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更新时间:2022-03-24 浏览次数:7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连云港) 出现下面图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A .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2. (2021·河池) 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继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场“战争”(  )
    A . 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B . 增强了中国经济实力 C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 . 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 3. (2021·毕节) 1950年11月,有“常胜师”之称的美国骑兵第一师在与一支中国军队交战后,该师师长盖伊这样评价对手:“他们没有航空火力支援,也没有远程炮火支援,他们手里拿的是二战时的简易武器,但他们在穿插分割中动作极其勇猛。”这支中国军队的名称是(   )
    A . 国民革命军 B . 中国工农红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4. (2021·黔东南) 毛泽东指出:“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这里“战”指的是(   )
    A . 解放战争 B . 越南战争 C . 抗美援朝战争 D . 抗日战争
  • 5. (2021·南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 .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 .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 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 6. (2021·广安)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
    A . 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 B . 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D .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 (2021·广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此,中央人民政府(   )
    A . 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 .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 8. (2021·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澳门回归祖国    ④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④③②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①②③
  • 9. (2021·岳阳) 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齐唱《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的词作者是(   )
    A . 田汉 B . 齐白石 C . 贺绿汀 D . 欧阳予倩
  • 10. (2021·岳阳) 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得益于(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1. (2021·岳阳) 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批“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化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 .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 B . 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C .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D .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 12. (2021·常德) 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    )
    A . 《千年巨变》 B . 《峥嵘岁月》 C . 《中国新生》 D . 《伟大转折》
  • 13. (2021·眉山)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B

    抗美援朝

    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1952年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1·烟台) 新中国诞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打着“联合国”旗号,前来干预东亚事务,前锋直抵鸭绿江畔,企图扼杀中国革命。为粉碎美国的阴谋,中国(   )
    A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 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 . 组建了第二炮兵部队
  • 15. (2021·潍坊) 如图为红色文物“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红旗”,曾高高飘扬在上甘岭阵地,上写: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它生动诠释了(   )

    A .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 . 敢为人先首创精神 C . 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D . 执政为民奉献精神
  • 16. (2021·包头) 下图是195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土地改革》邮票,方寸票幅中,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   )

    A . “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B .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 .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形成 D . 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夙愿
  • 17. (2021·抚顺) 10月25日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   )
    A . 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 B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 .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 18. (2021·苏州) 下图是1950年创作的漫画《纸老虎》(漫画中的文字“杜鲁门声明”和“三十八度线暴风雨”),作者创作此漫画意在(   )

    A . 阐释解放战争的必要性 B . 鼓舞军民的必胜斗志 C . 呼吁世界人民团结反帝 D . 抨击美国的冷战政策
  • 19. (2021·宜昌) 毛泽东认为,“(抗美援朝)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其“必须参战”的主要理由是(   )
    A . 美军曾帮助国民党打内战 B . 美军意图进攻苏联 C . 保家卫国,维护中国长远利益 D . 通过参战,收复台湾
  • 20. (2021·恩施)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从这首战歌可以看出,抗美援朝战争(   )
    A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C . 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 . 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 21. (2021·龙东)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文件,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
    A . 《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22. (2021·河南) 建国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 . 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C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 . “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 23. (2021·海南) 1950年,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我们的家门口。中国人民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这场战争是(   )
    A . 中法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抗美援朝战争
  • 24. (2021·海南) 下列图片呈现的是(   )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翻身农民领导土地证

    A . 打士豪分田地 B . 大生产运动 C . 解放区土地改革 D . 农业合作化运动
  • 25. (2021·玉林) 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事件标志看(   )
    A . 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B . 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 26. (2021·百色) “新中国诞生刚年,就和朝鲜人民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明藏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做出以武方侵犯新中国的尝试。”这段话旨在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大大提高中国综合实力 C . 化解了中美之间的矛盾 D . 雪洗了中国的百年耻辱
  • 27. (2021·梧州) 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章济济一堂,各抒已见。共商建国大---感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28. (2021·贺州)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如图的五星红旗。红色旗面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关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A . 革命人民大团结 B . 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C . 全国统一的实现 D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29. (2021·福建) 下图所示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   )

