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2-03-14 浏览次数:1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抄写诗句。要注意文字的对齐及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2分)
二、根据读音填字组词。(4分)
三、选择题。(将正确序号填在括号里) (3分)
  • 3. 下列关于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方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了让故事有新鲜感,可以有自己的小创作。 B . 为了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 C . 为了尊重故事的原创性,不能打乱顺序讲述。 D . 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可以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天上的火烧云姿态万千,变化极多,令人目不暇接。 B . 动物园里的的大熊猫,各有姿态 , 又相映成趣。 C . 各种姿态的菊花竞相开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D . 同学们个个斗志昂扬,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 5. 对于古诗词理解,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示儿》《长相思》《己亥杂诗》都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B . “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生气恃风雷”中“九州”都代指全国。 C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指的是皇亲贵族。 D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浣女”指的是洗衣物的少女。
四、词句段运用。(17分)
  • 6. 补全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呕心()()  ②气()()坏  ③左右()(

    ④悠()自()  ⑤同()()力  ⑥应接()(

    ⑴在上面的词语中,像①这样含有褒扬情感的还有。(填序号)

    ⑵与俗语“鼻子都气歪了”意思相近的成语是。(填序号)

    ⑶从上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把它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 7. 读下面语句,先在句子后面括号写出主要意思,再把句子排成一段连贯的话

    ⑴在一定的时间内要读大量的书却无暇细读时,可用泛读法。(    )

    ⑵要想具有广博的知识,请学会泛读吧!(     )

    ⑶泛读是一种很有用的阅读方法。(     )

    ⑷泛读能够使我们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    )

    ⑸阅读与自己的学业联系不大但又有一定帮助的书,可用泛读法。(    )

    正确排序是()(填序号)

  • 8. 按要求写句子。
    1. (1)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2. (2)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结束,请结合下面的宣传海报设计一句宣传语。

五、积累填空。(9分)
  • 9. 积累填空
    1. (1) 文中有情,比如《桂花雨》一文,作者描写童年摇桂花的往事,表达;《父爱之舟》通过描写作者与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
    2. (2)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司马光说:“由俭入奢易,。“朱用纯说:“一粥一饭,;半丝半缕,。”
    3. (3) “,其道大光。,一泻汪洋。”这句运用象征手法,象征着少年中国的
六、阅读实践。(35分)
  • 10.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饱览——

    2. (2) 写出选段的主要内容:
    3. (3) 课文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较大篇幅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11. 阅读理解

    《鸟的天堂》(节选)

    [甲]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乙]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 (1) [甲]段是对榕树的(填“静态”或“动态”)描写。
    2. (2)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一是 ;二是。画横线的句子形象地表现了
    3. (3) [乙]段写了的情景,是(填“静态”或“动态”)描写。这段话反映了作者的心情。
    4. (4) 作者抓住“起初”“后来”“接着”等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写出鸟的天堂从静到动的变化过程。请从下面的句子中选择一句,添加表示动态描写的语句,把句子写具体。

      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小猫在院子里玩耍。

  • 12. 默读下面的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别了,我爱的中国

    郑振铎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 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爱国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个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中国;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 //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中国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

    1. (1) 依照标示的“//”梳理全文脉络,想一想作者依次写了哪三部分内容?请简要写下来。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 (2) 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景物描写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船上看到的 和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之情。
    3. (3) 有人认为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可以删去,你的观点是什么?说说理由。
    4. (4) 结合资料阅读,联系选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链接材料]《别了,我爱的中国》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社会活动家、作家郑振铎写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踏上出国的船只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祖国的深切留恋。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处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还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正处于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

      ①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句子中的“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

      ②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

    5. (5)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分别有什么作用?将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A .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决心献身祖国的忠贞之情。

      B .反复强调,点明永别的眷恋和无奈之情。

      C .引出离别之境,直抒胸臆,点明离别之情、爱国之心。

      D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起下文对离开祖国原因的讲述。

七、习作天地。(30分)
  • 13. 习作天地

    “读红色经典,重走长征路”,请你围绕这个主题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看过的与此有关的影视剧、书籍,也可以写自己了解的爱国人物,还可以写与此有关的一次难忘的旅行、一处有名的景点或一个心爱之物……要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用恰当的语言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分段叙述,内容具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