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合调研化学...

更新时间:2022-03-11 浏览次数:7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过程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
    A . 酿酒成醋 B . 百炼成钢 C . 蜡烛照明 D . 海水淡化
  •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的是(   )
    A . 钠:制钛、锆、铌等稀有金属 B . 小苏打: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剂 C . 纯碱:治疗胃酸过多症 D . 过氧化钠: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 3. (2020高一上·南宁期中) 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有固体的磁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磁流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 nm~36 nm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磁流体属于溶液 B . 磁流体很不稳定 C . 磁流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 . 磁流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 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 次氯酸钙的化学式:Ca(ClO)2 B . Cl的结构示意图: C .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微粒: D . H218O 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
  • 5. 如图所示利用海水制备一系列化工产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提取溴的过程中,先用稀硫酸酸化海水,再通入Cl2 , 其目的是减少Cl2与H2O反应 B . 工业提取镁的过程中,向海水中加入烧碱的目的是富集镁元素 C . 上述制备Mg、Br2、NaNH2的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 在隔绝空气和干燥条件下利用Na制备NaH和NaNH2
  • 6. 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
    A . Mg→Mg2+ B . HCl→Cl2 C . SO2→S D . SO→SO2
  • 7. 将以下4份溶液分别置于如图装置中,其他条件相同时,灯泡最亮的是(   )

    A . 80mL1mol·L-1的氯化钙溶液 B . 30mL1mol·L-1的盐酸 C . 150mL1mol·L-1的氯化钠溶液 D . 100mL2mol·L-1的蔗糖溶液
  • 8. 在化学魔术中,一张白纸在用碘溶液喷洒后会呈现出蓝色字迹,其奥秘在于这张白纸曾用一种“隐形墨水”书写过。该“隐形墨水”为(   )
    A . 食盐水 B . 白醋 C . 淀粉溶液 D . 蔗糖溶液
  • 9. 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Na+、Cu2+、NO、SO B . Zn2+、NH、NO、Cl- C . K+、Na+、Cl-、CO D . SO、K+、MnO、Na+
  •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碳酸钙溶液与盐酸反应:CO+2H+=H2O+CO2 B .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Na+Cu2+=Cu+2Na+ C . 将Cl2通入FeCl2溶液中:Fe2++Cl2=Fe3++2Cl- D .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H++SO+Ba2++2OH-=BaSO4↓+2H2O
  • 11. (2019高一上·台州月考) 将CO2通至下列溶液中:①次氯酸钙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氯化钙溶液;④饱和碳酸钠溶液;⑤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溶液会出现浑浊的有几种(    )
    A . 2种 B . 3种 C . 4种 D . 5种
  • 12. 对于某些常见物质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 取某溶液加入稀HCl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O32- B . 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显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钾元素 C . 取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可能有SO42- D . 取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一定有NH4+
  • 13.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B . 可以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酸碱性 C .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处 D . 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溶液中的碘
  • 14.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NaCl(aq)Cl2FeCl2 B . NaClO(aq)HClO(aq)HCl(aq) C . HClOCl2NaClO(aq) D . 浓盐酸Cl2漂白粉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碱工业”中,“氯”指的是氯气,“碱”指的是烧碱 B . 氯气能与铁反应,液氯不宜贮存在钢瓶中 C . 如在氯气泄露现场,可用浸有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 D . 新制氯水能杀菌消毒是因为Cl2有毒,能毒杀细菌
  • 16. 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所加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除杂的物质

    试剂

    操作

    A

    Cl2(H2O)

    碱石灰

    洗气

    B

    Cl2(HCl)

    饱和食盐水

    洗气

    C

    NaHCO3(Na2CO3)

    ——

    加热

    D

    HNO3溶液(H2SO4)

    BaCl2溶液

    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将Na2SO4、MgSO4、H2SO4溶于水配成0.2L混合溶液,浓度为6mol∙L-1 , Na+浓度为2mol∙L-1 , Mg2+浓度为1mol∙L-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 . 该混合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 . 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8mol∙L-1 C . 若将该混合溶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L,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 mol∙L-1 D . 若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1NaOH溶液至Mg2+恰好完全沉淀,需NaOH溶液200mL
  • 18. 溴( Br ) 与氯同属“卤族”元素, 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Cl2比 Br2的活泼性更强, 下面是根据氯的性质对溴的性质的预测, 其中正确的是(   )
    A . 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B . 溴蒸气与氢气在加热下反应生成 HBr C . 溴单质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Br 和 HBrO D . 溴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得 l 个电子, 易被氧化
  • 19. 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 B . ②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 . ③中得到的上层溶液中不含I- D . 操作Z的名称是加热
  • 20. (2019高一上·台州月考) Cl2在70℃的NaOH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4:1,溶液中NaCl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11:2 B . 1:1 C . 9:4 D . 5:1
二、填空题
  • 2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现有①三氧化硫②澄清石灰水③液氯④纯碱⑤酒精⑥醋酸⑦稀硫酸⑧熔融的氢氧化钠等物质中,属于能导电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2. (2) 有甲、乙、丙三种元素,甲元素M层的电子数是其K层的电子数的1/2,乙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丙元素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

      ①写出丙元素的元素符号

      ②写出甲、乙、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③画出甲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22.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NO2 , 以前有许多起因误食NaNO2而中毒的事件,其原因是NaNO2把人体内的Fe2+转化为Fe3+而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这说明NaNO2具有(填“氧化”或“还原”)性。工业盐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来缓解中毒状况,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填“氧化”或“还原”)性。
    2. (2) 在Fe+4HNO3=Fe(NO3)3+NO↑+2H2O的反应中,每有0.6mol电子发生转移时,被还原的HNO3mol。
    3. (3) 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Fe2+、NO、Fe3+、NH、H+和H2O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Fe3+、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23.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氯气的性质并模拟工业制备漂白粉,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装置A中反应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

    1. (1) 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处依次放入的物质正确的是____。

      ①干燥的有色布条

      ②湿润的有色布条

      ③浓硫酸

      ④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

      A . ①④② B . ①③② C . ②③① D . ②④①
    2. (2) F中盛放(填化学式)溶液。
    3. (3) 装置A中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氯气的体积为13.44L,则需消耗KClO3的物质的量为mol。
    4. (4) 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某品牌消毒液包装上说明如下图。

      注意事项:

      1.本品对棉织品有漂白脱色作用,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

      2.密封保存,请勿与洁厕灵同时作用。

      3.保质期为一年

      ①“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需“密封保存”的原因:

  • 24. 现有一不纯的小苏打样品(含杂质NaCl、Na2CO3·10H2O),为测定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和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K1、K2 , 关闭K3 , 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K1、K2 , 打开K3 ,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⑤打开活塞K1 , 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C和U形管D的质量。

    [资料]

    i.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

    ii.ii.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iii.Na2CO3·10H2ONa2CO3+10H2O↑。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E中盛放的药品是;若无该装置,则会导致测得的NaHCO3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 (2) 步骤③的目的是
    3. (3) 装置B中除反应Na2CO3·10H2ONa2CO3+10H2O↑外,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若实验中称取样品的质量为50.0g,反应后C、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12.6g、8.8g,若将等质量的该样品与足量稀硫酸混合,可得CO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计算结果精确到0.01)。(写出详细解题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