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二氧化碳

更新时间:2021-12-01 浏览次数:12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慈溪期中) 下图中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验满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制取 B . 干燥 C . 收集 D . 验满
  • 2. (2021七上·江北期中) 下列选项中,常用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A . 葫芦藓 B . 肾蕨 C . 月季 D . 松树
  • 3. (2021九上·临安期中) 通过右图各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 1

    ④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 . 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4. (2021九上·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向试管中加入下表中的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B

    铁粉

    稀盐酸

    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21九上·乐清月考)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干燥CO2 B . 收集O2 C . 验证CO2性质 D . 观察气体流速
  • 6. (2021八上·鄞州月考)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如下几个演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实验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 图乙实验可观察到液体由紫色变红色 C . 图丙实验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D . 图丁实验只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7. (2021八下·仙居期末)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供给呼吸 B .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物 C . 不能与水反应 D .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8. (2021八下·仙居期末) 为了减少温室效应的负面影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大量使用煤做燃料 B .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 .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D . 直接在稻田中焚烧秸秆
  • 9. (2021八下·长兴期末)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表述逻辑合理的是(  )
    A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柴熄灭,能使火柴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D .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的原子一定含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 10. (2021八下·新昌期末)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臭氧层能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B . 酸雨指的是酸性降水,主要有害物质为硫酸和碳酸 C .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 . 城市里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彻底解决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
  • 11. (2021八下·新昌期末) 科学研究有许多方法,下列课本实验中没有体现“转换"思想的是(    )
    A . 研究人呼吸运动 B . 研究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C . 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性大小 D . 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 12. (2021八下·上城期末) 目前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PM10、PM2.5等)、臭氧和一氧化碳等。对这些物质认识正确的是(   )
    A . 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化学方法)可以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排放 B . PM2.5是粒径小于2.5mm的颗粒物,能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 C . 臭氧能吸收紫外线,近地面的浓度越高越好 D . 形成PH小于5.6的酸性降雨,一定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
  • 13. (2021八下·上城期末) 小金按如图方法做有关CO2的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紫色石蕊试液会变蓝色 B . 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C . 气泡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
  • 14. (2021八下·苍南期末)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中和”、“碳达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这里的“碳”指的是(  )
    A . 碳元素 B . 碳单质 C . 碳酸盐 D . 二氧化碳
  • 15. (2021八下·杭州期末) 某同学根据如图几个实验,获得如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图a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内外气压,防止胶塞弹开 B . 图b中反应结束要等集气瓶完全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C . 图c中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塑料瓶质地过硬 D . 图d中集气瓶里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 16. (2021八下·杭州期末) 下列对二氧化碳的四个方面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 组成: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B . 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 制备: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备二氧化碳 D . 用途: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作制冷剂,可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 17. (2021八下·拱墅期末) 如图所示为某地某日空气质量报告,下列叙述与报告内容不相符的是(   )

    A . 该日空气首要污染物是PM10 B . 该日空气质量等级属于轻度污染 C . 污染物O3可导致酸雨 D . 汽车尾气是污染物SO2和NO2的来源之一
  • 18. (2021八下·拱墅期末) 如图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将出现(   )

    A . 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溶液变红 B . 试管内液面不上升,烧杯中溶液不变色 C . 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D . 试管内液面不上升,烧杯中溶液变红
  • 19. (2021七下·鄞州期末) 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 . 该实验用于探究分子不断运动,可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还可达到节约药品,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C . 该实验用于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可证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该实验有利于石蜡充分燃烧,实验现象更明显  

    D . 该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20. (2021七下·鄞州期末)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 用于灭火 B . 气体肥料 C . 供给呼吸 D . 化工原料
二、填空题
  • 21. (2021九上·宁波月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用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2. (2) 若用上述所给的仪器制取和收集H2 , 则选取的仪器和正确连接顺序为(填字母)。
  • 22. (2021九上·宁波月考) 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NaHCO3受热分解的实验。

    1. (1)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
    2. (2) 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 (填字母)。
      A . 先将导管移出液体,再熄灭酒精灯 B . 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液体
  • 23. (2021九上·兰溪月考) 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的内壁时间长了产生的一层白色物质是(化学式),形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4. (2021九上·浙江月考) 含硫的物质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过程中可出现下列图示的转化:

