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日积月累与古诗专...

更新时间:2021-12-13 浏览次数:188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表达的感情不相同的诗句是(   )
    A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D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2. (2019三上·官渡期末) 小芳积累许多写秋天的诗句,这天她看到路两旁的枫树特别美,于是脱口而出念了一句诗,你觉得哪句最合适?(    )
    A . 菊残犹有傲霜枝。 B . 萧萧梧叶送寒声。 C . 霜叶红于二月花。 D . 淡妆浓抹总相宜。
  • 3. (2019三上·官渡期末) 我们中国人讲究礼节,平时待人要有礼,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这让我想起了孟子的一句名言:(    )
    A . 不迁怒,不贰过 B .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 4. 选一选。(填序号)
    1. (1) “芙蓉向脸两边开”中的“芙蓉”指的是(    )。
      A . 芙蓉花 B . 荷花
    2. (2)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出自(    )。
      A . 《墨子》 B . 《孟子》
    3. (3)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以及(    )。
      A . 军事家 B . 文学家
    4. (4) 下列诗人不属于唐代的是(    )。
      A . 王昌龄 B . 杜牧 C . 苏轼
    5. (5)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一句(    )。
      A . 歇后语 B . 谚语
二、默写
  • 5. 按课文内容填空

    望天门山   (作者: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

    望洞庭   (作者:

  • 6. (2019三上·汕头期末) 把积累下来的句子补充完整。
    1. (1) 两岸猿声啼不住,。    《早发白帝城》
    2. (2) ,无理寸步难行。    (谚语)
    3. (3) ,暖于布帛;深于矛戟。  《荀子》
    4. (4)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5. (5) 停车坐爱枫林晚,。    《山行》
  • 7. 填一填。
    1. (1) 与人善言,;伤人以言,。(《荀子》)
    2. (2)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所见》)
    3. (3) 水光潋滟睛方好,。(《饮湖上初晴后雨》)
    4. (4) 一时强弱在于力,
    5. (5) 诗人杜牧停下车来欣赏枫林,是因为“”。(填诗句)
  • 8. 请把下面关于团结的俗语补充完整。
    1. (1) ,泰山移。
    2. (2) ,其利断金。
    3. (3) 三个臭皮匠,
    4. (4) 一个篱笆三个桩,
  • 9. 请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 (1) 爱人若。——《墨子》
    2. (2) ,不贰过。——《论语》
    3. (3) ,有礼者敬人。——《孟子》
    4. (4) ,暖于布帛;,深于矛载。——《荀子》
  • 10. 请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1) 意欲捕鸣蝉,
    2. (2) 两岸猿声啼不住,
    3. (3) ,闻歌始觉有人来。
  • 11. 把诗句补充完整。

    采莲曲

    朝代

    诗人

    荷叶罗裙,芙蓉两边开。

三、翻译
  • 12. 写诗句大意或根据意思写诗句。
    1. (1)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 (2)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生出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 (3) 这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景色您必须记着,那就是橙子金黄橘果青翠的初冬之时。
  • 13. 先解释下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 (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车:     坐:     霜叶:

      意思

    2. (2)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傲霜枝。

      荷尽:    犹:   傲霜:

      意思

    3. (3)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   客情:

      意思

  • 14.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 (1)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对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驶来。
    2. (2) 洞庭湖的波光和秋天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 15. 理解诗句的意思。
    1. (1)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 (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理解运用
  • 16. (2018三上·浙江期末) 按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
    1. (1) 我们可以从“”感受到长江的壮丽风光;从“水光潋滟晴方好,”感受到西湖的柔美;从“,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到洞庭湖的朦胧美。
    2. (2) 表达诗人对秋色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用《山行》中的诗句填空)
    3. (3) 在《赠刘景文》一诗中,描绘出秋去冬来的萧瑟景象的诗句是
    4. (4) 在《夜书所见》一诗中,“”这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的凄凉之感。
    5. (5) 写一句有关团结一致的名言:
  • 17. 根据提示写诗句。
    1. (1) 诗人杜牧坐车从山中经过,忽然停下车来欣赏枫林,这是因为“”。
    2. (2) 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就在秋季!正如苏轼在诗中写的“,最是橙黄橘绿时。”
    3. (3) “,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知道孩子们在逗引蟋蟀,是因为篱笆旁边有一盏灯亮着。

      阅读与理解

  • 18. 结合语境填空。
    1. (1) 所谓“”,告诉我们一时的强弱在于力量的大小,但长期的胜负是看谁能更好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谁更在理。
    2. (2) 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只要我们团结起来,终究能够克服它,俗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 (3) 丁丁和当当在背句子,丁丁说“灯不拨不亮”,当当对“”;丁丁说“”,当当对“无理寸步难行”。
    4. (4) “”表现了诗人对深秋枫林晚景的喜爱与赞美。
    5. (5) “”表现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勉励。
    6. (6) “。”这“千古一比”写出了西湖景色的美不胜收。
    7. (7) 这学期,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与人交往,我想到了《孟子》中的“”。即使自己有不顺心的事,也不要把怒气发到别人的身上,就像《论语》中说的“”。
    8. (8) “七月的天,孩子的脸。”站在西湖边上,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雨,湖光山色不断变幻着,我不由得吟诵道:“水光潋滟晴方好,。”
  • 19. 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 (1) 很多俗语充满了智慧,“一个篱笆三个桩,”告诉我们要想做成事,需要团结合作。而“,无理寸步难行”则给我们启示,为人处事,理字当先。
    2. (2) 深秋,当我看到满树的红叶,我就会吟诵起杜牧的《山行》中的诗句:。李白《望天门山》中“”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险峻的山势和水流湍急的长江。
  • 20. 根据情境填一填。
    1. (1) 唐代诗人杜牧在深秋时节去山上游玩时,看到漫山的枫叶红似火,不由得写下“”的诗句。
    2. (2) 秋天到了,荷叶已经残败,菊花虽然也凋谢了,但枝叶还依然在风中挺立着,这让我想起了诗句:“。”
    3. (3) 我和哥哥参加双人跳绳比赛,哥哥告诉我:“。”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
  • 21. 在下列横线上填入学过的名人名言。
    1. (1) 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不能因为小事就吵架甚至是打架,因为《墨子》中有:“。”
    2. (2) 《荀子》中的“”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
    3. (3) 我们班的李晓明同学,在不开心的时候,总喜欢把怒气撒到别人的身上。这是不对的,因为孔子说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