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烟台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

更新时间:2021-11-24 浏览次数:7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2021九上·灌云月考)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者。
    1. (1)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2.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
    3. (3)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京》)
    4.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5) 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 (6)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 (7) 槲叶落山路,。 (作者:《商山早行》)
    8. (8)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2. (2021九上·扬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我们人类思维的两种模式,它们相辅相成 , 让我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并更趋完善。 B . 在各拉丹东的草坝子上,我们奋力前行,各种倒霉迹象也接踵而至:小震频频,手背生疮,肩颈疼痛,连夜高烧……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 C . 这位教授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别看平时附庸风雅 , 文质彬彬的,但办起事来大刀阔斧,难怪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了。 D . 如果断章取义去读《水浒传》,我们很可能只会看到林冲的隐忍软弱,鲁达的粗鲁无礼,而看不到林冲的英雄豪气和鲁达的细致谨慎。
  • 3. (2021九上·崇仁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关于是否要继续出台经济刺激的问题,有关负责人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B .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能构成一幅好画。 C . 各地要求青少年应提高体育爱好,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D . 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国外游,我们都要养成讲文明,特别是讲卫生,懂礼仪。
  • 4. (2021九上·镇平月考) 从传统文化常识的角度来看,下列选项中各位同学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代有许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小王在课堂上分享了自己积累的成果,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汗青指史册,桑梓指家乡。 B . 小宋同学从课文注释中发现,古代文人常用字、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范仲淹的谥号、柳宗元的籍贯、杜甫的官职来为作品命名。 C . 小朱同学告诉爸爸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家父”是谦称自己的父亲,“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D . 小马同学认为“阴阳割昏晓”中的“阳”指的是泰山北面,因为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
  • 5. (2021·南康模拟)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于这部文集。 B .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C . 《水浒传》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仅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等情节。 D . 《简•爱》成功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她虽然貌不惊人,矮小瘦弱,但她人格独立,心灵强大,是现代女性美的象征。
  • 6. (2021九上·靖江月考) 综合性学习活动。

        习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为此我校九年级开展以“树榜样·学英雄”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

    1. (1) 【拟写对联】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21年夏,南京、扬州的新冠状肺炎携手抗疫中,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快递员等普通市民的顽强坚守,江苏百姓的守望相助,无不宣示了英雄本色;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学好科学知识树立凌云之志,用知识“缝制铠甲”,在不远的将来“披甲上阵”,树立保护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的壮志

      这是开场白中的一段,请根据画线句补写下联。

      上联:携手抗疫展英雄本色 

      下联:

    2. (2) 【新闻报道】如果你是简报小记者,请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班刊简报写一句话新闻。

      我市新城街道,有这么一群志愿者:一年365天,不论寒来暑往,有一件事他们从未停息过,那就是为社区内的孤寡、空巢、失能老人每天准备“爱心午餐”。这样一个“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项目,已经走过了十年之久,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一块响当当的公益金字招牌。

    3. (3) 【积极劝说】朋友小明最近沉迷游戏,得知要开“树榜样·学英雄”线上班会,跟你吐槽说是浪费时间,根本没有必要,大家对着麦克风讲话根本没有什么效果。对此,你应该怎么劝说?
二、阅读
  • 7. (2021九上·无锡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色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关城:潼关、函谷关。②御苑:皇家的宫苑。③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 (1) 首联“微霜”这个意象,写出了季节怎样的特征?传递出诗人此刻怎样的心情?
    2. (2) 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8. (2021九上·宜兴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方征堪,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张堪传》,有删节)

    1. (1)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致殷富”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属予作文记之 B . 径寸之木 C . 策之不其道 D . 物喜
    2. (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 . 大司马吴汉:拜访 B . 船欲遁去:详细地 C . 珍宝积:像山一样 D . 病卒:恰逢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

      ②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

    4. (4) 从选文可以看出张堪是一个怎样的人?
  • 9. (2021九上·灌云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着陆一个星期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对此,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祝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 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据悉,这家研究所参 与了“天问一号“所携磁力计的研制工作。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罗卡尔15日对媒体说,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海外祝贺、赞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人民日报》2021年5月16日)

    材料二: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同时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我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需要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

    (摘编自《“天问一号”本领强),<光明日报》2021年5月16日)

    材料三:从人类目前对火星的探测结果看,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从必要性来说,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那又何谈“移民火星”?况且,即使人类已经用了半个多世纪来探测火星,但就目前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之所以各国争相进行火星探索,是因为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到达。此外,其他星球,如金星的条件太过恶劣基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通过探测它来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综合考量下来,还是先进行火星的探索,而绝非是因为我们想“移民火星”。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比如为什么同在大阳系,各个行星演化的结果却有所不同?如果能找到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

    (摘编自《科学认识探测火星的重要意义》,《光明日报》2021年4月12日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海外对此纷纷予以祝贺、赞叹。 B . “祝融号”火星车将在“天问一号”着陆一周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 C .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 D . “祝融号”在火星上应对复杂的路况时,需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先行进行模拟行驶试验。
    2. (2) 材料二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

    3. (3) 为什么说人类目前“移民火星”不具备可能性?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4. (4) 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一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 10. (2021九上·江都月考) 实用文本阅读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1. (1) 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2)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 (4) 如果将下面的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到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被封楚王。回楚地后,他并未睚眺必报,而是将羞辱他的人善待并重用。