    1. (1) 实验室中,将少量单质硫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生成物质A,A是工业排放物中一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也是酸雨形成的主因之一。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可将A转化成Na2So3 , 你提供的试剂是
    2. (2) 在硫酸工业中,将A在一定条件下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得到B,B与水结合得到硫酸。B与A的组成元素相同,B中硫元素与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相同,写出A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
    3. (3) 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4. (4) 若回收工业排放物A32吨,理论上可生产硫酸吨。
  • 25. (2021九上·杭州开学考) 小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3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 (1) 试剂瓶中加入的液体最好选用    
      A . 自来水 B . 蒸馏水 C . 河水
    2. (2) 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3. (3) 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5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体积的二氧化碳。
  • 26. (2021八下·柯桥期末)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来验证CO2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注: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挥发的影响,且图甲中产生气流缓慢。

    1. (1) 如图甲,将右侧三通管横放,打开仪器a(填名称)的活塞,使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接触,然后关闭仪器a,观察到三通管内的实验现象是
    2. (2) 取下图甲中的三通管,把贴有试纸A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乙,发生的反

      应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7. (2021八下·上城期末) 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早在公元三世纪,张华在《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即如图反应①,其中“白石”即石灰石,“白灰”即氧化钙。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首次制得CO2 , 并完成了如图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9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向水中注入二氧化碳,就可以制作出碳酸水。182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通过加压得到液态二氧化碳。

    1. (1) 反应①发生后,可得到的气体为
    2. (2) 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 (3) “碳酸水”与“液态二氧化碳”在成分上的区别主要是
  • 28. (2021八下·滨江期末) 科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 (1) 图1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2. (2) 图2实验中,(填化学式)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
    3. (3) 图3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填序号)。
      A . 试管内液体上升 B . 试管内液体变红 C . 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29. (2021八下·拱墅期末) 习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针对我国能源结构的现状,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是降低化石能源在消费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比例。路径之二是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

    1. (1) 植树造林这一措施,实际是利用绿色植物的作用,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 (2) 封存二氧化碳的技术之一,将二氧化碳送入到海面以下3000米的深海里,进行二氧化碳海洋封存,但此举可能会造成海洋酸化,原因是。利用二氧化碳的技术之一,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3OH),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 (2021七下·奉化期末) 小科对教材中“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的改进。当小科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试管A内溶液的颜色呈色,烧杯C中(选项“上面”或“下面”)的蜡烛先熄灭。

三、解答题
  • 31. (2021九上·乐清月考) 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药,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小科认为,要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中需要采集两个数据:一是测出碳酸氢钠片样品的质量;二是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测出反应生成的质量。
    2. (2) 小科按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采集实验数据。同学们认为,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3. (3) 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采集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碳酸氢钠片样品质量/克

      3.0

      3.0

      3.0

      反应前总质量/克

      193.8

      194.6

      193.6

      反应后总质量/克

      192.6

      193.6

      192.5

      二氧化碳质量/克

      请计算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 32. (2021八上·鄞州月考) 教材中写着“二氧化碳通入水时,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小宁为了研究是什么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

    (Ⅰ)

    (Ⅱ)

    (Ⅲ)

    (Ⅳ)

    现象

    紫色纸花变红色

    紫色纸花不变色

    紫色纸花不变色

     

    分析

    ①实验(Ⅲ)验证了

    实验(Ⅳ)验证了

    ②通过实验(Ⅰ)、(Ⅳ),可验证酸的一条化学性质是

    ③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发现纸花又变成紫色,说明

    碳酸,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 33. (2021八下·长兴期末) 温室效应加剧是导致自然灾害持续肆虐全球的主要原因之一。

    1. (1) 图甲中的黑点表示从1880年到2000年间的一些年平均气温。I、Ⅱ、III三条直线则分别表示了近120年来、60年来和20年来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通过比较这三条直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 (2) 小安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在实验中若能观察到色拉油a侧液面(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则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 (3) 汽油的主要成分是己烷(C6H14),它完全燃烧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4. (2021八下·滨江期末)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 (1) 汽车给生活带来便捷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

      腐蚀建筑、损害林木。目前,杭州已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路线超过100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

