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03-15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面是小明对力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 . 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C .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 . 马拉车,车前进了,则马对车施加了力;马没有后退,则车对马没有施加力作用
  • 2. (2016九下·泰山期末) 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 . 力的作用点 B . 力的大小 C . 力的方向 D . 力的单位
  • 3. 下列实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 . 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 B . 穿旱冰鞋的同学推墙会向后滑动 C . 撑竿跳高运动员将撑竿压弯 D . 将弹簧拉力器拉开
  • 4.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 B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 C . 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力不是弹力 D .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 5.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凡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 .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力 C . 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 只有接触才有可能产生摩擦
  • 6. (2018·成都) 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因汽车紧急刹车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刹车时人的惯性会消失 B . 刹车时人的惯性会增大 C . 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 D . 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
  • 7. (2019·成都) 如图所示,“和谐号”动车满成旅客从成都东站缓缓驶出前往西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B . 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惯性减小了 C . 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 . 列车加速前进时,它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 8. 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 . 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B . 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 C . 大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D . 小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
  • 9. 世界杯预赛亚洲区中国队主场迎战韩国队的情景,中国队最终以1-0战胜韩国队.下列与足球队员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 . 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C . 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 . 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 10. (2012·成都) 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 .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D . 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 11. (2018·成都)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 安全锤一端做成锥形 B . 坦克的履带非常宽大 C . 铁轨下铺放很多轨枕 D . 滑雪板的面积比较大
  • 12. 如图所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于2012年6月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下潜试验,成功突破700深度、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关于潜水器“蛟龙”号的下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不变 B .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变大 C .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力不变 D .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力差减小
  • 13.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 . 坝的宽度 B . 水的体积 C . 水的深度 D . 坝的高度
  • 14. (2020·成都) 图所示的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 “吸盘”挂钩贴在竖直墙面上 B . 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 C . 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 D . 用硬纸片“托住”杯中的水
  • 15. (2020·成都)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给自行车轮胎加气,胎内气体压强变小 B . 往装水的杯子中加盐,杯底受到的压强不变 C . 向桌上的空杯加水,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D . 人在站立时抬起一只脚后,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 16. 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 . 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的重力是平衡力 C . 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课本所受的重力是平衡力 D . 由于课本静止,因此课本没有受到平衡力
  • 17. (2019八下·达拉特旗月考) 一根原长8cm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当所受拉力为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 )
    A . 10N B . 12N C . 14N D . 20N
  • 18. 如图,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水银、盐水、酒精(ρ>ρ>ρ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那么下列对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各装什么液体?(   )

    A . 甲中是水银,乙中是盐水,丙中是酒精 B . 甲中是酒精,乙中是盐水,丙中是水银 C . 甲中是盐水,乙中是水银,丙中是酒精 D . 甲中是水银,乙中是酒精,丙中是盐水
二、填空题
  • 19. (2012·成都) 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的作用是的.

  • 20. 在学校排球联赛中,球在空中除了受到空气阻力外,还受到力。排球上有许多花纹,是采用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 21. (2013·成都) 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如图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的.

  • 22. 2017 年 5 月 18 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直-19E”出口型武装直升飞机首飞成功。如图 所示,当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停机坪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飞行员受到的合力 。( “向上”、“向下”或“为零”)

  • 23. 用5N竖直向下的力把重2N的木块紧紧压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力是N;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同样重的木块紧紧压在天花板上,天花板受到木块的压力是N。
  • 24. 小军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5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N,方向;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N。
  • 25. (2021八下·南开期中) 如图所示,手指施加8 N的力把图钉压入木板,若图钉帽的受力面积是 ,则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为Pa,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的目的。

  • 26. (2012·成都) 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如图)在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m水深大关,“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 “蛟龙”号在深5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a.(g=10N/kg)

  • 27. (2020八下·百色月考) 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已知水银密度ρ=13.6×103 kg/m3 , g取10 N/kg,则100 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 Pa.

三、作图题
四、计算题
  • 31. (2019八下·阿拉善左旗期中) 小明同学的质量为60kg,他站在水平地面上,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5m2 , 求
    1. (1) 小明同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 (2) 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N/kg
  • 32. 如图所示,玻璃杯中装有重3N的水,水深10cm,ρ=1.0×103kg/m3 , 若杯的重力为1N,杯的底面积为20cm2 , 水平桌面的面积为0.5m2 , g=10N/kg.求:

    1. (1) 水对杯底的压力;
    2. (2) 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33. 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5×102m2 , 盛有质量为5 千克的水.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60 牛.底面积为8×102m2

    1. (1) 求容器甲内水的体积V
    2. (2) 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3. (3) 若将一物块A 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物块A 的密度ρA
五、实验题
  • 34. 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中:
    1.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____;
      A . 力可以改变弹簧的形状 B . 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方向 C . 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快慢
    2. (2) 在进行图所示的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3. (3) 利用上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量出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条件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运动;
    4. (4) 小武同学猜想:用两个不同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相同的力,示数可能不同。以下设计中,能验证该猜想的是____。
      A . 测量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拉力 B . 测量同一个木块受到的重力 C . 测量让小武感受相同的拉力 D . 测量拉动同一个木块的拉力
  • 35. 如图是老师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1. (1)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判断液体压强的变化情况;
    2. (2) 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有关;
    3. (3) 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
    4. (4) 比较③④⑤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36. 为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之间的关系,小张、小王和小李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选取某根原长为20cm的轻弹簧做了两组实验。

    表格l和表格2是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表格1:

    次数

    1

    2

    3

    4

    5

    弹簧受到的力F/N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l/cm

    21.00

    22.00

    23.00

    24.00

    25.00

    表格2:

    次数

    1

    2

    3

    4

    5

    弹簧受到的力F/N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l/cm

    19.00

    18.00

    17.00

    16.00

    15.00

    1. (1) 其中表格 (填“l”或“2”)是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时测得的数据;
    2. (2) 三位同学得出正确结论后,小张设计了一个可以判断物体做匀速、加速和减速直线运动的装置(如图)。图中两根与实验中完全相同的弹簧穿在光滑水平直杆上,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盒子的左、右侧壁,另一端与穿在杆上的小滑块相连。装置静止时,两根弹簧均为原长,滑块位置在O点;

      小张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把该装置固定在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中,使水平直杆平行于汽车的运动方向,当发现滑块稳定在图中的位置P时,汽车正在做什么运动?

      小王的回答是: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物体会运动得越来越慢。由于滑块受到两根弹簧的作用力均向左,因此汽车一定向右做减速运动;

      小李的回答是:在水平面上推车时,若水平推力大于摩擦力,车会运动得越来越快。由于滑块受到两根弹簧的作用力均向左,因此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你认为车的运动情况是:

六、多选题
  • 37. (2012·成都) 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

    A . 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B . 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B所受摩擦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 D . 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A对B的摩擦力
  • 38. 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ρ=4∶5,底面积之比S∶S=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p=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 B .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15 C .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D .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