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2022初生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3.4生态系统的稳...

更新时间:2022-02-17 浏览次数:4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七上·连平月考)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农田生态系统 B . 城市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森林生态系统
  • 2. (2021七上·紫金期中)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 B . 生态平衡很难实现,而且一旦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就不会再达到平衡状态 C . 湿地生态系统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 D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生产者
  • 3. (2021七上·汕头期中) 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是(   )
    A . 生物的种类 B . 动物的数量 C . 植物的种类 D . 人类的控制
  • 4. (2021八上·封开期末) 某地扩建城市广场过程中,清除了很多野生植物,铺设地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蜜蜂、蝴蝶等常见昆虫将会减少 B . 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C .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将减少 D . 广场下土壤中微生物不受影响
  • 5. (2021七上·广州期末)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B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只有一条食物链构成
  • 6. (2021七上·光明期中)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③是消费者 B . 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C . 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D . 该生态系统存在多条食物链
  • 7. (2019七上·和平月考) 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生物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 . 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c→b C . 若c灭绝,则b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 . 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 8. (2021七上·佛山月考) 有一条食物链:植物→鼠→蛇→獴。如果蛇全部被杀,其他三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曲线a和c分别表示哪两种生物?(  )

    A . 獴、植物 B . 獴、鼠 C . 植物、鼠 D . 鼠、植物
  • 9. (2021七上·龙岗期中)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如图所示,若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甲的个体数量增加,则可能会引起( )

    A . 乙的数量减少 B . 丁的数量减少 C . 乙和丙的数量都减少 D . 乙、丙、丁的数量都会增加
  • 10. (2021七上·榕江期中)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
    A . 绝对稳定的 B . 相对稳定的 C . 相对封闭的 D . 相对波动的
  • 11. (2021七上·宁德期末) 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取食情况,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青蛙

    蜘蛛

    昆虫

    田鼠

    取食的食物

    田鼠、青蛙

    昆虫、蜘蛛

    昆虫

    水稻

    水稻

    A . 田鼠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消费者 B . 若蜘蛛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受影响 C . 青蛙与昆虫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 . 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写出3条食物链
  • 12. (2021六上·济宁期末) 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牧民用网把某块草地罩上.后来发现,该块地草的叶子几乎被昆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植被破坏 B . 食物链被破坏 C . 环境污染 D . 缺水干旱
  • 13. (2021八上·临江期末) 以下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的做法是(   )
    A . 曾经麻雀因啄食农作物被列为害鸟,展开了“剿灭麻雀”运动 B . 曾经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狼多袭击家畜,开展了“大规模的猎捕狼”活动 C . 为了取得粮食,曾经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毁林种田” D . 实行“禁渔期”、“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等政策
  • 14. (2021七上·兴宁期末) 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但各个生态系统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所有生态系统都会受到相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B . 很多生物能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 C . 每种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生物都是一样的 D . 食物链和食物网把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联系在一起
  • 15. (2021七上·盐田期末) 在一片草原上生长着羊和狼,如果由于天敌的引入导致狼的数量骤减,不考虑其它因素,则羊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条曲线表示(    )
    A . B . C . D .
  • 16. (2020七上·科尔沁左翼中旗期中) 草原上过度畜牧,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漠化。这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
    A . 有限 B . 无限 C . 稳定 D . 不变
  • 17. (2020七上·潮阳期中) 如图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生态系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食物链为:蛇→鼠→草 B . 人过度捕食蛇,会造成鼠类减少 C . 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D . 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没有限度的
  • 18. (2020七上·介休期中)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图同时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 B . 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C . 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 . ②③④是消费者
  • 19. (2019七上·耒阳月考) 正常情况下,如果用图形表示兔数量的变化,下列哪一个图形是正确的?(    )
    A . B . C . D .
  • 20. (2019八下·仙游月考)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 .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C .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D .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二、判断题
三、综合题
  • 25. (2021七上·广州期末)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非生物之冋的关系。图中①②③代表三种生物成分,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草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
    2. (2) 图中的①能够利用阳光进行某种生理活动制造有机物,A代表的是该生理活动所需的原料,则A指的是水和,该生理活动指的是
    3. (3) 图中的草原生态系统有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图中蛇和鹰的关系是
    4. (4) 若人类大量捕杀鼠,则①的数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是
  • 26. (2021七上·通榆期末) 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 (1) 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2. (2) 浮萍和水草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是
    3. (3) 淤泥中的细菌是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
    4. (4) 该池塘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 27. (2019八上·源城期末) 综合应用

    风景优美的大洲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金丝燕的栖息地。“东方珍品”大洲燕窝就产于此。金丝燕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调查发现,由于过度采集燕窝,金丝燕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请据以上说明回答问题:

    1. (1) 从生态系统的类型看,大洲岛周围的海域属于生态系统。
    2. (2) 根据金丝燕的结构特征,它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类。
    3. (3) 大洲岛海域生长着丰富的藻类资源,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影响藻类的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从阳光、温度和盐度中三选一)。
    4. (4) 退潮后,露出栖息在礁石上的各种动物,它们与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这说明生物能够环境。
    5. (5) 大洲岛物种虽丰富但数量较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被破坏将难以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 28. (2021·岑溪模拟) 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简图,请回答:

    1. (1) 光、二氧化碳、水等属于生态系统的部分,图中生产者是
    2. (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
    3. (3)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4. (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和食物网流动的。
  • 29. (2019·菏泽模拟)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所示食物网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2. (2) 图甲中所示的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的生物在分类上属于类。
    3. (3) 图甲中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是
    4. (4) 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种生物的共同特点,若阴影表示四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则阴影表示的含义为
    5. (5) 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和无机盐。
    6. (6) 从获得的途径看,鹰的繁殖行为属于(选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7. (7) 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鼠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能力实现的。
四、实验探究题
  • 30. (2021八上·皇姑期末) 同学们为了探究“影响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四个大小和形状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瓶底可以通过塞子进行密封)、同种生理特征相近的植食性小鱼8条、不同种类的水藻、蒸馏水。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加入实验材料后将瓶底密封。

    实验过程:如下表

    瓶号

    加入实验材料

    蒸馏水3000毫升

    蒸馏水3000毫升

    蒸馏水3000毫升

    蒸馏水3000毫升

     

    一种少量水藻

    多种大量水藻

    与丙相同的水藻

    小鱼2条

    小鱼2条

    小鱼2条

    小鱼2条

    环境条件

    每天光照12小时

    每天光照12小时

    每天光照12小时

    黑暗

    25℃

    25℃

    25℃

    25℃

    实验现象:每天观察,记录如下:

    瓶号

    瓶中小鱼存活时间

    2天

    10天

    20天

    1天

    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通过甲、乙或(填瓶号)进行对照,可以看出维持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填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参与。
    2. (2) 如果想探究“光对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应该选择(填瓶号)进行对照实验。
    3. (3) 通过(填瓶号)进行对照可以看出,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
    4. (4) 丁瓶中的小鱼存活时间最短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