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

更新时间:2022-05-05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白山期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神农本草经》中“石胆……能化铁为铜、成金银”描述的是湿法炼铜 B . 刘长卿诗云“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固态冰转化为液态水需要吸热 C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D .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强水为强电解质
  • 2. 下列过程的能量变化与如图所示相符的是(   )

    A . 石灰石烧制生石灰 B . 浓硫酸的稀释 C . 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炭反应 D . 氯化铵与Ba(OH)2·8H2O的反应
  • 3. 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已知:3Cl2 +2NH3=N2 +6HCl。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Cl2)、v(NH3) 、v(N2)、v(HCl)表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v(Cl2)= v(NH3) B . v (Cl2)=v (N2) C . v(Cl2) = v(HCl) D . v(NH3)=v(HCl)
  • 5. 模拟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a、b用导线连接,则铁片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B . 若a、b不用导线连接,则d处比c处更易产生铁锈 C . 若a、b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则会加快铁片的腐蚀 D . 若a、b用导线连接,将石墨换成铜棒,则铁片的腐蚀会减慢
  • 6. 已知: , 在的悬浊混合液中的值为(   )
    A . 0.04 B . 0.4 C . 2.5 D . 25
  • 7. 一种将丙烷转化为丙烯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有利于消除排放,变废为宝 B . 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C . 是反应的中间体 D . 增加的量有利于提高的转化率
  • 8.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所含的的数目可能为0.05 B . 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分子数为0.1 C . 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的数目为0.08 D . 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分子数为0.4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能层有3s、3p、3d三个原子轨道 B .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原子轨道数依次增多 C . 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 D . 在氢原子基态电子的概率分布图中,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该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的大小
  • 10. 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 常温下某浓度的溶液的 B . 用某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C . 等体积等pH的盐酸与溶液分别和足量锌反应,放出的氢气较多 D . 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溶液的
  • 11. 向两个完全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各加入镁,然后用注射器向上述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注入盐酸、醋酸,测得上述密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 . 曲线a为醋酸与镁反应的变化曲线 C . 相同时间段内,盐酸生成的气体更少 D . 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除了与酸的强弱有关外,还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关
  • 12. (2021高二上·白山期末) 近日,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示范区正式投运。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二次电池,比锂离子电池更稳定,造价更低,可实现内快速充电。放电时,从负极脱嵌,经电解质嵌入正极,总反应为( , M为过渡金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充电时,从过渡金属氧化物中脱嵌,经电解质嵌入石墨烯纳米片 B . 放电时,电子从石墨烯纳米片流出经外电路流入过渡金属氧化物 C . 充电时,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D . 放电时,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二、多选题
  • 13.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铁件镀银

    B.由褪色快慢研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氢气的能量变化

    D.蒸干硫酸铝溶液制无水硫酸铝固体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室温下,向10.00 mL0.1000 mol/LNaHCO3溶液中滴加0.1000 mol/L的盐酸,溶液的pH随加入的盐酸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室温下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和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时,对于反应 ,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 B . b点溶液中的全部溶质为NaHCO3和NaCl C . c点溶液中,c(Na+)>c()>c(Cl-)>c(H+)>c(OH-) D . d点溶液中存在
三、综合题
  • 15.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易溶性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用滴定法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其操作为准确称量1.5 g样品,配成250 mL待测液,每次取出待测液25.00 mL,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
    1. (1) 配制待测液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和
    2. (2) 可用(填“a”或“b”)量取待测液。

    3. (3) 滴定过程中眼睛应观察,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则达到滴定终点时的标志是
    4. (4) 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盐酸溶液体积/mL

      27.00

      27.02

      26.98

      经计算,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5. (5) 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样品纯度偏大的是____(填标号)。A.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有溶液溅出
      A . 注入待测液前锥形瓶未干燥 B . 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C .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 16. 从废旧锂离子电池[含 ( 嵌入石墨层间)、铝箔、 电解质和有机溶剂及少量的 ]中回收钴和锂并制备 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该工艺条件下,浸取液中含有的五种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如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

    1.9

    7.6

    4.2

    6.7

    6.5

    完全沉淀的

    3.2

    9.2

    6.7

    8.4

    8.5( 时开始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真空热解”的温度一般选择 , 没有选择更高温度的主要原因是
    2. (2) “还原酸浸”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工艺中只用盐酸也可将 还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净化1”时调整溶液的 为6.7,此时得到的沉淀有(填化学式)。
    4. (4) 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净化2”时,应将溶液的 调整为9.2~
    6. (6) 溶液中 , 为使“沉锂”后溶液中 , 则 溶液中至少要加 固体g。[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
  • 17. 前四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性质如表所示:

    A

    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

    B

    同周期中,占据的能级数最多,但所用的电子数最少

    C

    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

    D

    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不考虑稀有气体)

    E

    C、E、F三种元素的价电子数相同

    F

    同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回答下列问题:

    1. (1) C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种空间运动状态。画出E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2. (2) C和D可形成一种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 (3) A,B,C,D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 (4) 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元素C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
    5. (5) 检验某物质或某溶液中是否含D元素的方法是,该方法的原理是
  • 18. 氨气中氢含量高,故氨气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且安全、易储运,可通过氨热分解法制氢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进行探究,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将通入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此时容器内总压强为),各物质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叙述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断依据的是____(填标号)。
      A . B . 不再随时间改变 C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改变 D . 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改变
    2. (2) 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内,的平衡转化率为,此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③反应达到平衡后,往该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均为 , 此时v(正)(填“>”、“<”或“=”)v(逆)。

    3. (3) 时,仅将容积的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并保持不变,图中能正确表示压缩后分压变化趋势的曲线是(填“a”、“b”、“c”或“d”)。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