为:所加滴定剂与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常温下以0.10mol·L-1的HCl溶液滴定同浓度某一元碱MOH溶液并绘制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应该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B . x点处的溶液中满足:c(MOH)+c(OH-)<c(M+)+c(H+) C . 根据y点坐标可以算得Kb(MOH)=9×10-7 D . 从x点到z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二、综合题
  • 8. 镍氢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利用废旧镍氢电池的金属电极芯(主要成分为Ni(OH)2、Co(OH)2及少量铁、铝的氧化物等)生产硫酸镍、碳酸钴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离子

    Fe2+

    Fe3+

    Al3+

    Ni2+

    Co2+

    开始沉淀时pH

    6.3

    1.5

    3.4

    6.2

    7.15

    完全沉淀时pH

    8.3

    2.8

    4.7

    8.9

    9.15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硫酸浸取金属电极芯时,提高浸取效率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合理方法即可),向Co(OH)3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
    2. (2) 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浸出液”调节pH的范围为
    3. (3) “母液3”中控制Na2CO3用量使终点pH为9.5,此时c(Co2+)小于mol∙L-1(已知:Ksp[Co(OH)2]=1.6×10-15)。
    4. (4) 用滴定法测定NiSO4∙7H2O产品中镍元素含量。取2.00g样品,酸溶后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于锥形瓶中进行滴定,滴入几滴紫脲酸胺指示剂,用浓度为0.100mol∙L-1的Na2H2Y标准液滴定,重复操作2~3次,消耗Na2H2Y标准液平均值为12.40mL。

      已知:i.Ni2++H2Y2-=[NiY]2-+2H+

      ii.紫脲酸胺:紫色试剂,遇Ni2+显橙黄色。

      ①滴定终点的操作和现象是

      ②样品中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01)。

    5. (5) NiSO4在强碱溶液中和NaClO反应,可制得碱性镍镉电池电极材料NiO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9. 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 ),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合成原理:

    查阅资料:

    阿司匹林: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分解温度为128~135℃,溶于乙醇、难溶于水;

    水杨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38,溶于乙醇、微溶于水;

    乙酸酐:相对分子质量为102,无色透明液体,遇水形成乙酸。

    制备过程:

    ①如图1向三颈烧瓶中加入3.45g水杨酸、新蒸出的乙酸酐20mL(ρ=1.08g·mL-1),再加10滴浓硫酸反复振荡后,连接回流装置,搅拌,70℃加热半小时。

    ②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液倒入100mL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用图2装置减压抽滤,将所有晶体收集到布氏漏斗中。抽滤过程中用少量冷水多次洗涤晶体,继续抽滤,尽量将溶剂抽干,得到乙酰水杨酸粗品。

    提纯过程(重结晶法):

    ③将粗产品转至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100mL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

    1. (1) 图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2. (2) 步骤①中加热宜采用,冷凝回流过程中外界的水可能进入三颈烧瓶,导致发生副反应(用化学方程式作答),降低了水杨酸的转化率。
    3. (3) 步骤②用冷水洗涤晶体的目的是,用图2装置减压抽滤后的操作是
    4. (4) 步骤③中肯定用不到的装置是(填序号)。

      重结晶时为了获得较大颗粒的晶体产品,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a.不稳定区出现大量微小晶核,产生较多小颗粒的晶体

      b.亚稳过饱和区,加入晶种,晶体生长

      c.稳定区晶体不可能生长

      由信息和已有的知识分析,从温度较高浓溶液中获得较大晶体颗粒的操作为

    5. (5) 最终称量产品质量为2.61g,则所得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精确到0.01)。
  • 10. 研究碳、氮硫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对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些元素形成的有毒有害4气体进行处理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可用NH3选择性脱除氮氧化物,已知:

      ①N2(g)+O2(g)=2NO(g) ∆H1=+180kJ·mol-1

      ②5O2(g)+4NH3(g)=4NO(g)+6H2O(1) ∆H2

      ③4NH3(g)+6NO(g)=5N2(g)+6H2O(1) △H3=-2070kJ·mol-1

      则△H2=kJ∙mol-1

    2. (2) 某研究小组将3molNO、3molNH3和一定量的O2充人2L密闭容器中,在T℃、Ag2O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③,反应9min测得容器中NO的转化率为54%,则此时段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为mol·L-1·min-1。研究表明不同氨氮比[m=]条件下测得NO的残留率与温度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出氨氮比m1、m2、m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随着温度不断升高,NO的残留率趋近相同的原因可能是

    3. (3) 已知反应NO2(g)+SO2(g)⇌NO(g)+SO3(g) ∆H<0,实验测得不同温度T1℃、T2℃下的平衡态中lgp(NO2)和lgp(SO3)两个压强对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p(NO2)和p(SO2)相等、p(NO)和p(SO3)相等。则a、b两点体系压强pa:pb=温度为T2时化学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T1T2(填“>”“<"或“=”)。

    4. (4)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硼、氮共掺杂的多孔石墨烯材料作为正极催化剂的锂-二氧化碳二次电池,实现了碳酸锂在电池中的高度可逆分解,减少CO2的排放,其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 11. 半导体芯片的发明促进了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单晶硅。砷化镓(GaAs)、碳化硅等是制作半导体芯片的关键材料,也是我国优先发展的新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基态砷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和As位于同一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也相同的元素还有种。
    2. (2) SiCl4是生产高纯硅的前驱体,沸点57.6℃,可混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则SiCl4晶体类型为。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是其中Si采取的杂化类型为化合物N(CH3)3和N(SiH3)3的结构如上图所示,更易形成配合物的是,判断理由是

    3. (3) β-SiC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碳和硅的原子半径分别为apm和bpm,密度为pg∙cm-3 , 晶胞中4个C构成的空间构型为,其原子的空间利用率(即晶胞中原子体积占空间体积的百分率)为。(用含a、b、p、NA的代数式表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12. 科学家临床实验证实中草药金银花可抑制新冠病毒复制,其有效成分是“绿原酸”,以下是科研小组设计的“绿原酸(F)"的合成路线: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化合物A的名称为
    2. (2) F的分子式是,E的官能团名称为
    3. (3) D经过①②两步反应转化为E,反应①的反应条件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
    4. (4) C→D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绿原酸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后,再酸化得到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满足以下条件的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含有苯环

      b.1mol该物质能与2molNaHCO3反应

      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面积之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写出一种即可)

    6. (6) 写出以CH3CH2COOH为基础原料制备聚乳酸()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见题干,无机试剂可任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