  • 11.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个夏天我们长大了

    邱立新

    ①那年,我们村终于建好了沙石路,能通汽车进城了。汽车开通的头天晚上,支书说为庆祝通路通车,客运站不要车钱,拉大家进城逛。

    ②我兴奋得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左手攥着旧面袋做的布兜,右手拽着我和大弟,领我们抄小路穿过苞米地赶到村口,村口已有二十多人在排队等车了,听说一辆车能坐三十五个人,母亲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③到了县城,宽敞的街道、高大的楼房,让很少进城的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只恨没多长几只眼睛。绕过一家贴着招聘服务员广告的饭店,母亲领我们走进了一家书店,店里的书香味立刻吸引了我们。

    ④父亲是村里的小学教师,受他的影响,我们从小就爱看书。书架上摆着许多课外读物,我和大弟拿起这本,摸摸那本,觉得哪一本都让人爱不释手。最后,我捧起《母亲》读了起来,大弟也挑了本《蓝猫淘气三千问》画册看得津津有味。这时,一个店员催促说:“你们买不买?不买就把书放回去,别把书页弄脏了!”虽然我尽力央求母亲多买几本书,可母亲精心挑选后,只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唐诗三百首》。当我们把书装好走到门口时,一个店员拦在我们面前,说:“请你们跟我到办公室一趟。”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他拿过母亲手里的兜,从装着几盒药、一袋饼干、两件新背心和两本书的兜里变戏法一样翻出了本《蓝猫淘气三千问》!

    那一刹那,母亲的脸唰地红了,厉声质问我和大弟:“谁拿的书?”

    ⑥“我,我没有……”我结结巴巴辩解。

    ⑦母亲瞅向大弟,大弟立刻吓得哇哇大哭,说:“我,我没看完……”

    ⑧老板严肃地说:“你们偷书,这事要交给民警处理!”说着就去拿电话。“求您别这样,这书的钱我现在就给。”母亲走上去拉老板的胳膊,哪知他把手一扬,母亲站立不稳,趔趄两下,跌倒在地。我忙上前扶起母亲,大弟也止住了哭声。老板这才稍微缓和了下语气说:“不报警也可以,但必须交一千元罚款!”

    ⑨那年月,一千元对于我家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当小学教师的父亲三个多月的工资。

    ⑩“我知道孩子犯了错,要担责任,可一千元,我们家一时半会儿真拿不出来,您看,能不能宽限宽限?”母亲边揉着膝盖,边哀求着说。“……交五百元吧,这是我们最大宽限了。”老板沉思了一下说。“五百……能不能缓缓,他们的爸刚做完手术,还在炕上躺着,我还有个没断奶的孩子……要不过几天,我卖了老母猪……”母亲说着说着,竟流下了泪水。老板叹了口气说:“你写下家庭住址和姓名,一个月内把钱交上,不然,我们还是要报警的!”

    ⑪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母亲在别人面前流泪,也是第一次看见母亲在别人面前那样低声下气地说话,我的心像被钢针扎了一样又羞愧又难受。一股力量和勇气涌上心头,我说:“妈,旁边饭店不是招人吗,我去干活,挣钱!”【甲】

    ⑫于是,那个夏天,大弟回家挨了打,我则第一次干起了饭店里端盘子的活。两脚累得肿胀酸痛,手腕像抽筋一样麻。晚上,我一挨到铺草垫的水泥地,就沉沉睡去。【乙】

    ⑬阳光很灿烂的一天,当我把五百元交到书店老板手上,从书店出来时,心里溢满自豪和激动。归家心切,到家时,天还没黑,父亲正跟大弟在炕上编土篮,母亲在房后猪圈里喂猪。我把几张十元纸票和五百元收条交给她时,她用带着猪食味儿的粗糙双手捧起我的脸,噙着泪说:“孩子呀,你黑了,也瘦了,但长大了。”然后拉我走到屋里镜子前。一个夏天没正经照过镜子的我,这才仔细端详起自己。镜子里,我黑黑的,瘦瘦的,个子已经赶超了母亲。【丙】

    ⑭那年,犯了错的大弟每天去河滩割柳树条,背回家,在父亲指导下学编土篮。细嫩的手一次次结痂流血,最终编成12个土篮,我们拿到镇上卖掉,当了学费。【丁】

    ⑮那年夏天,我们懂得了成长路上不仅要在磨砺与坎坷中修正自己,也要扛着责任不断前行。

    ⑯那年,我十六岁,大弟九岁。

    1. (1) 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那个夏天,我知道了世上真有“苦累”二字,擦着汗,咬着牙,忍耐着。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2) 请依据文章内容,在表格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情节

      “我”的心情

      随母亲进城,逛书店看书

      兴奋

      大弟偷书被发现,目前被要求交罚款

      痛苦忍耐

      “我”交完罚款回家,获得成长

    3. (3)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

      那一刹那,母亲的脸唰地红了,厉声质问我和大弟:“谁拿的书?”

    4. (4) 若将第(15)段调整为文章首段,请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5. (5)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那个夏天“我”长大了的具体表现。
三、写作
  • 12. (2021·潍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同学们入团时,面对团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②2020年,来自各行各业的无数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服务,从做“摆渡人”志愿者,为“方舱医院”等运送食物器具;到做“温暖人”志愿者,为“隔离观察”的群众送菜送物;再到“守护人”志愿者,为车站、路口提供防控检查服务等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战士“一把炒面一把雪”,风餐露宿;松骨峰战斗以少胜多,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百名战士歼敌三百,很多战士与敌人同归于尽,情景极为壮烈……

    毕业前夕,学校举行“志愿与行动”主题演讲比赛,请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联想、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③符合文体特征;④不得抄袭和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