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

更新时间:2021-12-21 浏览次数:9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能够使酚酞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B .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 . 离子方程式两边一定符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D .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2. (2021高一上·呼兰期中) 下列关于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滤可以有效分离胶体和溶液 B . 难溶物质和水形成的分散系不可能是胶体 C . 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D . Fe(OH)3胶体通电后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Fe(OH)3胶体带正电
  • 3.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Fe3+、SO 、NO B . pH>7的溶液中:Na+、K+、SO 、CO C . 含有大量CuCl2的溶液中:Na+、NH 、SO 、OH- D . 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Ca2+、K+、SO 、NO
  • 4. (2021高一上·呼兰期中) 下列各组溶液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 NaOH和HCl;Mg(OH)2和H2SO4 B . BaCl2和H2SO4;Ba(OH)2和H2SO4 C . HNO3和K2CO3;HCl和NaHCO3 D . Ca(HCO3)2和少量KOH;Ca(OH)2和少量KHCO3
  • 5. 下列变化中,必须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 KClO3→O2 B . FeCl2→FeCl3 C . CaCO3→CO2 D . CuO→Cu
  • 6. (2021高一上·呼兰期中)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 . Cl2+2KBr=Br2+2KCl B . NH4HCO3 NH3↑+H2O+CO2 C . 4Fe(OH)2+O2+2H2O=4Fe(OH)3 D . C2H5OH+3O2=2CO2+3H2O
  • 7. (2020高一上·余姚月考) 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一定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橙汁,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As2O3 , 剧毒)”。下面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 .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 . 橙汁中含有维生素 C . 维生素C能将+5价砷还原成+3价 D . 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
  • 8. 对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 :6e- B . :5e- C . :8e- D . :4e-
  • 9. (2021高一上·呼兰期中)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干燥的砂土灭火 B . 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碳酸钠 C . 实验后剩余的钠粒,需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D . 将4.6 g金属钠投入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 10. (2020高一上·鹤岗期中) 将绿豆大的钠块投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 钠块只在煤油层中游动,并放出气体 B . 钠块只在水层中游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 C . 钠块在 层和水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 D . 钠块在水层和煤油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
  • 11.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 CO2气体(HCl),饱和 NaHCO3溶液 B . Na2CO3固体( NaHCO3),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C . 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 . 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Ca(OH)2溶液,过滤
  • 12. 把CO2通入NaOH溶液中,当生成Na2CO3和 NaHCO3的个数之比为2:1时,CO2和NaOH的个数之比为(   )
    A . 3:2 B . 3:4 C . 3:5 D . 1:2
  • 13. (2021高一上·呼兰期中)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光照新制氯气的水溶液有气体逸出 B .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C . 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 D . 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 14. (2021高一上·呼兰期中) “84”消毒液(NaClO溶液)可用于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用pH试纸测定该消毒液的pH B . NaClO暴露在空气中变质形成HClO C . NaClO溶液漂白原理与活性炭相同 D . “84”消毒液与“洁厕灵"(HCl)混用,效果更佳.
  • 15. (2021高一上·呼兰期中) 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NaClO HClO CO2 B . H2O2 H2 H2O C . CaCl2溶液 CaCO3 CO2 D . CuSO4溶液 Cu CuO
  • 16. 下列“实验方案”不宜用于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确认Fe(OH)3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用可见光束照射

    B

    确认金属活泼性:Na>Mg

    用Na、Mg分别与水反应

    C

    检验K2CO3中是否混有KCl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D

    确认Cl2无漂白作用

    将有色纸条放入干燥的Cl2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7.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将分类依据代号(A、B、C、D)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两种物质都是盐

    2. (2) 钠盐和钾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生活中的调味品NaCl;而钾盐却是是重要的肥料,如KCl。那么区分这两类物质最简单的方法是;此方法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描述现象与结论:
    3. (3) 有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Ba2+、Ag+、Na+、Fe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NO 、SO 、Cl-、CO 中的一种(离子在物质中不重复出现)。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A盐的溶液呈浅绿色;

      ②若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

      写出化学式:A。B。C。D

    4. (4) D与少量CH3CO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下列反应:①

      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属于置换反应的有(填序号,下同),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H2O被氧化的是,H2O被还原的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其中的H2O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2. (2) 将下列五种物质:KMnO4、MnSO4、FeSO4、Fe2(SO4)3、K2SO4分别填入下列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被还原的是(填化学式)中的(填元素符号)元素。
    3. (3) 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 的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三、综合题
  • 19. 如图,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已知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部分产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化学式:A.。B.。C.。D.
    2. (2)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C。B→C。B→D

  • 20. (2021高一上·呼兰期中) 氯元素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易溶于水,沸点为11.0℃,极易爆炸分解,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则降低。用干燥的氯气与固体亚氯酸钠制备二氧化氯,装置如图:

      ①仪器a的名称为,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该反应中加入足量的MnO2 ,则完全反应后, (填“ 有”或“无”)HCl剩余。

      ③装置D中通入干燥空气的作用是

      ④该实验装置的缺陷是

    2. (2) 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气作漂白剂,但使用起来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经过多年的实验、改进,才有了今天常用的漂白粉。

      ①你认为“使用起来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的原因是

      ②科研人员以氯气、石灰石、水为原料制取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