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湘潭市2022届高三生物高考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1-11 浏览次数:120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一类单链RNA分子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可水解特定的RNA序列,并将它命名为ribozyme,其中文译名“核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核酶含C,H,O,N,P,S六种大量元素,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 . 核酶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其分子中一定不存在氢键 C . 核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其催化活性可能受温度影响 D . 核酶催化RNA水解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破坏的是相邻碱基之间的氢键
  • 2.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主要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或技术

    实验结论

    A

    水绵和好氧细菌

    对照实验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

    酵母细胞

    差速离心法

    酵母细胞含有多种细胞器

    C

    果蝇

    类比推理法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

    大肠杆菌

    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技术

    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 . A B . B C . C D . D
  • 3. 两种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获取能量,故酵母菌能长期忍受无氧环境 B . 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均有丙酮酸和NADH产生 C .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 D . 丙酮酸转变为乳酸的过程没有脱羧形成CO2 , 而是直接由NADH还原,故不需要酶催化
  • 4. 中风,也叫脑卒中,起因一般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一般发病快,病死率高。近期,科研人员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风患者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 神经干细胞在参与损伤部位修复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 . 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 . 神经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 5.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下列有关遗传学内容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 . 翻译过程中,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连续翻译 B . 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 C . 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D . 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 6. 图1、2表示甲、乙两种遗传方式不同的单基因遗传病,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3表示A(a)、B(b)四种基因经过电泳所形成的条带分布情况。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 . II5的甲病基因和II7的乙病的致病基因均来自I1和I2 B . 图3中的条带1、2、3、4对应的基因分别是A、a、B、b C . II7、II9、II10鼠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aaXBY、AAXBXB D . 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 7. 在海南省五指山热带雨林中发现一种XY型被子植物,该植物的宽叶和窄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热带植物研究所做了两组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杂交实验组合

    亲本(P)

    F1

    F2

    实验一

    宽叶

    窄叶

    宽叶

    宽叶

    1/2宽叶

    1/4宽叶1/4窄叶

    实验二

    窄叶

    宽叶

    宽叶

    宽叶

    1/4宽叶1/4窄叶

    1/2宽叶

    A . 窄叶性状的遗传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 窄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属于显性基因 C . 两个杂交组合的亲本都是纯合子,雄性F1的基因型相同 D . 就宽叶和窄叶这对基因而言,该种群共有7种基因型
  • 8. 基于生物的进化等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

    ②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现今多种形态的观赏金鱼

    ③达尔文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④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⑤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⑥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⑦马和驴杂交产生的骡属于三倍体新物种

    A . 三项 B . 四项 C . 五项 D . 六项
  • 9. “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 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C . 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D . 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10. 当今世界,新冠疫情依然是最需要关注的大敌,未来新冠病毒Delta变异毒株很可能成为主要的传播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科研人员可利用基本培养基培养Delta变异毒株以制备疫苗 B . 由于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有些病毒侵入机体后会被消灭 C . 抗体可与Delta毒株结合,抑制病毒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 . 注射疫苗可有效防疫,因为其诱导产生的记忆细胞能产生大量抗体
  • 11. 目前很多家长为身材矮小的孩子使用“长高针”,长高针”的有效成分是生长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使用时应注射而不能口服 B . 人体内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C . 生长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定向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D . 生长激素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应定时定量使用才有效果
  • 12. 下图是某水库生态系统结构简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水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其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B . 该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流动 C . 图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D . 该水库生物种类较多,其抵抗力稳定性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 13. 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一般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下图表示转录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B . 图中RNA与a链碱基互补,转录的模板是DNA 一条完整的链 C . 所有的基因表达的产物都有蛋白质或多肽 D . DNA双螺旋解开需要解旋酶的参与,同时消耗能量
二、多选题
  • 14.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食物中的多糖和二糖被水解成单糖后,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上被吸收。为研究葡萄糖的吸收方式,研究人员进行了体外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阶段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第一阶段

