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杨浦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11-29 浏览次数:10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6九上·虹口期末) 下列各物理量中,可鉴别物质的是(  )

    A . 体积 B . 密度 C . 质量 D . 重力
  • 2. 下列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电流小于0.3安的是(   )
    A . 节能灯 B . 家用空调 C . 家用电饭煲 D . 电热水壶
  • 3. 生活中的很多小设计可以通过改变受力面积来改变压强,从而达到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目的,以下事例中,可以增大压强的是(   )
    A . 较宽的书包带 B . 锋利的刀刃 C . 铁轨下的枕木 D . 滑雪时用的滑雪板
  • 4. 以下装置中,没有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洗手池的下方管道 B . 自动喂水器 C . 用吸管喝饮料 D . 茶壶
  • 5. (2020八下·重庆月考) 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 . 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垂直 C .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 D . 压力的大小总是大于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
  • 6. 同样规格的砖块,其长、宽、高为20cm、10cm、5cm,分别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方式摆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

    A . 甲最大 B . 乙最大 C . 丙最大 D . 一样大
  • 7.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稍微倾斜后,玻璃管中水银柱将 (    )

    A . 长度和高度都变大 B . 长度变大、高度不变 C . 长度和高度都不变化 D . 长度不变,高度变小
  • 8. 将同一物块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静止时物块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已知物块在甲液体时,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3牛,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5牛,则(   )

    A . 牛  B . 牛  C . 牛  D . 牛 
  • 9.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关于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B . 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有示数 C . 灯L1不亮,灯L2亮,电流表有示数 D . 灯L1不亮,灯L2亮,电流表无示数
  • 10. (2020·上海) 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p。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

    A . p可能小于p B . p可能大于p C . p一定小于p D . p 一定大于p
二、课内填空
  • 11.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伏,上海地区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伏。我们将如图所示的电路与“水路”进行类比,电路中的相当于在“水路”中抽水机的作用,电压促使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

       

三、填空题
  • 12.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外壳受到的大气压强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3. (2021九上·松江期中) 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某初中生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当他由行走变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4. 今夏,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姣龙号”将“接触”5000米深海,当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3米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 牛;当其下潜至1000米深度时,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帕:该潜水器从1000米深处继续下潜,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103千克/米3

  • 15. 如图所示,瓶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竖直放置时如图a所示,若将它竖直倒置如图b所示,则瓶子对桌面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中水对瓶底的压力b中水对瓶盖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6. 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有几条“载重线”俗称“吃水线”。当轮船满载时,水面不能超过规定的“载重线”。如图所示为一艘远洋轮船载重的示意图,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的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的载重线。当轮船由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载重线”可知印度洋海域海水密度北大西洋海域海水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7. 如图中所示装置叫做,它是通过两玻璃管中液面的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的。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比较图(a)(b)可得初步结论:。为了进一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橡皮膜置于水中的深度(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四、计算题
  • 18. 盛有水的容器中,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A处水的深度为米,B处水的压强为帕。C点所在的水平表面的面积为10厘米2 , 则该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牛。

  • 19. 夏天,暴风雨常常伴有电闪雷鸣,每次闪电电流一般可达 安。假设一次闪电时间仅为0.1秒,求这次闪电放出的电荷量Q。
  • 20. 已知冰的密度为 千克/米3 , 则450厘米3的水全部结成冰后,求:
    1. (1) 冰的质量
    2. (2) 冰的体积
  • 21. 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甲的质量为5千克、底面积为0.02米2 , 乙的质量为10千克。

    ①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②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③若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为7350帕,求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 22. 如图(a)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底面积为 ,容器高0.2米,内盛0.15米深的水,水的质量为6千克。

    1. (1) 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2. (2) 现有如图(b)所示的三个物体A、B、C,其质量、底面积、高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一个放入容器中(物体均能触底),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最大。写出选择的物体并说明理由,求出放入物体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物体

      质量(千克)

      底面积(平方米)

      高度(米)

      A

      7

      0.3

      B

      6

      0.05

      C

      5

      0.2

五、实验题
  • 23.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两端均开口的长玻璃管下端用轻薄塑料片托住,插入水中一定深度,发现塑料片不会脱落。如图所示,如果在玻璃管中缓慢倒入水,当时,塑料片将刚好脱落,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有关。如果在玻璃管内倒入盐水,当塑料片当好脱落时,发现管内液面管外液面(选填“高于”或“低于”或“相平”),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有关。

  • 24. 使用电流表时应将它在被测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如图(a)所示,此时该仪器选用的量程为安,示数为安。在实验过程中,若出现了如图(b)所示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25. “测定物质的密度” 的实验原理是,通常测量质量的仪器是,测量非规则物体体积的仪器是。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为了得出普遍规律,要多次测量不同体积同种物质的质量,并选择物质进行多次实验。
  • 26.        

    1. (1) 如图所示是“验证”实验的情景。
    2. (2) 其实验步骤如下: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块金属块,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的大小,即金属块所受的
    3. (3) 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内水面的示数 及测力计示数 ;在此实验中,浮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由 表示出来,量筒内液面的两次示数差( )表明,若用 表示水的密度,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的值是相等的,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最后两空用题中字母表示)
  • 27. 小张研究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的水中时,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规律。他在一个足够高的柱形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按如图10所示将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逐渐浸入液体中。他读出测力计示数F,并用传感器测得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把数据记录在表一中。他又用二个重力不同的物体重复上述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  物体重G=8N

    实验序号

    F/牛

    p/帕

    1

    6

    2000

    2

    4

    2250

    3

    2

    2500

    4

    0

    2750

    表二  物体重G=9N

    实验序号

    F/牛

    p/帕

    5

    7

    2000

    6

    5

    2250

    7

    3

    2500

    8

    2

    2625

    表三  物体重G=10N

    实验序号

    F/牛

    p/帕

    9

    8

    2000

    10

    7

    2125

    11

    4

    2500

    12

    2

    2750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p随F的变化情况可初步得出: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的水中时,G相等,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11、或3与8与12、或5与10中p随G的变化情况可初步得出: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的水中时,G与F的差值相等时,p相等。

    ④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推理得出:若把重为7牛的物体浸入该容器中,当F为6牛时,p帕。

六、综合题
  • 28.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为了探究“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压强规律”,小李同学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实验现象如图(a)所示,A处流速小,B处流速大;比较两根竖直管中水面的高度,可知A处压强______B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 (1) 根据上述信息,请写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2) 小李同学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b)所示,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原因是:
    3. (3) 下列生活实例中,能利用上述的规律解释的是______
      A . 飞艇可以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 B . 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 C . 两艘船并列高速行驶时,易发生碰撞
七、作图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