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青浦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化学...

更新时间:2022-06-17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火星车所涉及的下列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 探测仪镜头材料——二氧化硅 B . 车轮材料——钛合金 C . 温控涂层材料——聚酰胺 D . 太阳能电池复合材料——石墨纤维和硅
  • 2.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 N2的电子式是 B . 结构示意图: C . 质量数为2的氢原子: D . 形成过程:
  • 3. 下列不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 . NaClO B . Al2(SO4)3 C . H2O2 D . MgBr2
  • 4. 属于石油分馏产品的是(   )
    A . 焦炉气 B . 汽油 C . 丙烯 D . 乙醇
  • 5. (2021·青浦模拟) 按照有机物的命名规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 . 1,2-二甲基戊烷 B . 3,4-二甲基戊烷 C . 2,2-二甲基丁烷 D . 2,3,3-三甲基丁烷
  • 6. 下列对摩尔(mol)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摩尔是一个单位而非物理量 B . 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C . 1mol任何气体所含气体的分子数目都相等 D . 0.5mol氦约含有1.204×1024个电子
  • 7.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

    A . 是非金属元素 B . 是稀有气体元素 C . 是金属元素 D . 无法确认为哪一类元素
  • 8.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 酸性:HClO4>H2SO3>H2SiO3 B . 碱性:KOH>NaOH>LiOH C . 热稳定性:H2O>H2S>SiH4 D . 非金属性:F>O>N
  • 9. 关于NH3性质的解释合理的是(   )

    选项

    性质

    解释

    A

    比PH3容易液化

    NH3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更大

    B

    熔点高于PH3

    N-H键的键能比P-H大

    C

    具有还原性

    NH3中氮元素化合物为-3价

    D

    氨水中存在

    是离子化合物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实验小组用锂电池作电源,用石墨和汞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沿石墨→a→b→Hg路径流动 B . 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 汞电极发生主要反应的电极方程式: D . 电解过程中转移0.2mol的电子,阳极产生2.24L的
  • 11. (2021高三上·潍坊月考) 下列利用海带提取单质碘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甲灼烧海带 B .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浸泡液 C . 用装置丙得到I2的CCl4溶液 D . 用装置丁提纯粗碘
  • 12. 已知:2A(g) B(g) + Q (Q>0);2A(g) B(l);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1实现了氮的固定 B . 反应2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C . 催化剂a表面只发生了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D . 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 14. 有机物a、b、c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一氯代物有3种 B . b是的单体 C . c可溶于水 D . 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 15.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结果,相对误差为-2.67%,其原因可能是(   )
    A . 实验时盛放硫酸铜晶体的容器未完全干燥 B . 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 C . 硫酸铜晶体灼烧后有黑色物质出现 D . 加热后固体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 16.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 配料:加入过量乙醇 B . 加热:用水浴加热 C . 分离:用边反应边分离的方法 D . 净化: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 17. 下列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操作与结论有误的是(   )


    操作

    结论

    A

    分别加入金属铝片

    产生刺激性气味者为浓硫酸

    B

    分别加入到盛水的试管中

    剧烈放热者为浓硫酸

    C

    取等体积样品,称量质量

    质量大者为浓硫酸

    D

    分别滴在火柴梗上

    变黑者为浓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用试管收集SO2后进行如下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 . 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2的溶解已达饱和 C . 取出试管中的溶液,立即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H++⇌H++ D . 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SO2挥发
  • 19. 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Ⅰ原理为CO2 + NH3 + NaCl + H2O → NaHCO3↓ + NH4Cl B . 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CO2 , 再通入足量的NH3 C . 反应Ⅰ生成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煅烧可得到纯碱 D . 往母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使氯化铵析出
  • 20. 取两份10mL 0.05mol•L-1的NaHCO3溶液,一份滴加0.05mol•L-1的盐酸,另一份滴加0.05mol•L-1 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或碱)体积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a点可知:NaHCO3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 . 过程中:逐渐减小 C . 过程中: D . e点溶液中:c(Na+) = c(Cl-) = 0.025 mol•L-1
二、综合题
  • 21.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1. (1) 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单晶硅或多晶硅。Si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已知3种原子晶体的熔点数据如下表:

       