    蛋白质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

    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为0

    第二阶段

    在外界葡萄糖浓度为5mmol /L 时,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

    对照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且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0

    第三阶段

    在外界葡萄糖浓度为100 mmol / L 时,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

    对照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且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小肠微绒毛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 . 小肠微绒毛吸收葡萄糖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 C . 小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内葡萄糖的浓度大于5 mmol /L D . 随着外界葡萄糖浓度的增大,小肠微绒毛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会一直增大
  • 15. 生命现象中有很多过程或生理反应是单方向的、不可逆转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和ADP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不可逆 B . 一般来说,生物体中的细胞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C . 兴奋在两神经元之间传递及在反射弧上传递不可逆 D . 血浆和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物质运输是不可逆的
  • 16. 下图是一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 B . 水深15m处冬季、夏季的含氧量分别约为12Kl.L-1、15kL.L-1 C . 夏季水深5m内,温度变化不大,之后随着水深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D . 决定水生生物群落层次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光的穿透性
三、综合题
  • 17. 水分胁迫是指土壤缺水而明显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淹水、冰冻、高温或盐渍等也能引起水分胁迫。干旱缺水引起的水分胁迫是最常见的,也是对植物产量影响最大的。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土壤缺水明显抑制植物生长,主要原因是
    2. (2) 农田施肥时不能过量,原因是。水分被细胞吸水后,可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参与的反应分别是(答出物质变化即可)。
    3. (3) 某地夏季降水充沛,但土壤的储水量仍然很低而不利于冬小麦生长。为解决冬季干旱缺水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问题,该地拟采用“夏休闲(即土地闲置)-冬小麦”的种植制度或 “夏豆类一冬小麦”的轮作方式,请你帮忙做出选择并阐明理由: 选择:;理由:
  • 18. 波斯湾西岸的热带岛国巴林有一沙漠景点,该沙漠景点方圆几十公里,仅有一棵植 物,巴林人称之为“生命之树”。该树的学名是牧豆树,高近20多米,枝繁叶茂,树冠垂直,绿荫达200多平方米,树龄四百多年。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命之树”长得枝繁叶茂,可以推测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很强,那么水进入“生命之树”根 毛细胞的方式是
    2. (2) “生命之树”像伞盖一样护佑莘莘人类,但也有落叶,即将陨落的老叶中(填激素)含量增加,落叶燃烧后留下的灰烬属于    。
    3. (3) 牧豆树、瓶子树、胡杨树都能适应极度干旱、高温的环境。分子生物学家为了比较三种植 物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应选择三种植物相应细胞的    (至少答两种)进行对比,可得出结论。
    4. (4) 将牧豆树的抗干旱、抗高温基因导入小麦体内,培育抗干旱、抗高温转基因小麦采用的育 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 19. 唐代诗人白居易饲养鹦鹉(ZW型),发现当时鹦鹉市场有四种不同毛色的极品鹦鹉,他的诗《鹦鹉》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流传千古。下图是鹦鹉毛色遗传机理图,1、3号均为常染色体;当个体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 色。现将多只纯合雄性绿色鹦鹉和多只雌性白色鹦鹉杂交得F1 , 再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 配得F2 , 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四种毛色个体,回答下列问题:

    1. (1) 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四种毛色个体,这种变异的来源是
    2. (2) 若鹦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则雌性鹦鹉体细胞中有种形状不同的染色体。
    3. (3) 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在于
    4. (4) 欲判断一只F2中的雄性绿色鹦鹉的基因型,可以选择与之交配,得到足够多的后代,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5. (5) 若将F2中绿色鹦鹉相互交配,则F3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6. (6) 宠物市场黄色鹦鹉颇受欢迎,请你叙述从F2个体中选择出纯合黄色雌、雄鹦鹉个体的方法
  • 20.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绿萝产生的生长素促进植物插条生根”实验的探究,得 到如下结果:

    组别(以株为单位)

    空白对照组

    绿萝水培液处理组

    第1组(绿萝)

    编号1

    编号1'

