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1-07-25 浏览次数:9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
    A . 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B . 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 C . 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 . 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 2.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般来说,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 . DNA连接酶可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C . 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 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等 D .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应在导入受体细胞之前进行
  • 3. 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一定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   )
    A . 获取目的基因 B . 制备重组DNA分子 C . 转化受体细胞 D .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 4. 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B . 根据目的基因全部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 C . 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碱基互补配对 D . 退火温度过高,会破坏引物与模板的碱基互补配对
  • 5. 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下列不属于载体作用的是(   )
    A . 载体能防止目的基因被受体细胞限制酶“切割” B . 载体能协助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 C . 载体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协助目的基因表达 D . 载体具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 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限制酶剪切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得到两个切口,有2个磷酸二酯键被断开 B . 反转录法获得目的基因过程中不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 . 表达载体 复制和目的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点 D . 应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是否完全表达
  • 7.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从蛋白质的功能推测蛋白质应有的结构 B . 从蛋白质的结构推测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 . 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推测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 . 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推测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 8. 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培养基中不需要的成分是 (   )
    A . 蔗糖和氨基酸 B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C . 硝酸盐和铵盐 D .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 9.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哺乳动物成为乳腺生物反应器,以生产所需要的药品,如转基因动物生产人的生长激素。科学家培养转基因动物成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利用显微注射法将人的生长激素导入到受体哺乳动物体内 B . 需要将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与目的基因重组在一起 C . 动物必须是雌性才能满足要求 D . 动物需要进入泌乳期才能成为“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
  • 10.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利用肝组织块制备细胞悬液时,可用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处理 B . 使用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C . 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 D . 适宜条件下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周期的长短不随细胞培养进程而改变
  • 11. 下列关于胚胎移植生理学基础的说法,错误是(   )
    A . 早期胚胎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的移植提供了可能 B . 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组织的联系,这是供体胚胎正常发育的生理基础 C . 受体子宫与外来胚胎不发生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存活提供了可能 D . 胚胎移植产下的个体在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上与受体性状相似
  • 12. 下列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依次是(   )

    ①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

    ②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

    ③在西北降水量少的地区种植灌木和草

    ④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层次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整体性原理

