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綦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阶段...

更新时间:2022-01-07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每小题3分,共24分)
  • 1. 同学们通过学习物理养成了关注社会和生活的良好习惯,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45cm B . 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为50s C . 光在一切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D . 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0次左右
  • 2. 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声速
  • 3.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B . 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C . 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D . 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 4.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日全食现象 B . 铅笔在水面“折断” C . 树在水中的倒影 D . 花瓶在镜子中的像小
  • 5.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 B .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 C . 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 . 物体运动的速度v可由 计算,但与s、t的大小无关
  • 6. 小华在学习游泳时,看到泳池边的提示牌写着“深水区水深2m”,但是他觉得水看起来并不深。图中能正确说明小华产生这一错觉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 7. 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利用图甲来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 B . 图乙中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若将凸透镜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一半,则光屏上像将是完整的烛焰的像 D . 图乙中如果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8.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 )

    A .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v B . 两物体在0∼15s内的平均速度v>v C . 两物体在15s末速度相等   D . 在20s末甲乙两物体相距40m
二、填空题(14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 9. 如图中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

  • 10. 章天同学用一把毫米刻度尺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记录数据为18.77cm,18.76cm,18.74cm,18.29cm,18.75cm,其中数据 是错误的,物理课本的宽度为cm。
  • 11. 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 写到“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选择的参照物是。“云与我俱东”选择的参照物是。(两空均选填“云”、“我”或“榆堤”)
  • 12. 疫情期间,我校实行分段就餐,同学们需排队进入食堂,如果你看到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0.5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m。
  • 13. 小歆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对山崖大喊一声,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上他离高崖 m;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山崖驶去,他喊时离山崖 m 。
  • 14.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 (1) 画出图甲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注反射角

    2. (2) 图乙是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的情景,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三、实验题(每空1分,15题6分,16题8分,17题8分,共22分)
  • 15. 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本实验 实验原理是;实验必须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 (2) 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cm/s;
    3. (3) 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运动越来越(选填“慢”“快”)。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选填“大”或“小”).
  • 16. 小军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

    1. (1) 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关系;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2. (2) 小军选用了两只大小完全一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果他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 (3) 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不能”“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4. (4) 小军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像(选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是为了(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 17. 如图,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1) 实验前,小明利用图1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在安装调节时发现所成像在光屏的位置如图2,则他应首先向(选填“上”或“下”)调整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
    2. (2) 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8.0cm处时(图中未画出),则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像。在 (选填“光屏”或者“蜡烛”)一侧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的虚像。
    3. (3) 如图3所示,当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图3中光屏未画出),使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 (4) 小明将蜡烛在图3中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再一次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18题题6分,19题8分,20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不得分)
  • 18. 电动汽车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重庆人的喜爱,綦江区巡警也用上了某品牌电动车,此电动车充满电后,能以72km/h的最快速度连续行驶360km。求:
    1. (1) 此电动车充满电后,以最快速度行驶,可以行驶多长时间?
    2. (2) 在某次巡逻中,巡警以5m/s的平均速度绕某地行驶一周用时20min,则巡警绕该地一周的路程为多少?
  • 19.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小云和爸爸驾车从昆明市区到昆明呈贡高铁南站,然后乘高铁去贵阳游玩,路旁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求:

    车次

    昆明南

    贵阳北

    路程

    G286

    07:17

    09:39

    520 km

    G1380

    07:44

    10:14

    520 km

    1. (1) 小云爸爸此时车上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小云爸爸是否违章驾驶?(写出判断理由)。
    2. (2) 爸爸吩咐小云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到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小云和爸爸6:20出发,在交通正常和不违章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计算他们最快能赶上哪一趟列车(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 (3) 该趟列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 20. 如图,重庆轨道2号线在李子坝站“穿”居民楼而过,山城的复杂地形造就了全国绝无仅有的震撼景象。吸引众多游客至此来“打卡”。若某辆不停靠站点的空载列车长度120m,该列车在100s内能匀速行驶1.5km的路程,求:

    1. (1) 该列车的行驶速度;
    2. (2) 某位游客张大哥测出该列车完全穿过居民楼的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为18s,由此可知该居民楼长度为多少m;
    3. (3) 根据以上信息计算该不停靠站点的空载列车穿楼过程中“完全隐没”在楼中的持续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