    平均数

    编号2

    编号2’

    平均数

    生根数(条)

    23

    29

    26

    37

    34

    35.5

    根长(m)

    24

    21.5

    23

    29.7

    25.2

    27.4

    第2组(红掌)

    编号A

    编号A'

    平均数

    编号B

    编号B’

    平均数

    生根数(条)

    1

    0

    0.5

    3

    5

    2.5

    根长(m)

    0.8

    0

    0.8

    1.2

    1.58

    1.4

    第3组(富贵竹)

    编号a

    编号a'

    平均数

    编号b

    编号b’

    平均数

    生根数(条)

    2

    5

    3.5

    7

    5

    6

    根长(m)

    1.8

    1.63

    1.7

    2.45

    2.16

    2.3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绿萝体内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幼嫩的芽、叶等,在这些部位,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 (2) 在绿萝幼嫩的芽、叶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 进行非极性运输。
    3. (3)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4. (4) 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5. (5) 比较表格中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的根长数据,请推测根长的变化主要是(填“细胞分裂”或“细胞伸长”)的结果。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验证你的推测呢?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21. 植物内生真菌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 官内部的真菌,而宿主植物一般不表现出外在的症状。由于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在长期的 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生态关系,因而内生真菌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具有生理活 性的代谢产物。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与试剂:东北红豆杉树皮(红豆杉可产生紫杉醇,紫杉醇是一种良好的抗癌药物)、 80%乙醇、无菌水、葡萄糖、琼脂、青霉素、链霉素、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简称PDA培养 基)等。

    实验步骤:

    ①将PDA培养液均分成3份,编号甲、乙、丙。待高温灭菌后,在甲、乙中都加入青霉素 100mg/L、链霉素200mg/L的混合液20mL。甲、乙、丙都制成平板。

    ②将东北红豆杉树皮严格按程序消毒处理,剪切成0.25cm2的小块,放入甲平板中。28℃恒 温培养3〜15天,定时观察。

    ③观察到甲平板中组织块边缘有少量菌丝产生时,采用菌丝尖端挑取法将其转入乙平板中 培养。经鉴定后最终分离出真菌并保存。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功能上来看,甲、乙中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PDA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2. (2) 实验中培养基需灭菌,东北红豆杉树皮需消毒,灭菌与消毒的区别是。平板丙的处理应该是
    3. (3) 获得内生真菌后可临时保藏:将菌种接种到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观察有菌丝长出后放入4℃冰箱保藏备用。分离红豆杉内生真菌的意义是
    4. (4) 研究人员利用紫杉醇、BOS172722(一种抗肿瘤药物)对乳腺癌细胞进一步展开研究,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加入的药物

      迫使癌细胞加速分裂以导致 细胞凋亡所需的时间

      癌细胞存活率

      1

      空白对照

      不凋亡

      100%

      2

      紫杉醇

      110分钟

      40%

      3

      BOS172722

      52分钟

      29%

      4

      紫杉醇 + BOS172722

      15分钟

      0

      据此推测治疗乳腺癌的最好方式是,依据是

  • 22. “精准医学”是指根据每个病人的特征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是以个性化医疗为基础、联合基 因检测技术等发展而来,目前主要侧重于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癌症治疗中最完美的 “武器”当属抗体,为了研制抗宫颈癌的单克隆抗体,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精准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类基因的测序和深入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应测定 条染色体。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获得融合细胞的常用方法是
    2. (2) 细胞1的特点是。细胞2是细胞。
    3. (3) 细胞2增殖过程中是如何变成两个细胞的?
    4. (4) 细胞DNA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主途径是由糖和氨基酸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 骨髓瘤细胞只有这一途径合成DNA。氨基蝶呤可阻断瘤细胞利用主途径合成DNA。 辅助途径是在次黄瞟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经相应酶的催化作用合成DNA。 据此写出筛选细胞1的实验思路并说明依据:实验思路:。依据:
    5. (5) 获得细胞2后可在体外大量培养,培养液中要加入适量血清,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