    A . 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 . 爱好和平,打击侵略者 C . 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 . 努力生产,踊跃支援前线
二、材料分析题
  • 30. (2021·四川)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 (1) 材料一内容是哪一年通过的?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2. (2) 图3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 (3) 根据表格,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

      时间

      钢铁(吨)

      粮食(吨)

      发电量(千瓦时)

      1949年

      16万

      11318万

      43亿

      1986年

      5220万

      39151万

      4496亿

      2018年

      92800万

      65789万

      68000亿

  • 31. (2021·云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朝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某次会议的相关信息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改革开放 40多年来,中国在众多领域跑出了中国速度,交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答卷: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改革开放之初是第11位,到2010年就跃居第2位;“天眼”望天、“蛟龙”探海、大飞机首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摘编自欧阳淞主编《写给中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人民出版社出版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方式。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什么基础?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的名称,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
    3. (3)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盛况?这一盛况标志着什么?
    4. (4) 从材料四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中国速度”?
  • 32. (2021·泸县) 参观历史展览是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专题展览的部分场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征故事展】

    故事一: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1935年1月          的召开,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故事二: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革命理想高于天”。英雄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原。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国旗变迁展】

    ——摘自何成刚等《中国现代史——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1. (1) 补充故事一中横线处的内容并分析其意义,概括故事二体现的长征精神。
    2. (2) 根据展板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晚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归属的不同,以及五星红旗被确定为国旗的会议名称。
    3. (3) 【特色道路展】

      主题:

      子目

      关键词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根据表格内容概括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表格中任一关键词进行解读。

  • 33. (2021·乐山)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他们中涌现出 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 6000个功臣集体,有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道的黄继光,有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有跃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恙的罗盛教 ……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祖国人民称为 “最可爱的人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版)

    材料三

    1. (1) 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前者对后者有何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从材料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抗美援朝精神”?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乐山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 34. (2021·襄阳) 【百年奋斗百年辉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涎,全国各行各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活动。

    方式一  【宣讲党史】襄阳某党史宣讲团在社区要向村民宣讲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下列是宣讲员收集整理的土地政策,请你帮他完成梳理:

    方式二  【研学党史】历史老师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党在1927年的革命活动,感受党在这一年的艰辛探索,要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研学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或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

    方式三  【剧说党史】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某影视剧制作中心制作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反映从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到1921年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过程。

    1. (1) 连线:把下列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与对应的时期连接起来

    2. (2) 老师向同学们征集实地考察地点,请你推荐一个地点并指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3. (3) 请你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把该剧剧名定为“觉醒年代”的理由。
  • 35. (2021·鄂州)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党史,经历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 (1) 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一大”召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 (2) 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天换地”的真实内涵。
    3. (3) 用史实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答一点即可。)
    4. (4)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36. (2021·十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党的历史开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年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 (1) 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是什么?哪次会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比较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 (2) 新中国以哪事件为起点?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3.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农村的改革措施是什么?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座城市?
    4. (4) 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5. (5) 请列举一例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及相关的科学家。
    6. (6) 请到以上探究,作为新时代 中学生,你怎样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 37. (2021·广东) 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表达其现实主张的重要策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

    评述

    文献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

    《民众的大联合(三)》(1919年8月)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

    材料二:《人民日报》纪念辛亥革命社论

    发表时间

    内容摘要

    1981年

    “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孙中山先生未竟的革命事业……孙中山先生在遗嘱中提出,紧迫任务之一是国家统一,现在这一任务还未完全实现。”

    1991年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和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为了推动祖国统一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计前嫌,提出并积极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使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2001年

    “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祖国统一努力奋斗。”

    2011年

    “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撰写这两篇文献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社论表达的共同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为此做了哪些重要努力?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的革命事业”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