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2章 细胞工程 /第2节 动物细胞工程 /二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三2.2.2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更新时间:2022-01-13 浏览次数: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抚松竞赛)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未涉及的生物学原理是(  )
    A .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 .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 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无限增殖 D . 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 2. (2021高二上·抚松竞赛) 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诊断 B . 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 . 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 . 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
  • 3.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若下图表示生物工程操作中某些过程的模式图,请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如果A、B是白菜和甘蓝的原生质体,可用聚乙二醇(PEG)处理使其融合为C B . 如果上图存在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得到的杂交瘤细胞C还需要在选择培养基上做二次筛选 C . 如果植物细胞A、B融合为C细胞,长出细胞壁的C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后长成杂种植株 D . 如果A、B分别是优良奶牛的精子和来自卵巢的卵母细胞,则都需要处理后才能完成体外受精
  • 4. (2021高三上·普宁月考) 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
    A . 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 B .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 C .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工厂化繁育兰花 D . 利用胚胎工程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试管动物
  • 5. (2021高三上·海安开学考) 长时间浸泡的木耳可能滋生椰毒假单胞杆菌,其代谢产生的米酵菌酸是一种可以引起人食物中毒的毒素。米酵菌酸分子量较小不能单独引起免疫反应,为了高效检测米酵菌酸,科研人员在制备米酵菌酸单克隆抗体时,要将米酵菌酸经过处理后再将其多次注射小鼠,经检测合格后,才从小鼠脾脏中提取相应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米酵菌酸分子经过特殊处理的目的是制备供免疫细胞识别的抗原 B . 经特殊处理的米酵菌酸分子多次注入小鼠是为了促进记忆T细胞的产生 C . 处理后的米酵菌酸分子注入小鼠的次数是由血液中米酵菌酸分子的浓度决定的 D . 从小鼠脾脏中提取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两两融合形成3种能增殖的杂交瘤细胞
  • 6. (2021·如皋模拟) 下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程①注射特定抗原的目的是使小鼠产生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浆细胞 B . 过程②诱导融合产生的融合细胞都能产生单克隆抗体,且能无限增殖 C . 过程③需要提供一定浓度的CO2 , 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 D . 单克隆抗体的主要优点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 7. (2021高三上·青岛开学考) 人肌红蛋白(Myo)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寒的生化标志物之一。为制备抗Myo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通常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抗原进行定量检测,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将Myo基因导入小鼠骨髓瘤细胞,来制备抗Myo的单克隆抗体 B . 抗Myo的单克隆抗体可与Myo特异性结合,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C . 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虽都能与抗原结合,但二者仍具有不同的结构 D . 加入酶标抗体的目的是通过测定酶促反应的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
  • 8.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如图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技术解决了抗血清的异质性问题 B . 甲细胞为经免疫处理的小鼠的脾细胞 C . ①中可加入聚乙二醇以促进细胞融合过程 D . ②过程是筛选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 9. (2021高二下·嘉兴期末) 新冠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发肺炎,针对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的粘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单克隆抗体由杂交瘤细胞合成 B . 杂交瘤细胞具有癌细胞的某些特征 C . 筛选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经过抗原抗体反应 D . 单克隆抗体与ACE2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止新冠病毒入侵人体
  • 10. (2021高二下·前郭期末) “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单倍体育种时,需要对F1的花药进行筛选后才可继续进行组织培养 B .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从分子水平筛选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C . 胚胎移植前,需要对来自供体母牛子宫内的胚胎进行质量筛查 D . 基因工程育种时,需要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 11. (2021高二下·韩城期末) 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果是(   )
    A . 获得新个体 B . 获得杂交细胞 C . 获得新物种 D . 获得多倍体种群
  • 12. (2021高二下·韩城期末)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的粘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下图为筛选、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研制中必需先注射完整的新冠病毒免疫小鼠以激活免疫细胞 B . 细胞X为免疫后获得的记忆T细胞 C . 研制过程中需用S蛋白筛选所需的杂交瘤细胞 D . 研制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ACE2受体结合,以防止新冠病毒入侵
  • 13. (2021高二下·韩城期末) 下列不属于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的是
    A . 作为诊断试剂 B . 用于治疗疾病 C . 作为基因探针 D . 用于运载药物
  • 14. (2021高二下·邢台月考) 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B细胞 B . ②可以表示电激法促进融合,利用的是细胞膜流动性的原理 C . ③都能分泌专一性的单克隆抗体 D . 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 15. (2021·新昌模拟)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等领域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是为了获得杂交瘤细胞 B .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定期更换培养液是为了避免接触抑制 C . 体外受精技术中,将成熟的精子放入培养液中以诱导精子获能 D . 胚胎移植时,对代孕母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条件
