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3-06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一个智慧的有机体,如同人一样,要有能感知采集城市事态数据的“感官”、存储和思考分析数据的“大脑”、传输往来数据的“神经”、推进各项应用的“肢体”。同时智慧城市是人、事、物多元融合系统,也是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融合的系统。在智慧有机系统的支撑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才能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中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以及推动城乡融合治理的引擎作用,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回应社会需求、赋权赋能社会,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有机融合的智慧系统,是人生产生活和相关治理的系统,遵从人的价值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因此,智慧城市不是“0”与“1”组合的、冰冷的信息系统,而是体现人的价值和追求的、有温度的有机系统。城市智慧化不是便于监督管理人,而是有利于服务人。所以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不仅要体现为通信系统、数据底座、算力和应用平台建设,更要体现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社的积极成果。

    未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应基于有温度的智慧城市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市域社会治理平台基于通信“神经”,不仅要连接各个“感应器”,更要连接各种主体。在政府统筹负责下,各主体共同感知和参与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例如,成都简阳市“大联动、微治理”平台通过实时数据对接、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推动治理服务向每户、每人延伸,提升公众参与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智慧城市建设要重塑整体性结构,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智治体系,实现智慧感知社会事态,智慧预知和防范社会风险,智慧辅助科学民主决策,智慧助力精准打击犯罪,以及智慧赋能社会和服务民生。智治体系的建构,实现数据“聚通用”是基础,以流程再造推进职责体系重构,以数据运行“整体化”破解市域社会治理“碎片化”。杭州“城市大脑”打通了交通、卫生健康、基层治理等10多个大系统,日均协同政府和社会数据1.2亿条,有效推进了治理的整体性。

    市域社会治理各项能力的实现,有赖于并要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治理运行机制一体联动。在市域社会治理各领域,要完善信息系统和平台,形成准确感知、及时反应、智能预判、科学决策、协同行动的运行流程,达成市县乡村联动、部门联动、政社企联动、军地联动的整体运行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坚持人民性、整体性的原则,基于市域社会治理特定优势和作用,锻造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实的中间环节,坚强有力支撑“平安中国”建设。

    (摘编自李齐《用智慧城市建设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赋能》)

    材料二: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被认为是未来城市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3S(RS遥感、GPS卫星定位、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致力于城市发展的智慧化,使城市具有智慧感知、反应、调控能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认为,智慧城市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是人类智慧驱动城市发展,这是未来城市的新形态。智慧城市建设第一要推进数字化,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通过数字表述出来。因此,数字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步。第二,通过互联网将数字化的城市部件传输连接起来,实现网络化,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就属于网络化阶段。第三,在网络传输的基础上实现局部智能反应与调控,即智能化阶段,如智能收费、智能交通、智能工厂等。第四则是万物互联阶段,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类智慧驱使下优化运行,实现城市智慧化,基本建成智慧城市。这四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后一阶段以前一阶段为基础。

    智慧城市构架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包括智慧产业、智慧民生和智慧管理三大应用领域。网络信息技术包括数据采集的传感技术、数据传输的网络宽带技术、数据处理的云计算技术、数据存储的云存储技术、数据共享的云平台技术、网络信息安全的量子通信和加密技术等。智慧产业包括智慧农业、智慧制造、智慧建筑、智慧物流、智慧商务、智慧旅游、智慧传媒、智慧金融等,主要涉及智慧城市的生产领域。智慧民生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购物、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大都涉及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属于智慧城市的生活领域。智慧管理包括智慧规划、智慧政务、智慧监测、智慧决策、智慧社区,这些主要与智慧城市治理有关,是智慧城市的“中枢神经”,体现了智慧城市的发展程度。根据智慧城市的构架,对各组成部分的具体进展进行评估,可以获知智慧城市的发展情况,并且可以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大建设力度。

    (摘编自刘治彦《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有城市智慧有机系统的支撑。 B . 材料一以杭州“城市大脑”打通了交通、卫生健康、基层治理等大系统的做法为例,充分印证了智慧城市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C . 智慧城市发展需要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D . 智慧城市构架包括智慧产业、智慧民生和智慧管理三个领域,其中智慧民生指的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领域。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慧城市被认为是未来城市的高级形态,但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类服务。 B . 人类智慧驱动城市发展是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智能化是智慧城市发展成熟的最重要标志。 C .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赋能,而且可以服务于其他多个社会领域。 D . 如果要看一座智慧城市的发展程度如何,那么应该重点关注的就是智慧城市的治理状况。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智慧城市特点的一项是(    )
      A . 美国迪比克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做出响应,更好地服务市民。 B . 巴西里约热内卢城市运营中心每天对各类市政信息进行实时汇总和分析处理,为优化城市运行提供最佳方案,扮演着城市“大脑”的角色。 C . 黑龙江省大力推动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目前哈尔滨、大庆、佳木斯、黑河、绥化等5个地级城市及部分县级市、县城已分别建成并运行数字化城管平台。 D . 天津生态城智慧公交站整合各项政务及生活服务,让市民乘客在公交站即可实现浏览新闻、借阅电子书、查询生活服务、无人售货机购物等功能。
    4. (4) 请结合材料二,给“智慧城市”下一个简要定义。
  • 2. 文学类文本阅读

    北平陷落

    老舍

    天很热,而全国的人心都凉了,北平陷落!

