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1-13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年9月16日,盐城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在博物馆能看到这样的警示牌:“请勿高声喧哗”。这里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   )
    A . 响度大 B . 音调高 C . 音色好 D . 频率快
  • 2. (2020九上·合山月考) 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放入沸水中煮 B . 放入温水中泡 C . 在酒精灯上烧 D . 用酒精棉花擦洗
  • 3. (2021八上·镇江月考)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耳的听觉的频率范围通常为20-20000Hz B .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80℃ C . 人的正常体温为39℃ D . 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别为80dB-90dB
  • 4. 下列事实中,应用次声波的是(   )
    A . 蝙蝠用来判断障碍物或飞虫的位置和距离 B . 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 C . 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 D . 预报海啸和台风
  • 5. (2018·蓟州模拟) 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    〕
    A .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 . 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 C .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 . 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
  • 6. 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
    A . 烧水时壶嘴冒的“白气” B . 清晨花草上出现露珠 C . 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 D . 烧水的锅盖上有水珠
  • 7. 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   )
    A . 熔化 B . 汽化 C . 凝华 D . 升华
  • 8. 红外线、紫外线跟你的生活密切相关,不属于红外线应用的是(   )
    A . B超 B . 烤箱 C . 浴室取暖灯 D . 遥控器
  • 9. 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

    A . 雨后天空的彩虹 B . 水中的月亮 C . 黑板“反光” D . 小孔成像
  • 10.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 . 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 .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D . 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 11.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水中倒影 B . 人的影子 C . 日食 D . 月食
  • 12. 夜晚,路边高高的杆子上的路灯亮着。某人从路灯下的正下方开始朝着背离路灯杆的方向往前走,则地面上的影子(   )
    A . 在人的后面且渐渐变长 B . 在人的后面且渐渐变短 C . 在人的前面且渐渐变长 D . 在人的前面且渐渐变短
  • 13. 决定平面镜的像大小的因素是(   )
    A . 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 B . 物体与平面镜的夹角 C . 镜面的大小 D . 物体的大小
  • 14. 如图所示,光线斜射在平面镜上,在墙壁A处形成一个光斑,如果平面镜上移,A处的光斑会(   )

    A . 在原地不动 B . 先向上移动,再向下移动 C . 向上移动 D . 向下移动
  • 15. 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以下做法中仍然不能看到新鞋的是(   )

    A . 将“试鞋镜”竖直的向上移动 B . 抬高穿着新鞋的脚 C . 保持镜面下边静止,顺时针转动镜面 D . 弯腰或下蹲
二、填空题
  • 16. 春天,公园里鸟语花香,游人如织。鸟鸣声是起鸣膜产生的,并通过这种介质传到游人的耳中。游人的脚步声不时惊起湖中的鱼儿掀起朵朵浪花,这说明水(选填“能”或“不能”)传播声音 。
  • 17. 接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可以判断出(选填“甲”或“乙”)是噪声的波形:正在房间写作业的小明觉得客厅的电视声太大了,于是关上了房间门,从控制噪声方面来说,这属于在(选填“噪声源”或“噪声的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 18. (2021·鞍山) 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填“吸热”或“放热”);将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 19. 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将活塞向外拉到最大刻度线处,一段时间后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乙醚要(选填“吸”或“放”)热。然后推动活塞,当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观察到会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通过方式可以使气体液化。

  • 20. 将光滑细嫩的豆腐放入冰箱冰冻,豆腐里的水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体积变大;再将豆腐从冰箱取出(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就做成了“冻豆腐”。
  • 21.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只有用 (选填“白”或“黑”)色光屏来承接,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2019年8月,我国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可以用来辨别真伪。如今4K电视越来越普及,4K电视的屏幕上约有3840×2160个像素点,而每个像素点又是由红、、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点组成。
  • 22. 晴朗的中午,茂密树林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它其实是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原理解释,成的像是太阳的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 23. 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它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若黑板“反光”,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
  • 24. (2020·鄂州) 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m。若小明身高17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8.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 (1) 本实验中,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非常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固定(选填“铁圈”或“铁杆”)的位置;
    2. (2) 温度计是利用性质制成的;
    3. (3) 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4. (4) 第一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选填“高”或“低”);
    5. (5) 图乙是第二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6. (6) 实验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这样可以
    7. (7) 小宇同学按老师的要求仔细观察了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如丙、丁两图,沸腾前的气泡变化情况应该是图。
  • 29. 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手电筒等

    1. (1) 实验中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便于确定 ,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做实验,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调整棋子B的位置”的操作过程中,人眼应该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
    2. (2) 同学们将玻璃板沿所在平面向左平移,玻璃板中的像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3. (3) 移去棋子 (选填“A”或“B”),并在该位置放置光屏,(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像,从而得出棋子A所成的像是虚像;
    4. (4) 手电筒的作用是照亮棋子 (选填“A”或“B”),使像更亮。
  • 30.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把一块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ON与长方形纸板的宽平行。

    1. (1) 所选纸板的表面应 (选填“光滑”或“粗糙”)些;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2. (2) 如果反射光线OB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0°,入射角等于 °;若入射角增大,则反射角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3) 将ON右侧纸板向前或者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了。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4. (4) 激光直接照射人眼是有害的,如果让激光笔发出的光沿BO方向入射,则观察人的眼睛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处于OA的路径上,判断依据是光路是
  • 31.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对100g的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

    1. (1) 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 (2) 图甲中对试管中的冰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3. (3) 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冰有固定的
    4. (4) 当实验进行到第10min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5. (5) 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6. (6) 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五、综合题
  • 3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汽车

    汽车是我们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

    冬天,前挡风玻璃上出现白雾时,汽车能自动启动除雾功能,一会儿白雾就消失了。车身配有多个雷达,能够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这种玻璃可具有单向透光功能,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自动调节透明度,使车内有良好的亮度和温度。

    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 (1) 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
    2. (2) 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A . 汽车雷达能够发出次声波,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B . 车窗采用“智能玻璃”,从车外可以看见车内较暗的景象 C . 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光路是不可逆的 D . 夜间行车时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
    3. (3) “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
    4. (4) 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度。
    5. (5) 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______。
      A . 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 . 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 . 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个平面镜多次成像 D . 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