      金刚石

      碳化硅

      晶体硅

      熔点/℃

      >3550

      2600

      1415

      金刚石熔点比晶体硅熔点高的原因是

    2. (2) CS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利用硫(S8)与CH4为原料制备CS2 , S8受热分解成气态S2 , 发生反应2S2(g)+CH4(g)  CS2(g)+2H2S(g),CS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用燃煤废气(含N2、O2、SO2、CO2、H2O、NOx等)使尾气中的H2S转化为单质硫,可实现废物利用,保护环境,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中国传统的农具、兵器曾大量使用铁,铁器的修复是文物保护的重要课题。铁器表面氧化层的成分有多种,性质如下:

      成分

      Fe3O4

      FeO(OH)

      FeOCl

      性质

      致密

      疏松

      疏松

      在有氧条件下,Fe3O4在含Cl溶液中会转化为FeOCl,将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4Fe3O4 +O2 + +H2O→FeOCl +     , 若4mol Fe3O4完全转化为FeOC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4. (4) 化学修复可以使FeOCl转化为Fe3O4致密保护层:用Na2SO3和NaOH混合溶液浸泡锈蚀的铁器,一段时间后取出,再用NaOH溶液反复洗涤。

      ①FeOCl在NaOH的作用下转变为FeO(OH),推测溶解度FeOClFeO(OH)(填“>”或“<”)。

      ② Na2SO3的作用是

      ③ 检验FeOCl转化完全的操作和现象是

  • 22. 乙烯是合成多种塑料的单体。我国科学家开发的特殊催化剂用CO2制备CH2=CH2 , 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

    主反应:2CO2(g)+6H2(g)CH2=CH2(g)+4H2O(g)+127.8kJ

    1. (1) 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0.4molCO2(g)和1.2molH2(g),若只发生主反应,反应时间2.0min,CO2的转化率为20%,在这段时间内CH2=CH2(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 (2) 在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2(g)和H2(g),若只发生主反应,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填编号)。

      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总压强保持不变

      C.乙烯体积分数保持不变D.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达到平衡后能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任填一条)

    3. (3) 在At1、At2、At3三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其他条件相同)只发生主反应,测得乙烯的净速率(v-v)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催化效率最高的是(填“At1”、“At2”或“At3”),A点的正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逆反应速率。

      在发生主反应的同时,还发生了副反应:CO2(g)+H2(g)HCOOH(g)

    4. (4)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0.4molCO2(g)和1.2molH2(g)同时发生了主反应和副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45%,C2H4的选择性为80%,则该温度下,副反应的平衡常数K=(结果保留2位小数)。提示:C2H4的选择性=×100%
    5. (5) 0.1mol·L-1的NaOH溶液和0.2mol·L-1的HCOOH(甲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的pH<7,溶液中c(HCOOH)c(Na+)(填“大于”或“小于”),要使c(HCOOH)=c(Na+),可加入
  • 23. 化合物H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的中间体,工业上常通过如下途径合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B的反应条件是,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是
    2.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 化合物A最多14个原子共平面 B . 化合物B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C . 化合物H的分子式为C15H20O4
    3. (3) 写出F→G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 (4) 乙酸乙酯和丁酸的分子式相同,丁酸气味难闻且有腐臭味,而乙酸乙酯气味香甜,解释这两种物质为什么闻起来气味不同:
    5. (5) 依据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乙醇为原料制备( HOOCCH2COOH)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有机溶剂任选)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法为:A …B 目标产物)
  • 24. 碳酸亚铁(FeCO3)是生产补血剂的重要原料,制取碳酸亚铁的过程中涉及以下探究实验
    1. (1) 实验一:

      为探究某固体化合物X(仅含有三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甲、气体乙均为单质。

      请回答:

      气体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化合物X含有的元素为(写元素符号)。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2. (2) 实验二:

      下图装置利用实验一所得溶液B制取FeCO3(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装置丙中,先将导管移出液面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再向Na2CO3溶液(pH=11.9)通入一段时间CO2至其pH为7,滴加一定量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CO3固体。

      请回答:

      试剂a是。向Na2CO3溶液通入CO2的目的是。丙装置中制取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不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原因是
    4. (4) 100mL 0.8mol/L B溶液完全反应,最终得到5克FeCO3固体,则产率为(结果保留2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