    A . d、b、c、a B . d、c、b、a C . d、c、a、b D . b、c、d、a
  • 13. 图表示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对未分化细胞群变化情况的影响,图2为利用某种耐酸植物甲(4N)和高产植物乙(2N)培育高产耐酸植物丙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大于1时,诱导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出根 B . 该实验用的未分化细胞群可来自于不同种植物 C . ②是在植物激素X与Y的浓度比为1的培养基上诱导杂种细胞发生分化的过程 D . 植物丙是六倍体,③是筛选出有具有高产性状植株的过程
  • 14. 烟薯﹣25是一种甜度大、抗病力强、产量高的红薯。它是通过无性繁殖的作物,多代繁殖后病毒会在体内积累,导致含糖量不足,产量下降。大面积栽培时,一般都用脱毒苗。下列有关脱毒苗培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脱毒苗培育过程的原理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 脱毒苗培育过程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C . 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培养基成分是相同的,但两个阶段光照条件不同 D . 培育脱毒苗应选用分生组织,因为分裂旺盛,所含的病毒少
  • 15. “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基因工程育种时,需要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B . 单倍体育种时,需要对 F1的花药进行筛选后才可继续组织培养 C . 胚胎移植前,需要对来自供体母牛子宫内的胚胎进行质量筛查 D .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筛选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 16.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受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只有细胞核和线粒体保留下来 B . 受精一般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而胚胎的发育一直是在子宫内进行的 C . 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始于初情期后 D . 精子接触卵细胞膜时,会发生透明带反应
  • 17. 小鼠胚胎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可获得多种功能细胞、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为获得更多的囊胚,采用激素注射促进雄鼠产生更多的精子 B . 细胞a和细胞b内含有的核基因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 C . 用胰蛋白酶将细胞a的膜蛋白消化后可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 D . 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 18. 中国科学院团队对雌性猕猴进行克隆,成功获得“中中”和“华华”两姐妹,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带来光明前景。如图为“中中”和“华华”培育的流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过程属于无性繁殖,体现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 . 图中的卵子实际上是次级卵母细胞 C . ③过程是动物胚胎的体外培养过程,需无菌、无毒环境 D . 中中、华华的性别由纤维细胞的遗传物质决定
  • 19. 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B . 细胞III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 . 受精时,精子发生的顶体反应可防止多精入卵 D . 培育转基因动物通常选择细胞IV作为受体细胞
  • 20. 将马铃薯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导入杨树细胞,培育成了抗虫杨树。如图表示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和农杆菌质粒,图中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r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识别序列完全不同的4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农杆菌在自然情况下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B . 为使目的基因与质粒高效重组,最好选用TthIIIⅠ和EcoRI C . 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会表现为不抗氨苄青霉素、抗新霉素 D . 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
二、综合题
  • 21. 水竹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易管理和培植,干净而雅致。若配上假山奇石,制作小盆景,极具自然之美感。下图为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大量获得水竹幼苗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分裂旺盛、带有分生区的部位作为外植体,原因是
    2. (2) 过程①为;②过程为,其实质是
    3. (3) 一般在9~10月水竹的种子成熟,但其收获易受气候的影响,且其优良杂种的后代也会因发生性状分离而丧失其优良特性,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制造的人工种子可克服这些缺陷。人工种子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4. (4) 水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经过筛选还可能获得大量有用的突变体,通常可以对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化学或者物理诱变处理,原因是
  • 22. 叶绿体是植物基因工程的理想受体,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DNA中往往能够获得高效表达,由此发展出叶绿体基因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叶绿体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表达载体中除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等。启动子的作用是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2. (2) 叶绿体DNA上的基因在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有原核细胞基因的特性,若目的基因来源于真核生物,则往往选用目的蛋白对应的是(填“cDNA片段”或者“基因组DNA片段”)作为目的基因。
    3. (3) 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叶绿体时,要穿过多层生物膜,因而常将包裹在金属颗粒表面的表达载体轰击进入叶绿体,提高转化效率,该方法称为
    4. (4) 外源基因通常被定点整合到叶绿体DNA的非基因序列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5. (5) 转入叶绿体中的基因不随花粉传递给子代,理由是
  • 23. 胚胎工程技术可用于良种奶牛的繁殖。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激素处理可促进良种奶牛超数排卵,获得的卵子还必须培养到,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显微受精技术借助显微操作仪可将精子直接注入卵子的细胞质中,注射针需要穿过卵子的(写出两项)等结构。
    2. (2) 胚胎分割可增加胚胎数量,在胚胎分割时应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
    3. (3) 胚胎移植是指将得到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的技术。
  • 24. 通过咽拭子取样进行RT-PCR技术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的常用方法,用于核酸检测的RT-PCR试剂盒的部分工作原理简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 RT-PCR是指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过程合成cDNA,并对cDNA进行PCR扩增的过程。进行RT-PCR过程中,需要加入的酶有(写出两种)。
    2. (2) 在PCR反应体系中应加入种引物,子链的合成方向
    3. (3) 将新冠病毒不稳定的RNA转换成DNA后, 技术人员常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样本中病毒的核酸含量。其原理如图,在PCR反应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Taq 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受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 PCR 起始状态的含量呈正相关。

    4. (4) 除核酸检测外,研究人员还研发了基于病毒蛋白的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的关键是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生产该种抗体的大致方案如下:

      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

      ②分离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并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多次筛选、检测,最终获得所需杂交瘤细胞;

      ③将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获得大量的特异性抗体。

      上述生产抗体的方案中,步骤②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特点;步骤③中为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是

    5. (5)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情况下,新冠病毒可在不同动物身体内翻译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链,这是因为
  • 25. 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力。以下是与植物疫苗制备过程相关的图和表。

    表几种限制酶识别列及切割位点数

    限制酶

    Abul

    Ecor I

    PstⅠ

    SmaⅠ

    切割位点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表,图步骤③所用的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平末端两端的碱基序列是否有专一性要求?(填“有”或者“没有”)。限制酶断开的化学键名称是
    2. (2) 图步骤⑤中用处理农杆菌,使其成为细胞。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在农杆菌的Ti质粒上存在片段,它具有可以整合到受体细胞的特点,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稳定维持和表达。
    3. (3) 画出用PstI酶切得到的两个黏性末端
    4. (4) 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 T 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 请根据图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和表所列的识别序列,对以下酶切结果作出判断。

      ①采用 EcoRⅠ和 PstⅠ酶切,得到种 DNA 片段。

      ②采用 EcoRⅠ和 SmaⅠ酶切,得到种 DNA 片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