    李四爷立在槐荫下,声音凄惨地对大家说:“预备下一块白布吧!万一非挂旗不可,到时候用胭脂涂个红球就行!”说完话,他蹲在了地上,呆呆的看着一条绿槐虫儿。

    拉车的小崔,赤着背出来进去的乱晃。今天没法出车,而家里没有一粒米。晃了几次,他凑到李老夫妇的跟前:“四奶奶!您还得行行好哇!”李四爷没有抬头,还看着地上的绿虫儿。李四妈,不像平日那么哇啦哇啦的,用低微的声音回答:“待一会儿,我给你送二斤杂合面儿去!”“那敢情好!我这儿谢谢四奶奶啦!”小崔的声音也不很高。剃头匠孙七今天铺子都没开市,他在家中喝了两盅闷酒,脸红扑扑的走出来。借着点酒力,他想发发牢骚:“我恨日本鬼子!我等着,他们敢进咱们的小羊圈,我教他们知道我孙七的厉害!”六号没有人出来。小文夫妇照例现在该吊嗓子,可是没敢出声。刘师傅在屋里用力地擦自己的一把单刀。

    头上已没有了飞机,城外已没有了炮声,一切静寂。只有响晴的天上似乎有一点什么波动,随人的脉搏轻跳,跳出一些金的星,白的光。亡国的晴寂!

    瑞宣,胖胖的,长得很像父亲。不论他穿着什么衣服,他的样子老是那么自然,大雅。这个文文雅雅的态度,在祁家是独一份儿。在他心境不好的时候,他像一片春阴,教谁也能放心不会有什么狂风暴雨。在他快活的时候,他也只有微笑,好像是笑他自己为什么要快活的样子。

    他很用功,对中国与欧西的文艺都有相当的认识。可惜他没机会,或财力,去到外国求深造。当下过雪后,他一定去上北海,爬到小白塔上,去看西山的雪峰。那白而远的山峰把他的思想引到极远极远的地方去。赶到不得已得由塔上下来,他的心便由高山与野海收回来,而想到他对家庭与学校的责任。他没法卸去自己的人世间的责任而跑到理想的世界里去。于是,他顺手儿在路上给祖父与小顺儿买些点心,像个贤孙慈父那样婆婆妈妈的!好吧,既不能远走高飞,便回家招老小一笑吧!他的无可如何的笑纹又摆在他冻红了的脸上。

    今天,瑞宣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

    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

    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

    瑞宣一声没出的把老三拉到自己的屋中来。

    哥儿俩对愣了好大半天,都想说话,而不知从何处说起。

    屋里,院中,到处,都没有声响。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的大城——九门紧闭——像晴光下的古墓!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

    “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

    老大又听了听。“对!坦克车!辆数很多!哼!”他咬住了嘴唇。

    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地被飞机与坦克强奸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亡国奴!”

    “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声音往前走。

    “我得走!”瑞全重了一句。

    “走?上哪儿?”

    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

    “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

    “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

    “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

    瑞全小声地说:“大哥!你要是这样,教我怎好走开呢?”

    瑞宣用手背把泪抹去。“你走你的,老三!要记住,永远记住,你家的老大并不是个没出息的人……”他的嗓子里噎了几下,不能说下去。

    (选自《四世同堂》,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第二、三段写北平陷落时小羊圈胡同中各类人的反应,表现了人们低落、惶恐、兴奋、害怕、期待等各种各样的情绪,真实生动。 B . 小说中的李四爷在日本人即将进城时呆呆看虫,已经开始谋划悬挂日本国旗,小崔来求粮他连头都没抬,可见其见风使舵,为人刻薄。 C . “最爱和平的中国……”一段运用反复、拟人、夸张等修辞,突出北平温和、友善却无辜受难的悲惨,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憎恨。 D . 小说语言有明显的“京味儿”,如“绿槐虫儿”“杂合面儿”“那敢情好”等,带有北京独特的地域腔调,极富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2. (2) 文中多次写到晴空阳光,请举例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3. (3) 小说中作者写了祁瑞宣由“笑”到“泪”的变化,请根据小说内容,探究其中的深刻内涵。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 3. 文言文阅读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  ②秦王:李世民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B . 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C . 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D . 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钜鹿县男,属男爵,是古代五爵的最末等。秦以后的爵位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B . 顿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在面见君王时,行顿首礼既是表尊敬,也有请罪之意。 C .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起始于汉武帝,终结于满清溥仪,汉武帝的年号为“建元”,溥仪的年号为“宣统”。 D . 尚书省,官僚机构名,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下辖吏、礼、兵、刑、户、工等六部。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征极具才华。他对各种书籍、学问都能融会贯通。魏王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魏征,魏征进献十条计策劝说李密,只是未被采用。 B . 魏征眼光过人。他给当时李密部下李勣写信并成功劝其归附于唐,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自身处必争之地,处境危险。 C . 魏征直言敢言。在唐初权力斗争中,李世民最终获胜。他责备魏征事先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D . 魏征执法公允,为官清廉。他虽不熟悉律法,却能坚持原则,按实情处理,大家都心悦诚服。虽身居高位,住宅却连正室都没有,还是太宗用建自己小殿的材料为他建造正室。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②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