  • 16. (2021·柯桥模拟) 如下图所示,核苷酸合成有两个途径,物质A可以阻断其中的全合成途径。正常细胞内含有补救合成途径所必须的转化酶和激酶,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选用的骨髓瘤细胞中缺乏转化酶。现用加入H、A、T三种物质的“HAT培养基”来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效应B细胞及其自身融合细胞因含有转化酶可在HAT培养基上大量增殖 B . 杂交瘤细胞因为可以进行上述两个途径所以能在HAT培养基上大量增殖 C . 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分泌针对同一种抗原的抗体 D . 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的单抗可作为特异性探针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结构
  • 17. (2021高二下·吉林期中)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完全相符的是(  )
    A . 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幼苗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抗体--细胞的全能性 B .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酶的专一性 C . 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 D . 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获得相应产品一-细胞增殖
  • 18. (2021高二下·福州期中) “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基因工程育种时,需要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B . 单倍体育种时,需要对 F1的花药进行筛选后才可继续组织培养 C . 胚胎移植前,需要对来自供体母牛子宫内的胚胎进行质量筛查 D .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筛选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 19. (2021高二下·湖北期中)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动物细胞培养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 . 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 . 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 . 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 20. (2021高二下·十堰期中)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图表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将PrG导入细胞Ⅱ,则Ⅱ最可能是浆细胞 B . 图中⑤过程需要的培养基中一定含有植物激素和无机养料 C . 图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D . 图中①~⑤过程中不是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二、综合题
  • 21. (2021·许昌模拟) 已知新冠病毒的S抗原基因编码的S蛋白在感染人体细胞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陈薇院士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以人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疫苗,目前已获批上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备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时,首先需在的作用下,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RNA为模板经过逆转录得到S抗原基因。接着常利用技术扩增S抗原基因,为了便于S抗原基因与腺病毒载体的连接,需要在引物的5'端加上位点。
    2. (2) S抗原基因整合进腺病毒基因组时,需将S抗原基因插在腺病毒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使S抗原基因能,从而激发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腺病毒中负责复制的关键基因片段也需被剪切掉,目的是 , 从而避免危害人体细胞。
    3. (3) 研究人员还可将S蛋白注人动物体内,一段时间后从脾脏中获取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接着 经过多次筛选并在体外培养,获得针对S蛋白的。利用该方法制备的产物来治疗新冠肺炎的原理是
    4. (4) 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人若在接种前感染过腺病毒,可能会存在“预存免疫”而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其原因是
  • 22. (2021·湘潭模拟) “精准医学”是指根据每个病人的特征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是以个性化医疗为基础、联合基 因检测技术等发展而来,目前主要侧重于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癌症治疗中最完美的 “武器”当属抗体,为了研制抗宫颈癌的单克隆抗体,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精准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类基因的测序和深入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应测定 条染色体。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获得融合细胞的常用方法是
    2. (2) 细胞1的特点是。细胞2是细胞。
    3. (3) 细胞2增殖过程中是如何变成两个细胞的?
    4. (4) 细胞DNA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主途径是由糖和氨基酸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 骨髓瘤细胞只有这一途径合成DNA。氨基蝶呤可阻断瘤细胞利用主途径合成DNA。 辅助途径是在次黄瞟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经相应酶的催化作用合成DNA。 据此写出筛选细胞1的实验思路并说明依据:实验思路:。依据:
    5. (5) 获得细胞2后可在体外大量培养,培养液中要加入适量血清,原因是
  • 23.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我国首次在全球成功开发出人源化免单抗药物——“注射用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SIM63),该抗体可以大大减少异源抗体对人类机体造成的免疫副反应。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小兔子必须经过才能从其中提取出所需要的淋巴细胞。研究发现被激活的B淋巴细胞内含有发达的内质网,这与其能的功能相适应。
    2. (2) 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原理是
    3. (3) 一般情况下,细胞内DNA合成除了主要途径以外还有一条辅助途径,而骨髓瘤细胞没有此辅助途径。DNA合成的主要途径可以被氨基碟呤阻断,加入适量氨基碟呤的培养基主要是为了淘汰细胞,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4. (4) 对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5. (5) 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在于
    6. (6) 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癌症,如果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借助其导向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
  • 24. (2021高三上·普宁月考) 如图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该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①过程须先利用去除细胞壁,并用(诱导剂名称)诱导,所获得的C的名称是,②过程所用培养基中除一定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以获得新的植株。
    2. (2) 若该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代表注射特定抗原后的淋巴细胞,B代表。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后,保留下的C具有的特点是
    3. (3) 若该图中A表示获取的目的基因,则过程①为。其组成必须有以及标记基因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