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2-02-18 浏览次数:9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能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 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 等有害气体 C . 水煤气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次能源 D . 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效果比直接燃烧煤好
  • 2. 在密闭容器里, 反应生成 ,其反应速率能分别用 表示,已知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 B . C . D .
  • 3.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 反应 B . 反应 C . 高温反应生成 D . 分解制备
  • 4. 粗铜中含有 等杂质,用下图装置精炼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粗铜、 是纯铜 B . 反应前后 电解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C . 阴极电极反应为: D . 电解过程中, 两极质量的变化量一直相等
  • 5. 下列能说明 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 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的弱 B . 溶液能与 反应放出 C . 溶液用水稀释后, 浓度降低 D . 溶液 约为3
  • 6. 实验室用 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备 时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加入浓 B . 加入 C . 使 粒过量 D . 滴入几滴 溶液
  • 7. 在适量的 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 ,放出 热量。能符合题意表示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     B .     C .     D .    
  • 8. 下列事实中,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 . 溶液呈酸性 B . 溶液可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斑 C . 溶液蒸干后得不到 固体 D . 长期施用 化肥会使土壤酸性增大,发生板结
  • 9. 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部分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催化剂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 . ①→②过程吸热,②→③过程放热 C . 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D . 反应过程中存在 等中间产物
  • 10. 某地下了一场酸雨,在这种环境中的铁制品极易被腐蚀。对该条件下铁制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电化学腐蚀是析氢腐蚀 B . 正极反应式: C . 原电池反应减缓了铁制品的腐蚀 D . 负极反应式:
  • 11. 下列对应的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 在水溶液中电离: B . 加入 处理含 废水: C . 工业冶炼制取金属 D . 溶液与稀 混合出现浑浊:
  • 12. 一定温度下,将浓度为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 . B . C . D .
  • 13. 可逆反应 ,反应过程中 的百分含量 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温度: B . 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将增大 C .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 平衡后,增加 的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14.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对滴有酚酞的 溶液进行加热,溶液红色变深

    证明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试纸测定同浓度的 溶液的

    比较 的酸性强弱

    C

    将碱式滴定管的尖嘴朝下,慢慢挤压胶管内玻璃球将气泡排出

    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气泡

    D

    溶液中滴2滴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 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常温下,将 的盐酸与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关于该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可能显中性 B . 一定显碱性 C . 不可能显碱性 D . 可能显酸性
  • 16. 时,反应 的平衡常数 。该温度下,测得某时刻容器内含 ,此时该反应的状态是(   )
    A . 刚好达到平衡 B . 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 .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D . 容器体积未知,无法判断
  • 17. 已知 ,现将 溶液与 溶液等体积混合,若要产生沉淀,则原 溶液的浓度至少为(   )
    A . B . C . D .
  • 18. 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将 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 和负载碳纳米管的 网分别作电极材料,结构如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 向正极移动 B . 放电时, 作电池的负极 C . 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电解液回到正极 D .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 19. 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溶液时,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酸式滴定管盛装 溶液 B . 滴定前,锥形瓶和滴定管均须用标准溶液润洗 C .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无气泡,则测得的结果偏高 D . 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 20. (2021高二上·长白月考) 一定条件下, 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 增大 B . 通入 ,平衡正向移动,溶液 增大 C . 加入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 D . 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 增大
二、综合题
  • 21. 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 (1) 以 为脱硝剂时,可将 还原。

      已知:

      i.  

      ii.  

      则反应:

    2. (2) 将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i。

      ①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热量变化(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原因是

      ②若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该反应的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通入 的一级为电池的(填“正极”或“负极”)。通入 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 (4) 若用该燃料电池作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 溶液,相同条件下,当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时,理论上消耗的 的物质的量为
  • 22.             
    1. (1) Ⅰ.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A . 浓度 B . 温度 C . 催化剂 D . 反应物的性质
    2. (2) 时, 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 该反应的 B . 加入催化剂,能提高 的转化率 C . 形成 键,吸收 能量 D . 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3. (3) 向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抑制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的 的是_______。
      A . B . C . D .
    4. (4) 下图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
      A . B . C . D .
    5. (5)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达到平衡后,改变以下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 B . 增加 的用量,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C . 增加 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6. (6) Ⅱ. 时,用 盐酸滴定 氨水的图像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在图像的 四点中,表示盐酸与氨水恰好反应的是点,此时溶液呈(填“酸”、“碱”或“中”)性。

    7. (7) 点时,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用离子浓度符号填空)。
    8. (8) 点时,溶液中 (填“ ”、“ ”或“ ”),理由是
    9. (9) 点时,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 (用离子浓度符号填空)。
    10. (10) 点均成立的离子浓度等式为
  • 23. 分解 产生的 可用于还原 合成有机物,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1. (1) Ⅰ. 利用硫—碘循环来分解 ,其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①

      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正确选项的字母编号)。

      a. 反应①中氧化性: b. 循环过程中需不断补充

      c. 反应③在常温下极易发生    d. 是该实验的最终目标产物

    2. (2) 一定温度下,向 密闭容器中加入 ,反应生成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正确选项的字母编号)。

      a.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 的浓度不再改变

      d.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的平衡转化率为

      ④该温度下, 的平衡常数

    3. (3) Ⅱ. 用 还原 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不考虑副反应): 。恒压下, 的起始物质的量比为 时,该反应在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平衡产率和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

      甲醇平衡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4. (4) 点甲醇产率高于 点的原因为
    5. (5) 根据上图,在此条件下采用该分子筛膜时的最佳反应温度是℃。
  • 24. 实验小组探究 溶液灼烧的变化。将一只白粉笔浸泡在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坩埚钳夹持粉笔于酒精灯上灼烧,很快观察到粉笔表面颜色的变化:黄色→红褐色→铁锈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 固体溶于水,溶液呈(填“酸”“碱”“中”)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 (2) 配制 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该操作的目的是
    3. (3) 甲同学将“铁锈色”物质高温灼烧,“铁锈色”变成了“黑色”。他认为“黑色”物质可能是酒精灼烧粉笔的产物。乙同学想要通过实验来证明甲同学是错的,他进行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4. (4) 乙同学发现“黑色”物质完全被磁铁吸引,推测“黑色”物质是(填化学式),写出“铁锈色→黑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5.           
    1. (1) Ⅰ.下列晶体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
      A . B . C . D .
    2. (2) 下列关于元素电负性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 B . C . D .
    3. (3) 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_______。
      A . 能级 B . 能级 C . 能级 D . 能级
    4. (4) 用短线“—”表示共用电子对,用“··”表示未成键孤电子对的式子叫路易斯结构式。 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式可以表示为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 可以是 B . 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C . 是非极性分子 D . 键角大于
    5. (5) 下列有关 键、π键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 . 分子中有2个 键,2个π键 B . 气体单质中,一定有 键,可能有π键 C . 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较强 D . 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
    6. (6) Ⅱ. 第四周期中的18种元素具有重要的用途。

      基态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轨道电子。

    7. (7) 金属 在材料科学上也有重要作用,它易形成配合物,如: 等。写出一种与配体 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
    8. (8) 已知 是电子工业中的一种常用试剂,其熔点为 ,沸点为 ,则 晶体类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9. (9) 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但 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 ,原因是
    10. (10) 形成的一种晶体晶胞,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图中六棱柱体积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则该晶体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