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2-25 浏览次数:116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社会进步离不开个人努力    
    ②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③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要主动融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 父母养育,同伴交往,老师教诲等,都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   )

    A . 道德化 B . 成熟化 C . 生活化 D . 社会化
  • 3. 小明打算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一名好市民,融入社会,亲近社会。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②盲人过马路上前搀扶

    ③看到老人倒地后怕惹上是非而不敢扶    
    ④参加献爱心捐款活动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4. 出门打不到车?线上打车随叫随到;饿了不想做饭?外卖来送饭......这些都体现了“共享服务”和“共享经济”,它们都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新的商业模式。这体现了(    )
    A .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 . 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C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5.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人。网络普及如此迅速,是因为网络(    )

    ①是一把双刃剑                       ②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

    ③突破了现实交往中的角色限制          ④超越了空间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2017八上·庄浪期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
    A . 上网看新闻,查资料 B . 在网络上从来不说真话 C . 利用网络抄袭答案,完成作业 D . 利用网络滥交朋友
  • 7. (2019八上·滨州月考) 据调查了解,有55%的学生认为,网络提供的信息会影响自己的判断,有30%的学生说不清它对自己有没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有15%的学生表示,他们对网络上的信息完全信任,没有判断力。这启示我们(    )
    A . 提高媒介素养 B . 合理利用网络 C . 净化网络环境 D . 保护自己隐私
  • 8. 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一种强制性规则,它是(    )
    A . 纪律 B . 法律 C . 道德 D . 规则
  • 9. “实名制”越来越广泛的进入我们的生活:银行开户,购买火车票,网上开微博等,都需要使用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实名制”的推行(    )

    ①是为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②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③需要国家建立健全有关公民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

    ④需要公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2019九下·泰兴月考) 毕达哥拉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三、简答题
四、分析说明题
  • 19. 材料一:“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材料二:李丽在一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自童年起就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但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1. (1) 材料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2) 材料二中李丽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养成这种行为?
  • 20. 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已是某中学16岁的在校生。一天下午,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纠集了十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械斗殴,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被二人纠集来的同学分别以扰乱公共秩序,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以警告、罚款等处罚。
    1. (1) 从违法的严重程度分别判断小李和小谢的行为以及被纠集的同学的行为。
    2. (2) 结合小李和小谢的行为及最后的结果,谈谈这个案例给你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