  • 4. 古代诗歌阅读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注):①此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上不得志时期。鲜于子骏,即鲜于侁;范尧夫,即范纯仁,范仲淹次子;彝叟,即范纯礼,为范仲淹第三子,范尧夫之弟。三人与司马光皆有交谊。②阕:终,止。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两句写春景园林和连绵的春雨,使诗人觉得身上衣裳难抵这料峭春寒。 B . “中宵”句表明诗人在与好友相聚痛饮,直到夜半方醒,表达了年老不胜酒力之慨。 C . “旁观”两句写周边的景色,游目骋怀,近处的山像象群静卧,远处则万籁俱寂。 D . 末两句点睛之笔,既表白了高洁的品质,又流露出一缕淡淡的委婉曲折之情。
    2. (2) 请简要分析诗歌景物描写的特色及作用。
  • 5. 名句名篇默写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问孔子为何以“哂”对待子路,孔子以“”两句指出子路轻率急躁、不谦虚的缺点。
    2. (2)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
    3. (3) 《答司马谏议书》作者说自己变法之前就预料到会招致的后果的句子:
    4. (4) 《阿房宫赋》中,作者写阿房宫占地之广、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5. (5) 《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
三、语言文字应用(15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如水,波平如镜。突然落下一颗石子,一时间_______,泛起阵阵涟漪。历史的碎片一股脑儿地跳将出来——三星堆,这个“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地下历史宝库,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和惊喜——神秘莫测的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黄金权杖、《山海经》记载能“通天通地”的青铜神树等等,你们从哪里来?那鼓凸的眼睛,想述说什么?

    “三星堆”,顾名思义,像星星一样的三个土堆。专家表示,三星堆所在的三个土堆,就像一根直线上的三颗金星,当地人便把这三个土堆及其周边地区叫做三星堆。

    三星堆古遗址,是我国西南地区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35年前的1986年,三星堆遗址首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一眼穿越三千年,重新_______后的三星堆考古工作,还将为我们续写哪些传奇?在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内出土的海贝、金面具残片、象牙制品、丝绸织品、玉石器等文物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都提供了重要物证。

    走在城市的街头,高楼_______,有序排列;商店_______,到处都是;车来车往,人潮涌动。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三星堆遗址的再次发据,让我们又一次想起了这些问题。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想一项是(    )
      A . 波光潋滟   启动   鳞次栉比   星罗棋布 B . 波光粼粼   起动   星罗棋布   鳞次栉比 C . 波光潋滟   启动   星罗棋布   鳞次栉比 D . 波光粼粼   起动   鳞次栉比   星罗棋布
    2. (2)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三星堆遗址首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B . 首次大规模发掘的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C . 首次大规模发掘的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D . 三星堆遗址首次被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3. (3) 关于文中相关语句标点符号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原文“历史的碎片一股脑儿地跳将出来——三星堆,这个‘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地下历史宝库……,句中破折号强调被引出的下文。 B . “‘通天通地’的青铜神树”中“通天通地”的引号表示有特殊含义;“‘三星堆’,顾名思义……”中的“三星堆”的引号则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C . 原文“出土的海贝、金面具残片、象牙制品、丝绸织品、玉石器”,几个顿号连接的词语(或短语)是并列关系,将它们的位置调换,意思不变。 D . 原文中“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虽然三个句子都是问句,但不应该都使用问号,应改为“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
  • 7.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日本政府当地时间4月13日上午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排放入海。

    东京电力公司此前表示,经过处理,核废水当中的绝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可以清除,但是“氚”没有办法清除。他们会把废水里氚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但此前媒体披露,即使经过处理,污水中也不可能只含有“氚”,里面还有碳14、钴60、锶90等放射性物质残留。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一旦被排入大海会造成什么影响呢?首先,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将受到影响,特别是福岛县周边局部水域,之后污水还会污染东海。一家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四、作文(4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月22日下午13:07,“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5月24日上午10:00,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于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全民哀悼。

    “我和他有一面之缘,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

    “此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

    “风吹过稻田,我就会想起您,想起您的禾下乘凉梦。”

    “未见其面,却蒙其恩!”

    ……

    如今,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功在当代,惠泽千秋,他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民族脊梁。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国士如灯,照亮前程;千里稻香,不朽丰碑;袁老千古,铭记于心!缅怀“稻田守望者”,去做“时代追梦人”。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感受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标题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