      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2. (2) 2018年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已陆续在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小微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时接收监测数据。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选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颗粒物;③氮气;④近地低空臭氧;⑤一氧化碳

    3. (3) 全面开展“五星达标3A争创”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尾气达标排放,避免二次污染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当焚烧温度低于800℃时,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有毒物质二噁英( C12H4O2Cl4),为降低尾气中二噁英的排放量,垃圾发电厂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 减少通入焚烧炉内的空气量 B . 焚烧过程中要不断搅动垃圾 C . 减少垃圾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 D . 升高垃圾焚烧炉内的温度
  • 35. (2021八下·苍南期末) 在两组质量均为2.0g、顆粒大小不同的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盐酸(假设杂质不与酸反应),用数字检测仪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线如图所示。甲曲线表示粉末状大理石与10%的盐酸反应过程,乙曲线表示块状大理石与10%的盐酸反应过程。

    已知:①该条件下,二氧化碳密度为1.98g/L;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③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1. (1) 根据图中信息,反应速率快的是(选填“甲”或“乙”)。
    2. (2) 求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百分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3. (3) 再取上述块状大理石2.0g,请画出其与足量6%的盐酸反应的大致曲线。
四、实验探究题
  • 36. (2021九上·兰溪月考) 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图方案进行实验:(制得的 CO2 中常含有 HCl 和水蒸气)

    1. (1) 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
    2. (2) 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
    3. (3) 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装置相连并产生的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4. (4) 该同学想要收集瓶纯净干燥的该气体,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
  • 37. (2021九上·金华月考) 科学兴趣小组通过学习知道铜和稀硫酸不能反应,却发现铜片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与浓硫酸反应,铜片溶解,产生气泡并闻到刺激性气味,溶液呈蓝色,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蓝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CuSO4;猜想二:CuSO4 和 H2SO4

    1. (1) 【进行实验】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稀释,并分装在 A、B 两支试管中,然后进行下列实验,并完成如表: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在试管 A 中加入少量的 CuO 粉末

      溶液中含有 H2SO4

      步骤二

      在试管B 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 CuSO4

    2. (2) 【探究结论】通过实验,猜想二正确。

      写出步骤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反思评价】小明同学设计制取硫酸铜的两种方案:

      方案一:铜和浓硫酸反应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方案二:通过以下流程:

      从环保角度,同学们认为:工业上不适宜用铜和浓硫酸反应来大量制取硫酸铜,理由是

    4. (4) 同学们继续通过计算分析制取硫酸铜的两种方案:

      “方案一”硫酸和硫酸铜比为 196∶160;

      “方案二”硫酸和硫酸铜比为 98∶160。

      由此得出:制取相同质量硫酸铜所需的硫酸质量“方案一”是“方案二”两倍,所以采用“方案二”更节约原料。同学们的分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说实际上用“方案一”制取相同质量硫酸铜所需的硫酸质量远大于“方案二”两倍。请你帮助分析说明理由:

  • 38. (2021九上·余姚月考) 化学实验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请分析以下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段烧石灰石并检验气体产物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 (1) 【实验一】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分解”或“化合”)反应;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二】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三】同时打开弹簧夹K1、K2 , 一段时间后,C烧杯中的现象是,E中液体变为色,接着同时关闭K1、K2 , D中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用字母a、b、c对下图排序)

  • 39. (2021九上·浙江月考)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试看图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

    ①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 (1) 若装置 B 中溶液为饱和状态,反应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是
    2. (2) 反应完成后同学们对装置 A 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装置中A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滨认为溶质只有CaCl2

      小崔认为除 CaCl2外,可能还含有HCl;

      (实验与结论)小滨取反应后装置 A 中部分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颜色呈无色,于是小滨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崔认为小滨的实验方案是错误的,理由是,为验证后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小崔同学可采用(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锌粒来代替酚酞试液。

  • 40. (2021九上·浙江月考) 我校科学兴趣小组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他们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请帮助他们完成设计方案:

    方案一:称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 (选填“增大”或“减小”)量。

    方案二:称量吸收二氧化碳前后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容器质量的 (选填“增大”或“减小”)量。

    方案三:选用图中 (填“甲”或“乙”)装置可测量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再根据此时二氧化碳的密度,可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